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高分子件、复合件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缓冲性的高分子件、复合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时常接触人的肘、肩、臂、脚等的产品,正在广泛进行将该产品的外表部制成具有缓冲性的结构,赋予柔软感。例如,乘员的肘接触的车辆内饰件即车门饰板的扶手大多时制成组合维持产品形状的第一构件和赋予柔软感的第二构件而得的复合件。
[0003]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这样的复合件的例子记载了对第二构件赋予柔软感的类型不同的以下(1)~(4)的扶手。
[0004](1)在聚丙烯(PP)制的第一构件(成型基材)的外表面被覆用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PO)制的薄壁的表皮包裹聚氨酯制的发泡体而得的第二构件的类型的扶手(该文献的图14)。解释为其由于聚氨酯制的发泡体富有弹性,所以对外表部适当赋予柔软感。
[0005](2)在PP制的第一构件的外表面被覆TPO制的较厚的第二构件的类型的扶手(该文献的图12)。解释为TPO是对于PP等提高了橡胶成分(EPDM)、油成分(流动石蜡等)的配合比率的树脂材料,由此对由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高分子件,其特征在于,通过高分子件的弹性变形而赋予缓冲性,所述高分子件是由微发泡的热塑性弹性体来形成的,所述微发泡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根据JIS K6255测定的23℃的回弹弹性模量为30~90%,且为实心或发泡倍率为1.1倍以下,并且,对高分子件以速度60mm/分钟进行压缩和除压而测定的23℃的滞后损耗率为28%以下。2.一种复合件,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而构成,所述第二构件包含板状部及从其背面突出且突端与第一构件接触的多个突起,所述复合件是通过第二构件的弹性变形而赋予缓冲性的,其中,由微发泡的热塑性弹性体来一体形成板状部与多个突起,所述微发泡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根据JIS K6255测定的23℃的回弹弹性模量为30~90%,且为实心或发泡倍率为1.1倍以下,并且对复合件以速度60mm/分钟进行压缩和除压而测定的23℃的滞后损耗率为28%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件,其中,利用前端的球面半径为10mm的压头进行所述压缩时,位移1mm时的载荷为2~12N。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件,其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