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保险杠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28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22
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梁,能够无需另外的支承板而容易地安装于车体,并且能够既确保预定的刚度又使形状简化,从而减少制造成本。由于在冲击吸收部(24)一体地设置有安装部(26),所以能够无需另外的支承板而安装于纵梁(12),从而安装作业性提高,并且零件个数变少而制造成本减少。由于树脂制梁(20)的梁主体(22)经由弯曲成曲轴状的弯折部(32)一体地连结于安装部(26),并且金属梁(40)被设置为从梁主体(22)的中间弯曲部(30)经过弯折部(32)到达冲击吸收部(24),所以能够既确保预定的刚度又省略树脂制梁(20)的加强肋等而使形状简化,在这一点也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保险杠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保险杠梁,尤其涉及在树脂制梁一体地固定设置有金属梁的混合型的车辆用保险杠梁的改良。
技术介绍
提出了一种混合型的车辆用保险杠梁,具有:(a)树脂制梁,其一体地具备沿车辆宽度方向配设的长条状的梁主体和在该梁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的一对筒状的冲击吸收部;和(b)金属梁,其配设在该树脂制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和内侧的任一方并一体地固定设置在该树脂制梁。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是其中一例,在冲击吸收部的内部填充有金属泡沫,并且该冲击吸收部的端部经由另外准备的支承板固定于车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207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这样使用另外准备的支承板安装于车体的情况下,存在零件个数增加而安装作业繁琐并且成本升高这样的问题。另外,在冲击吸收部与梁主体的连接部和/或梁主体设置有多个加强肋,形状会复杂化而导致金属模具构造的复杂化和/或成形性的降低,在这一点上也可能会使制造成本增加。本专利技术是以以上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使得能够无需另外的支承板而容易地安装于车体,并且能够既确保预定的刚度又使形状简化,从而减少制造成本。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第I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梁,是具有树脂制梁和金属梁的混合型的车辆用保险杠梁,(a)所述树脂制梁一体地具备沿车辆宽度方向配设的长条状的梁主体和在该梁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的一对筒状的冲击吸收部,(b)所述金属梁配设于该树脂制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和内侧的任一方并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树脂制梁,其特征在于,(C)在所述冲击吸收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内侧的端部一体地设置有用于安装于车体的平坦的安装部,(d)所述梁主体经由以从所述安装部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延伸的方式弯曲成曲轴状的弯折部一体地连结于该安装部,另一方面,(e)所述金属梁与所述梁主体的中间部分重叠并固定设置于该中间部分,并且被设置为经过所述弯折部到达左右两侧的所述冲击吸收部。第2专利技术根据第I专利技术的车辆用保险杠梁,其特征在于,(a)所述金属梁配设在所述树脂制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以与所述梁主体的中间部分的外侧面接触的方式与重叠该外侧面重叠,并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外侧面,并且,(b)该金属梁的两端部跨所述弯折部而架设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冲击吸收部的顶端部分。第3专利技术根据第I专利技术的车辆用保险杠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梁由在热压成形后通过酸处理去除了表面的氧化锌膜的熔融镀锌钢板构成,并且通过嵌件成形一体地固定设置于所述树脂制梁,以与所述梁主体的中间部分的外侧面或内侧面紧贴并重叠。专利技术的效果在这样的车辆用保险杠梁中,由于在冲击吸收部一体地设置有安装部,所以能够无需另外的支承板而安装于车体,安装作业性提高,并且零件个数变少而制造成本减少。另外,由于梁主体经由弯曲成曲轴状的弯折部一体地连结于上述安装部,所以能够得到高的刚度,并且载荷从梁主体直接传递至安装部,另一方面,由于金属梁被设置为从梁主体的中间部分经过弯折部到达左右两侧的冲击吸收部,所以能够整体上确保预定的刚度并且省略树脂制梁的加强肋等而使形状简化,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在第2专利技术中,由于金属梁配设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以与梁主体的中间部分接触的方式与该中间部分重叠并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中间部分,并且跨弯折部而架设于冲击吸收部,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冲击吸收部的顶端部分,所以载荷经由金属梁传递至冲击吸收部,能够适当地得到冲击吸收作用。另外,由于在冲击吸收部、金属梁以及弯折部之间形成有空间,所以刚度进一步提高,能够省略树脂制梁的加强肋等而进一步使形状简化。在第3专利技术中,由于金属梁由在热压成形后通过酸处理去除了表面的氧化锌膜的熔融镀锌钢板构成,并且通过嵌件成形而一体地固定设置于树脂制梁,以与梁主体的中间部分紧贴并重叠,所以能够得到预定的面接合强度,减少机械性接合部而进一步使形状简化。即,虽然熔融镀锌钢板 会通过热压成形时的淬火而形成镀锌与钢板的固溶层并在表面形成微小凹凸,但同时会在表面形成氧化锌膜而妨碍与树脂的紧贴性,因此,通过利用酸处理去除该氧化锌膜,能够利用微小凹凸的锚固效果而以预定的接合强度固定设置于树脂制Mο【附图说明】图1是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保险杠梁与保险杠及纵梁一起示出的图,是从车辆的上方观察到的概略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用保险杠梁的左半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II1-1II剖视图。图4是图2的IV-1V截面的放大图。图5是图2的V-V截面的放大图。图6是对图1的车辆用保险杠梁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是与图2对应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VII1-VIII剖视图。图9是图7的IX-1X截面的放大图。图10是表示作为图7的车辆用保险杠梁的构成要素的金属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保险杠梁既可以配设在车辆前侧又可以配设在车辆后侧,也可以仅应用于其中任一方。另外,保险杠梁的长度方向的形状、即从车辆的上方观察到的俯视形状例如是以中央部向车辆的外方向(在前侧的保险杠梁中为前方,在后侧的保险杠梁中为后方)突出的方式平滑地弯曲的形状,但也可以是大致直线状,还可以是仅两端部向车体侧倾斜或弯曲等各种方式。即,梁主体的弯折部的延伸尺寸被设定为中间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冲击吸收部的顶端部大致相同或者向外侧突出。树脂制梁优选使用例如聚酰胺(PA)、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等热塑性树脂。作为金属梁,优选使用能够通过热压成形使其淬火固化的熔融镀锌钢板等热压成形用钢板。这些树脂制梁和金属梁的例如与长度方向垂直的车辆上下方向的截面适合为有棱角的扁平的U字形状(-字形状)和/或帽形截面形状,这些树脂制梁和金属梁以开口侧朝向车辆内侧的姿势配置。在树脂制梁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加强肋。两者的接合可以采用粘合齐U、螺栓、铆钉、一体地设置在树脂制梁的凸起等的铆接、或者将金属梁的一部分埋设于树脂制梁的嵌件成形等各种固定手段。所谓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内侧,对于车辆前侧的保险杠梁而言,车辆前方侧为外侦牝车辆后方侧为内侧,对于车辆后侧的保险杠梁而言,车辆后方侧为外侧,车辆前方侧为内侧。安装部可以是从筒状的冲击吸收部的端部大致垂直地向外侧呈凸缘状延伸且在冲击吸收部的内部开设有孔的构件,但只要是从冲击吸收部向外侧延伸且能够通过螺栓等固定设置于车体(纵梁等),则冲击吸收部的内部开不开孔都无妨。冲击吸收部适合为截面四边形和/或八边形等方筒形状,可以是具有向内侧凹陷的凹槽等各种形态。在筒状的冲击吸收部的内部,如所述专利文献I那样根据需要填充有金属泡沫等,但也可以采用内部为空腔的冲击吸收部。以从安装部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延伸的方式弯曲成曲轴状的弯折部例如被设置为不与冲击吸收部接触,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与该冲击吸收部之间设置加强肋等。金属梁被设置为从梁主体的中间部分经过弯折部到达冲击吸收部,在如第2专利技术那样配设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的情况下,金属梁被配设为跨弯折部而架设于冲击吸收部,但在配设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内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金属梁设置为以与弯折部紧贴的方式弯曲成曲轴状而到达安装部。还可以将金属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梁,是具有树脂制梁和金属梁的混合型的车辆用保险杠梁,所述树脂制梁一体地具备沿车辆宽度方向配设的长条状的梁主体和在该梁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的一对筒状的冲击吸收部,所述金属梁配设在该树脂制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和内侧的任一方并一体地固定设置在该树脂制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击吸收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内侧的端部一体地设置有用于安装于车体的平坦的安装部,所述梁主体经由以从所述安装部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延伸的方式弯曲成曲轴状的弯折部一体地连结于该安装部,另一方面,所述金属梁与所述梁主体的中间部分重叠并固定设置在该中间部分,并且被设置为经过所述弯折部到达左右两侧的所述冲击吸收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13 JP 2011-2719241.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梁,是具有树脂制梁和金属梁的混合型的车辆用保险杠梁,所述树脂制梁一体地具备沿车辆宽度方向配设的长条状的梁主体和在该梁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的一对筒状的冲击吸收部,所述金属梁配设在该树脂制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和内侧的任一方并一体地固定设置在该树脂制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冲击吸收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内侧的端部一体地设置有用于安装于车体的平坦的安装部, 所述梁主体经由以从所述安装部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延伸的方式弯曲成曲轴状的弯折部一体地连结于该安装部, 另一方面,所述金属梁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纳光寿吉村康宏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