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6972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包括机台、多组冲压模具和多工位机械手。该机台具有可升降活动的上模安装座板和固定不动的下模安装座板,该上、下模安装座板之间的空间分成多个冲压工位;每组冲压模具对应一个冲压工位,各组冲压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各上模固定于上模安装座板,各下模固定于下模安装座板,各上模随上模安装座板的升降活动而与对应的下模合模;所述多工位机械手设于多个冲压工位的两侧,可以自动传送每组模具加工后的物料。这样,从上料、多工位冲压和传输方面均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有效节省人工和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加工拉伸产品的工艺过程:先根据拉伸产品的要求,确定加工拉伸产品的拉伸工序并设计制造该拉伸产品的模具,每道工序需一套模具,由浅入深,并依次安装在普通的冲床上,逐次冲压才完成,上述传统加工过程的每道工序都是由手工操作完成。例如:某产品需要拉伸八次才可成型,在该拉伸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必须设计八套加工模具,并每套模具分别在不同的冲床才能完成每道工序。在上述拉伸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因加工该拉伸产品的工序多,模具多,占用设备、操作人员多,使得其加工复杂,其加工成本高,加工精度低。并且上述工序多部分需要人工操作,使得生产的效率低,安全性差,产品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其可以自动上料、在多工位上自动冲压成型工件、自动传输工件,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有效节省人工和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包括一机台,该机台具有可升降活动的上模安装座板和固定不动的下模安装座板,该上、下模安装座板之间的空间分成多个冲压工位;多组冲压模具,每组冲压模具对应一个冲压工位,各组冲压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各上模固定于上模安装座板,各下模固定于下模安装座板,各上模随上模安装座板的升降活动而与对应的下模合模;一多工位机械手,其位于多组冲压模具的两侧,该多工位机械手包括夹取装置、传动支架和推移机构;该夹取装置包括两条横杆、设置于两横杆上的多组机械手,每组机械手对应冲压机台的一个冲压工位;该传动支架包括可驱动两横杆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主动平移机构、X轴辅助平移机构,还包括可驱动两横杆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一 Y轴平移机构、第二 Y轴平移机构,该X轴主动平移机构和第一 Y轴平移机构相接于两横杆的一端,该X轴辅助平移机构和第二 Y轴平移机构相接于两横杆的另一端;所述推移机构正对机台的第I冲压工位,该推移机构安装于第一 Y轴平移机构的底座板上随传动支架沿X轴方向平移。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本技术成型五金件(马达盖)的工艺完全是一体的冲压拉伸方式,通过在同一机台上集合多个冲压工位,每个冲压工位上具有一组冲压模具,用多次冲压拉伸成型出马达盖,并且在机台上还配设了全自动的多工位机械手,可以自动上料、自动传输工件,这样只需要将料带送入机台,即能够自动生产出成品,无需人工操作,完全实现自动化,有效节省人工和提高生产效率。二、由于本多工位机械手有传动支架、夹取装置和推移机构三大部分,该夹取装置和推移机构支承于传动支架上,当传动支架在不同方向的伺服马达驱动而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移时,推移机构同步将第I冲压工位的工件推向第2冲压工位,同时夹取装置上的多组机械手随之而动作,对应将冲压机台的第2冲压工位起的工件自动传送至下一冲压工位,这样,只要传动支架动作一次,即可实现多个冲压工位上的工件同时自动传送,传输过程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有效节省人力成本,这种多工位的传送治具所能提高生产效率是传统单工位机械手的10倍甚至几十倍。三、由于在夹取治具中安装了第一电子感应装置,可以感知是否夹紧夹稳工件,当夹住工件时,机器继续动作,当没有夹到或夹不稳工件时,整机停机,有效保证机器和模具的安全,不会冲坏模具。四、多工位机械手中不但采用2次元平移机械手,还采用2.5次元机械手抬高产品,在第6-11冲压工位,当两组冲压模具的下模位于不同高度,抬高夹取治具夹紧工件,在Y轴方向夹到一定力度后,能够自动沿Z轴方向抬高,以达到夹住产品后能从模内向上拔出产品的效果,使产品脱离模具后再向下一冲压工位送料,解决了产品拉伸后从模内难以脱离的技术问题。尤其是该抬高夹取治具在沿Z轴方向移动的整个过程靠夹紧工件提供的推力而动作,无需任何的气缸或马达提供的动力,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机械控制过程仅与2次元机械手相同,控制过程简单可靠,实用性强。五、该机模一体系统中有多个冲压工位,每个冲压工位上对应有一组冲压模具,相邻的两组冲压模具之间彼此分离,并且各组冲压模具与上、下模安装座板之间抽屉式可拆安装。这样,采用抽屉式快换模结构,每次拆装时可以仅更换某个出现问题的冲压工位上的冲压模具,其它的模具无需更换,先将出现问题的模具拆下再维修,将备用的模具装上即可重新开机,不耽误生产时间,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有效优化模具保养维修的时间和方便性。六、由于第7、8、9、10冲压工位的模具上设计了循环水冷却系统,在上模和下模合模状态下,可以触动开关阀接通泵水,水流从进水口进入下模、通过下模水流通道贯通整个下模、流向冲压模腔、而且通过上模水流通道贯通整个上模,最终从出水口流出。这样,一次性对上下模以及工件进行全面冷却,冷却范围大,水冷却通道结构设计简单,冷却速度快、冷却效果好。七、由于相邻的两组冲压模具之间彼此分离,并且各组冲压模具与上、下模安装座板之间抽屉式可拆安装。这样,采用抽屉式快换模结构,每次拆装时可以仅更换某个出现问题的冲压工位上的冲压模具,其它的模具无需更换,先将出现问题的模具拆下再维修,将备用的模具装上即可重新开机,不耽误生产时间,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有效优化模具保养维修的时间和方便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是图1中多组冲压模具安装于机台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是图1中各组冲压模具可拆式设计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是图1中多组冲压模具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加工工序流程图;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成型冲顶孔模中设置循环水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分解图;图8是图6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图7的进一步分解图;图10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多工位机械手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多工位机械手夹取工件的状态图;图1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多工位机械手释放工件的状态图;图13是图10的分解图;图14是多工位机械手中2次元平移机械手的立体图;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图16是多工位机械手中2次元平移机械手的剖视图;图17是2次元平移机械手中第二夹取治具的立体图;图18是2次元平移机械手中第二夹取治具的剖视图;图19是多工位机械手中2.5次元机械手的立体图;图20是2.5次元机械手中第一抬高夹取治具的立体图;图21是2.5次元机械手中第二抬高夹取治具的立体图;图22是图21的分解图;图23是2.5次元机械手中第二抬高夹取治具的释放工件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4是2.5次元机械手中第二抬高夹取治具的夹取工件状态下上抬高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台100、安装于机台上的多组冲压模具200和多工位机械手300。其中:如图1-3所示,所述机台100具有上模安装座板101和下模安装座板102,该上、下模安装座板101、102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下模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台,该机台具有可升降活动的上模安装座板和固定不动的下模安装座板,该上、下模安装座板之间的空间分成多个冲压工位;多组冲压模具,每组冲压模具对应一个冲压工位,各组冲压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各上模固定于上模安装座板,各下模固定于下模安装座板,各上模随上模安装座板的升降活动而与对应的下模合模;一多工位机械手,其位于多组冲压模具的两侧,该多工位机械手包括夹取装置、传动支架和推移机构;该夹取装置包括两条横杆、设置于两横杆上的多组机械手,每组机械手对应一个冲压工位;该传动支架包括可驱动两横杆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主动平移机构、X轴辅助平移机构,还包括可驱动两横杆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一Y 轴平移机构、第二Y 轴平移机构,该X轴主动平移机构和第一Y 轴平移机构相接于两横杆的一端,该X轴辅助平移机构和第二Y 轴平移机构相接于两横杆的另一端;所述推移机构正对第1冲压工位,该推移机构安装于第一Y 轴平移机构的底座板上随传动支架沿X轴方向平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台,该机台具有可升降活动的上模安装座板和固定不动的下模安装座板,该上、下模安装座板之间的空间分成多个冲压工位; 多组冲压模具,每组冲压模具对应一个冲压工位,各组冲压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各上模固定于上模安装座板,各下模固定于下模安装座板,各上模随上模安装座板的升降活动而与对应的下模合模; 一多工位机械手,其位于多组冲压模具的两侧,该多工位机械手包括夹取装置、传动支架和推移机构;该夹取装置包括两条横杆、设置于两横杆上的多组机械手,每组机械手对应一个冲压工位;该传动支架包括可驱动两横杆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主动平移机构、X轴辅助平移机构,还包括可驱动两横杆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一 Y轴平移机构、第二 Y轴平移机构,该X轴主动平移机构和第一Y轴平移机构相接于两横杆的一端,该X轴辅助平移机构和第二 Y轴平移机构相接于两横杆的另一端;所述推移机构正对第I冲压工位,该推移机构安装于第一 Y轴平移机构的底座板上随传动支架沿X轴方向平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的机械手包括2次元平移机械手和2.5次元机械手,各机械手中安装有电子感应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5次元机械手至少包括固定于其中一横杆的第一抬高夹取治具、固定于另一横杆的第二抬高夹取治具,该第一和第二抬高夹取治具彼此正对,第一和第二抬高夹取治具均包括固定于横杆的底座、用于夹取工件的夹取手臂、相接于底座和夹取手臂之间的连接件;该夹取手臂包括一体式的上抬 部、枢接部和下压部,该枢接部可活动相接于连接件,该连接件对应下压部设有避让斜坡,随枢接部活动,上抬部上升,下压部下降而限位于避让斜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冲压模具彼此分离,并且各组冲压模具与上、下模安装座板之间抽屉式可拆安装,各组模具的上模的顶端具有上模座,各组模具的下模的底端有下模座,该上模座和下模座抽屉式推入上、下模安装座板后,分别于上、下模座与上、下模安装座板之间锁定螺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冲压模机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安装座板之间的空间分成11个冲压工位,相应具有11组用于加工成型马达盖的冲压模具,11组冲压模具分别包括位于第I冲压工位的开料模、位于第2冲压工位的拉伸模、位于第3冲压工位的成型冲顶孔模、位于第4冲压工位的桶身整形翻顶孔压底模、位于第5冲压工位的顶部成型模、位于第6冲压工位的拉切模、位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太明饶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扬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