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216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包括车架纵梁、转向器、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与随动转向臂,还包括两套均由U型固定支板、多个设于U型固定支板两侧的多个螺栓安装套筒,以及分别固定于U型固定支板两端的前固定支板和后固定支板组成的固定支架总成,两套固定支架总成设于两条车架纵梁的车架纵梁外板和车架纵梁前内板之间,所述螺栓安装套筒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焊接相连,所述前固定支板两端和后固定支板两端分别与车架纵梁外板和车架纵梁前内板的内壁焊接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安装螺栓强度要求、避免车架纵梁变形而导致车架疲劳断裂,可以广泛应用于皮卡汽车技术领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转向器总成与车架的连接和安装方式对于转向系统的性能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循环球式转向器是皮卡汽车常用的一种转向结构形式,使用安装螺栓将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固定是皮卡汽车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连接形式。当直接将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车架上时,安装螺栓需要承受转向器自身重力和转向器以及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工作时的剪切力,这样就对安装螺栓的抗剪切力要求提高。同时在固定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时对螺母的拧紧力矩要求较高,会导致车架挤压变形,由于汽车的行驶路况复杂,长期这样会出现转向器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安装螺栓处车架疲劳断裂的现象,这样会对汽车的转向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甚至会造成行车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安装螺栓强度要求、避免车架纵梁变形而导致出现车架疲劳断裂现象的带有转向器、随动转向臂和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包括两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包括两条平行的车架纵梁(1)、通过安装螺栓(6)分别固定于两条车架纵梁(1)上的转向器(2)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以及与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相连的随动转向臂(4),所述两条车架纵梁(1)均包括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a)的车架纵梁外板(1.1)和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a)的车架纵梁前内板(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套均由U型固定支板(5.1)、多个分别设于U型固定支板(5.1)两侧的螺栓安装套筒(5.2),以及分别固定于U型固定支板(5.1)两端的前固定支板(5.3)和后固定支板(5.4)组成的固定支架总成(5),所述两套固定支架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器、随动转向臂与车架纵梁的安装结构,包括两条平行的车架纵梁(I)、通过安装螺栓(6)分别固定于两条车架纵梁(I)上的转向器(2)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以及与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相连的随动转向臂(4),所述两条车架纵梁(I)均包括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a)的车架纵梁外板(1.1)和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a)的车架纵梁前内板(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套均由U型固定支板(5.1)、多个分别设于U型固定支板(5.1)两侧的螺栓安装套筒(5.2),以及分别固定于U型固定支板(5.1)两端的前固定支板(5.3)和后固定支板(5.4)组成的固定支架总成(5),所述两套固定支架总成(5)分别设于两条车架纵梁(I)的车架纵梁外板(1.1)与车架纵梁前内板(1.2)之间,所述螺栓安装套筒(5.2)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1.1a)和第二通孔(1.2a)并分别与第一通孔(1.1a)和第二通孔(1.2a)焊接相连,所述安装螺栓(6)穿过螺栓安装套筒(5.2)分别将转向器(2)和随动转向臂安装支架(3)固定于两条车架纵梁(I),所述前固定支板(5.3)两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顺志常浩郭昕叶子张一驰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