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客车及其前端模块化总成,该前端模块化总成包括附件,所述附件进一步包括左右前大灯、动转油壶、膨胀水壶、发舱盖锁、进气导管、前防撞梁、散热器、中冷器、冷凝器、前保险杠以及前格栅;该前端模块化总成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轻型客车的车身上的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安装结构,所述附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框架。这样,将上述各附件分别安装于框架的适当位置,在车辆总装过程中,只需将组装好的前端模块化总成整体安装于车体即可,使得车辆在总装线上的安装过程简单,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总装效率,同时降低了车辆前端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客车及其前端模块化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轻型客车的前端模块化总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前端模块化总成的轻型客车。
技术介绍
轻型客车前端传统结构中,其左右前大灯、动转油壶、膨胀水壶、发舱盖锁、进气导管、前防撞梁、散热器、中冷器、冷凝器、前保险杠、前格栅等前端各部件通过白车身前部的左右立柱、水箱上横梁、第一横梁等钣金部件逐个安装到车身上,整体结构复杂、质量大,装配工序复杂不方便,导致整车总装生产且整车前部各部件间的间隙面差很难控制。进气口需要在发舱盖或翼子板等部位设计专用的进气口,结构复杂且容易引起热风回流问题;同时,车辆前端结构复杂,碰撞分析和控制困难。因此,如何简化车身前端各部件在总装线上的安装过程,提高车辆总装效率,降低车辆前端的结构,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型客车的前端模块化总成,其在总装线上的安装过程简单,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总装效率,同时降低了车辆前端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前端模块化总成的轻型客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型客车的前端模块化总成,包括附件,所述附件进一步包括左右前大灯、动转油壶、膨胀水壶、发舱盖锁、进气导管、前防撞梁、散热器、中冷器、冷凝器、前保险杠以及前格栅;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轻型客车的车身上的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安装结构,所述附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框架。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为多组,所述附件的各组成结构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框架。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为突出于所述框架平面的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附件的各组成结构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各自的所述安装片上。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框架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框架具有安装臂,并通过所述安装臂安装于所述车体。优选地,所述安装臂包括两个上安装臂和两个下安装臂,所述前防撞梁安装于所述下安装臂。[0011 ] 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加强层和外包于所述加强层的覆盖层。优选地,所述加强层为干板层,所述覆盖层为塑料层。优选地,还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与大气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导管连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轻型客车,包括车体和安装于所述车体的前端模块化总成,所述前端模块化总成为如上所述的前端模块化总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端模块化总成用于轻型客车,该前端模块化总成包括附件,所述附件进一步包括左右前大灯、动转油壶、膨胀水壶、发舱盖锁、进气导管、前防撞梁、散热器、中冷器、冷凝器、前保险杠以及前格栅;该前端模块化总成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轻型客车的车身上的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安装结构,所述附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框架。这样,将上述各附件分别安装于框架的适当位置,在车辆总装过程中,只需将组装好的前端模块化总成整体安装于车体即可,使得车辆在总装线上的安装过程简单,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总装效率,同时降低了车辆前端的结构。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框架包括加强层和外包于所述加强层的覆盖层,其中,加强层为钢板层,覆盖层为塑料层;这样,采用复合材料形成的框架,既能够通过加强层保证强度,又能够通过塑料材质的覆盖层保证框架的轻量性,从而降低了前端模块化总成的自重,节约了生产成本。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前端模块化总成还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与大气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导管连通;通过设置于大气连通的进气通道,能够有效避免热空气吸入,使得进入的空气均为新鲜空气,解决了热风回流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前端模块化总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前端模块化总成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前端模块化总成中左右前大灯、动转油壶、膨胀水壶、发舱盖锁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前端模块化总成中进气通道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前端模块化总成中散热器、中冷器、冷凝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前端模块化总成中框架、前防撞梁与车身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前端模块化总成中前保险杆、前格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2-左右前大灯3-动转油壶4-膨胀水壶5-发舱盖锁6_进气导管7_前防撞梁8-散热器9-中冷器10-冷凝器11-前保险杠12-前格栅。【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轻型客车的前端模块化总成,其在总装线上的安装过程简单,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总装效率,同时降低了车辆前端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前端模块化总成的轻型客车。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端模块化总成用于轻型客车,该前端模块化总成包括附件,所述附件进一步包括左右前大灯2、动转油壶3、膨胀水壶4、发舱盖锁5、进气导管6、前防撞梁7、散热器8、中冷器9、冷凝器10、前保险杠11以及前格栅12 ;该前端模块化总成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轻型客车的车身上的框架I和设置于所述框架I的安装结构,所述附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框架I。这样,将上述各附件分别安装于框架I的适当位置,在车辆总装过程中,只需将组装好的前端模块化总成整体安装于车体即可,使得车辆在总装线上的安装过程简单,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总装效率,同时,取消了原结构中的左右立柱、水箱上横梁、第一横梁等结构,从而简化了车辆前端的结构,节约了生产成本。上述安装结构为多组,附件的各组成结构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框架I ;也即左右前大灯2、动转油壶3、膨胀水壶4、发舱盖锁5、进气导管6、前防撞梁7、散热器8、中冷器9、冷凝器10、前保险杠11以及前格栅12分别通过各自的安装结构固定于框架I。优选地,上述安装结构为突出于所述框架I平面的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附件的各组成结构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各自的所述安装片上;以便于附件的各组成结构的拆装。从理论上来讲,安装结构也不局限于上述安装片的形式,也可以为本领域中常规使用的安装结构,例如安装凸台等。上述安装结构优选与所述框架I为一体式结构,即通过注塑等一体成型的方式实现安装结构与框架I的连接,则在框架I的加工过程中同步加工了安装结构,从而简化了前端模块化总成的加工过程。从理论上来讲,上述安装结构也不局限于与框架I为一体式结构,安装结构与框架I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具体地,左右前大灯2对应的安装结构为开设有八个螺栓孔的安装片,并通过八个螺栓安装于安装片上;动转油壶3对应的安装结构为开设有两个螺栓孔的安装片,转动油壶通过两个螺栓安装于相应的安装片上;膨胀水壶4对应的安装结构为开设有两个螺栓孔的安装片,膨胀水壶4通过两个螺栓安装于相应的安装片上;发仓盖锁对应的安装结构为开设有两个螺栓孔的安装片,膨胀水壶4通过两个螺栓安装于相应的安装片上。中冷器9和散热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型客车的前端模块化总成,包括附件,所述附件进一步包括左右前大灯(2)、动转油壶(3)、膨胀水壶(4)、发舱盖锁(5)、进气导管(6)、前防撞梁(7)、散热器(8)、中冷器(9)、冷凝器(10)、前保险杠(11)以及前格栅(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轻型客车的车身上的框架(1)和设置于所述框架(1)的安装结构,所述附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框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客车的前端模块化总成,包括附件,所述附件进一步包括左右前大灯(2)、动转油壶(3)、膨胀水壶(4)、发舱盖锁(5)、进气导管(6)、前防撞梁(7)、散热器(8)、中冷器(9)、冷凝器(10)、前保险杠(11)以及前格栅(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轻型客车的车身上的框架(I)和设置于所述框架(I)的安装结构,所述附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框架(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为多组,所述附件的各组成结构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框架(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模块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为突出于所述框架(I)平面的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附件的各组成结构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各自的所述安装片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模块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仕侠,段佳委,左印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