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20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总成,包括车身及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身上的翼子板,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板及设置在第一底板前表面的第一支撑板,第一底板的后表面与车身前部纵梁焊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有螺栓孔,螺母焊接在第一支撑板的螺栓孔内;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底板及设置在第二底板前表面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翼子板前方的翻边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有导向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二支撑板的导向孔、第一支撑板的螺母。当需要调节翼子板在Y向(即左右方向)相对于车身的位置,螺栓在导向孔内左右移动,移动到所需的位置拧紧固定,该结构可实现翼子板的Y向移动,以便于调整间隙面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总成
本技术涉及翼子板与车身的安装,具体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总成。
技术介绍
当今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厂商对汽车产品的外观要求也日趋苛刻,以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一个好的汽车造型不可或缺,但要做到造型的精致则必须提到车身表面各个覆盖件之间的间隙面差要求,即所谓的“严丝合缝”。车辆的商品定义规定了车身外观表面需要满足的间隙面差要求,翼子板作为主要的外观表面零件,保证与周围覆盖件间隙面差要求对车辆的观感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翼子板的前部安装点通常为Y向(即左右方向)的螺栓连接安装方式,而这种安装形式决定了翼子板的安装部分必须与车身上的安装支架打紧贴合,所以Y向位置无法调整,无法保证翼子板与相邻匹配件的面差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调节翼子板在Y向(即左右方向)相对于车身位置的翼子板安装结构总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总成,包括车身及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身上的翼子板,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板及设置在第一底板前表面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后表面与车身前部纵梁焊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有螺栓孔,螺母焊接在第一支撑板的螺栓孔内;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底板及设置在第二底板前表面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翼子板前方的翻边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有导向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二支撑板的导向孔、第一支撑板的螺母,并拧紧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底板上开有螺栓孔,翼子板前方的翻边上焊接若干个焊板,每个焊板上开有螺栓孔,其螺栓孔内焊接有螺母,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底板的螺栓孔、其中一个焊板的螺母并拧紧将第二底板固定安装在翼子板前方的翻边上。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撑板上开有至少两个螺栓孔,每个螺栓孔内焊接有螺母,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撑板上开有至少两个导向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第一支架安装在车身上,第二支架安装在翼子板上,带导向孔的第二支架与带螺母的第一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当需要调节翼子板在Y向(即左右方向)相对于车身的位置,螺栓在导向孔内左右移动,移动到所需的位置拧紧固定,该结构可实现翼子板的Y向移动,以便于调整间隙面差,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且实用性强的。【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翼子板安装结构总成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爆炸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总成,包括车身及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身上的翼子板2,本实施例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结合图2所示,第一支架3包括第一底板31及设置在第一底板31前表面的第一支撑板32,第一底板31的后表面与车身前部纵梁I焊接,将第一支架3安装在车身上,第一支撑板32上开有螺栓孔,螺栓孔内焊接有螺母33 ;第二支架4包括第二底板42及设置在第二底板42前表面的第二支撑板41,第二支架4的第二底板42上开有螺栓孔44,翼子板2前方的翻边21上焊接有焊板5,焊板5上开有螺栓孔,其螺栓孔内焊接有螺母51,第二支架4的第二底板42上的螺栓孔对准焊板5的螺母51,然后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底板42的螺栓孔44、焊板5的螺母51将第二底板42固定安装在翼子板前方的翻边21上,使得第二支架4安装在翼子板2上;另外第二支架4的第二支撑板41上开有导向孔43。结合图3所示,安装时,第一支架3的第一支撑板32与第二支架4的第二支撑板41重叠,且第一支撑板32在第二支撑板41的下方,螺栓6依次穿过第二支撑板41的导向孔43、第一支撑板32的螺母33,当需要调节翼子板在Y向(即左右方向)相对于车身的位置,螺栓6在导向孔43内左右移动,移动到所需的位置,然后拧紧螺栓6将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固定连接。另外,为了调节第二支架4在翼子板2上的安装位置,翼子板前方的翻边21上可以焊接多个焊板5,每个焊板5上开有螺栓孔,其螺栓孔内焊接有螺母51。第二支架4安装在翼子板2上时,只需要第二支架4的第二底板的螺栓孔44对准其中一个焊板5的螺母51即可,然后用螺栓拧紧固定。为了加强第一支架3与第二支架4的连接强度,第一支架3的第一支撑板31上至少设置两个螺栓孔,每个螺栓孔内焊接有螺母33,第二支架4的第二支撑板41上至少设置两个导向孔43。两个导向孔43分别对准第一支架的两个螺母33,螺栓6依次穿过该导向孔43、第一支撑板的螺母33,当需要调节翼子板2在Y向(即左右方向)相对于车身的位置,螺栓6在导向孔43内左右移动,移动到所需的位置,最后拧紧螺栓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3安装在车身上,第二支架4安装在翼子板2上,带导向孔43的第二支架4与带螺母33的第一支架3通过螺栓6连接,当需要调节翼子板在Y向(即左右方向)相对于车身的位置,螺栓6在导向孔43内左右移动,移动到所需的位置拧紧固定,该结构可实现翼子板的Y向移动,以便调整间隙面差,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且实用性强的。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总成,包括车身及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身上的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板及设置在第一底板前表面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后表面与车身前部纵梁焊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有螺栓孔,螺母焊接在第一支撑板的螺栓孔内;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底板及设置在第二底板前表面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翼子板前方的翻边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有导向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二支撑板的导向孔、第一支撑板的螺母,并拧紧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总成,包括车身及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身上的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板及设置在第一底板前表面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后表面与车身前部纵梁焊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有螺栓孔,螺母焊接在第一支撑板的螺栓孔内;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底板及设置在第二底板前表面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翼子板前方的翻边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有导向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二支撑板的导向孔、第一支撑板的螺母,并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庆彭亮亮陈孟华周全李礼胡占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