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和一种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665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其包括行李箱门槛护板、行李箱锁钩以及行李箱锁钩盖,所述行李箱锁钩盖安装在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安装所述行李箱锁钩的位置处;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上具有容纳所述行李箱锁钩的条形孔;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与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之间具有遮挡所述行李箱锁钩的盖板闭合位置和使所述行李箱锁钩外露的盖板打开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当行李箱打开时,行李箱锁钩盖处于盖板闭合位置,从而较好地遮挡了行李箱锁钩,而不会使行李箱锁钩外露,进而有效地保护了行李箱锁钩,且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和一种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和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行李箱门槛护板是汽车行李箱内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作用为遮挡行李箱门槛钣金,防止乘员在装卸行李时被门槛钣金刮伤,并起到美观的作用。现有的行李箱门槛护板上的行李箱锁钩处没有遮挡,或只是粘上胶皮,胶皮很容易脱落,而使行李箱锁钩露在外面。现有行李箱门槛护板的缺点是在打开行李箱时,行李箱门槛护板不能遮挡住行李箱锁钩,而使行李箱锁钩外露,在搬运行李箱内物品时,物品与行李箱锁钩摩擦,导致行李箱锁钩产生划痕和锈蚀,进而影响行李箱锁与行李箱锁钩的配合。同时,在乘员向行李箱内装卸物品时行李箱锁钩也会对乘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箱门槛护板不能对行李箱锁钩进行遮挡而使行李箱锁钩外露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其包括行李箱门槛护板和行李箱锁钩,其还包括行李箱锁钩盖,所述行李箱锁钩盖安装在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安装所述行李箱锁钩的位置处;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上具有容纳所述行李箱锁钩的条形孔;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与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之间具有遮挡所述行李箱锁钩的盖板闭合位置和使所述行李箱锁钩外露的盖板打开位置。优选地,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与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之间通过铰接结构相连。优选地,所述铰接结构包括销轴和销轴安装结构;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上设置有所述销轴,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设置有所述销轴安装结构,所述销轴安装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销轴相配合的销孔。优选地,所述销轴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孔的两侧;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轴相配合的第一销轴安装结构,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销轴相配合的第二销轴安装结构;所述第一销轴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销轴安装结构至少有一个为弹性结构且具有安装开口。[0011 ] 优选地,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上设置有弹簧插口,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设置有弹簧挡块;所述弹簧插口与所述弹簧挡块之间通过扭力弹簧相连。优选地,所述扭力弹簧具有长端和短端,所述长端的安装长度大于所述短端的安装长度,所述长端插入所述弹簧插口中,所述短端固定在所述弹簧挡块上。优选地,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上具有多个弹簧插口,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具有多个所述弹簧挡块,多个所述弹簧挡块与多个所述弹簧插口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上具有两个所述弹簧插口,两个所述弹簧插口对称设置在所述条形孔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上的所述条形孔在靠近所述行李箱锁钩的一侧具有开□。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由于其在行李箱门槛护板上安装行李箱锁钩的位置处安装有行李箱锁钩盖,行李箱锁钩盖与行李箱门槛护板之间具有盖板闭合位置和盖板打开位置,当行李箱打开时,行李箱锁钩盖处于盖板闭合位置,从而较好地遮挡了行李箱锁钩,而不会使行李箱锁钩外露,进而有效地保护了行李箱锁钩,且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包括上述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由于上述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包含上述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中行李箱锁钩盖在打开位置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中行李箱锁钩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中行李箱锁钩盖在闭合位置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中行李箱门槛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中安装开口处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中行李箱锁钩盖与行李箱门槛护板在安装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中标记:1、行李箱锁钩2、行李箱锁钩盖3、行李箱门槛护板4、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6、弹簧插口 7、条形孔8、第一销轴安装结构9、第二销轴安装结构10、弹簧挡块11、长端12、短端13、扭转部14、销孔15、安装开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包括行李箱门槛护板3、行李箱锁钩I以及行李箱锁钩盖2。其中行李箱锁钩盖2安装在行李箱门槛护板3上安装行李箱锁钩I的位置处;行李箱锁钩盖2上具有容纳行李箱锁钩I的条形孔7 ;行李箱锁钩盖2与行李箱门槛护板3之间具有遮挡所述行李箱锁钩I的盖板闭合位置和使行李箱锁钩I外露的盖板打开位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当行李箱关闭时,行李箱锁钩盖2处于打开位置,此时行李箱锁钩I外露,使得行李箱锁与行李箱锁钩I相配合以实现行李箱的关紧,如图1所示。如图3所示,当行李箱打开时,行李箱锁钩盖2处于盖板闭合位置,从而较好地遮挡了行李箱锁钩1,而不会使行李箱锁钩I外露,防止了行李箱锁钩I出现划痕和锈蚀,进而有效地保护了行李箱锁钩1,且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同时也提高了行李箱门槛护板3的美观性。进一步地,行李箱锁钩盖2与行李箱门槛护板3之间可以通过铰接结构相连。这样就能够较好地保证行李箱锁钩盖2在盖板闭合位置和盖板打开位置时,均能与行李箱门槛护板3相连接,从而较方便地实现行李箱锁钩盖2的打开和闭合。当行李箱锁钩盖2与行李箱门槛护板3之间通过铰接结构相连时,为了使行李箱锁钩盖2与行李箱门槛护板3之间能够方便地连接,铰接结构可以包括销轴和销轴安装结构;行李箱锁钩盖2上设置有销轴,行李箱门槛护板3上设置有销轴安装结构,销轴安装结构上设置有与销轴相配合的销孔。在使用时,将行李箱锁钩盖2上的销轴插入行李箱门槛护板3的销孔中即可实现行李箱锁钩盖2与行李箱门槛护板3的连接,使得它们之间的安装较为方便。具体地,当铰接结构包括销轴和销轴安装结构时,为了使行李箱锁钩盖2与行李箱门槛护板3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销轴可以包括第一销轴4和第二销轴5,第一销轴4和第二销轴5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孔7的两侧;如图4和图5所示,行李箱门槛护板3上设置有与第一销轴相配合的第一销轴安装结构8,行李箱门槛护板3上设置有与第二销轴相配合的第二销轴安装结构9。这使得条形孔7两侧的行李箱锁钩盖2均能够通过销轴与行李箱门槛护板3相连接,从而较好地提高了行李箱锁钩盖2与行李箱门槛护板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安装,第一销轴安装结构8和第二销轴安装结构9至少可以有一个为弹性结构且具有安装开口 15。此时,通过安装开口 15就能够较容易地将销轴按入销孔14中,同时弹性结构也能够保证销轴不会从安装开口 15中滑出,从而较方便地实现了它们之间的安装。当然,第一销轴安装结构8和第二销轴安装结构9也可以均为弹性结构且均具有安装开口 15,这样虽然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安装,然而在长期使用时,由于安装开口 15可能被损坏而导致销轴从安装开口 15处滑出,从而不能较好地保证行李箱锁钩盖2与行李箱门槛护板3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为了较好地保证行李箱锁钩盖2与行李箱门槛护板3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且便于安装,可以优选第一销轴安装结构8和第二销轴安装结构9中只有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其包括行李箱门槛护板和行李箱锁钩,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行李箱锁钩盖,所述行李箱锁钩盖安装在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安装所述行李箱锁钩的位置处;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上具有容纳所述行李箱锁钩的条形孔;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与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之间具有遮挡所述行李箱锁钩的盖板闭合位置和使所述行李箱锁钩外露的盖板打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其包括行李箱门槛护板和行李箱锁钩,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行李箱锁钩盖,所述行李箱锁钩盖安装在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安装所述行李箱锁钩的位置处;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上具有容纳所述行李箱锁钩的条形孔;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与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之间具有遮挡所述行李箱锁钩的盖板闭合位置和使所述行李箱锁钩外露的盖板打开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与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之间通过铰接结构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包括销轴和销轴安装结构;所述行李箱锁钩盖上设置有所述销轴,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设置有所述销轴安装结构,所述销轴安装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销轴相配合的销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门槛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孔的两侧;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轴相配合的第一销轴安装结构,所述行李箱门槛护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销轴相配合的第二销轴安装结构;所述第一销轴安装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龙曹维福黄启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