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可导向防撞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34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式可导向防撞垫,包括鼻件、吸能管、骨架、导向板、导轨、滑板、支撑架和锚固件,吸能管与骨架连接,并多组纵向排列,鼻件与前端骨架连接,骨架均通过滑板与导轨相连,滑板可沿导轨纵向滑动,导轨置于管式可导向防撞垫底部,并锚固于地面上,支撑架置于管式可导向防撞垫后部,与后端骨架连接,并锚固于地面上,导向板置于管式可导向防撞垫两侧,并与骨架连接。当失控车正面碰撞管式可导向防撞时,在支撑架的支撑作用下,骨架沿导轨滑动,鼻件和吸能管发生压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伤害程度;当失控车侧面碰撞管式可导向防撞时,导向板对车辆进行导向,吸收能量,降低乘员风险。(*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式可导向防撞垫
本技术涉及公(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式可导向防撞垫。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恶性事故却频频发生,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安全防护设施防护能力不足或存在安全防护漏洞,安全防护设施作为交通事故发生时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事故的严重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分流三角区没有设置有效的吸能防撞设施,车辆碰撞波形梁护栏端头时,有可能出现护栏板插入车体,对乘客造成致命伤害;若是发生失控车辆碰撞混凝土护栏三角端头,则可能由于加速度太大、车体变形严重而造成乘员伤害。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公路上的危险三角端头采取的防护方式是玻璃钢沙桶,但这种措施起不到对失控车辆的缓冲吸能作用,沙桶被撞飞,极易发生二次事故,造成车毁人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式可导向防撞垫,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分流三角端的吸能缓冲防护设施在满足方便安装、造型美观的前提下,还要在阻挡功能、缓冲功能、导向功能满足相关规范的安全性能要求,完善国内三角端防护体系。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由鼻件、吸能管、骨架、导向板、导轨、滑板、支撑架和锚固件组成,吸能管两端连接骨架,形成吸能组合,该吸能组合纵向呈多排布置,形成管式可导向防撞垫的主要吸能主体;鼻件安装于前端骨架位置,并与前端骨架连接,能够增强管式可导向防撞垫的缓冲吸能效果;支撑架设置于后端骨架位置,并与后端骨架连接,支撑架通过锚固件固定于路面上,能够为管式可导向防撞垫提供支撑约束作用;导轨设置于骨架底部,并通过锚固件固定在路面上,导轨与骨架之间设置滑板相连,滑板可沿导轨纵向滑动,在车辆正碰时,确保了与滑板连接的骨架的移动和对吸能构件的压缩;导向板以搭接形式安装于骨架两侧,为车辆提供导向功能。所述的吸能管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C形、梯形的其中之一,且侧壁开设多行多列的空隙。所述的导轨可以为H型钢、槽钢、圆管、矩形管、钢索的其中之一,并设有可沿导轨移动的滑板。所述的支撑架安装于后端骨架上,并用地脚螺栓锚固件锚固于地面上。所述的导向板可以为双波板、三波板、C形板、圆管、矩形管的其中之一。所述的鼻件为空心桶体,截面形状可以为弧形、梯形、矩形的其中之一。所述的导向板呈搭接式独立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管式可导向防撞垫的结构立面图;图2为本技术管式可导向防撞垫结构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管式可导向防撞垫鼻件的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管式可导向防撞垫骨架的正面图;图5为本技术管式可导向防撞垫导向板的立面图;图6为本技术管式可导向防撞垫吸能管的三维图;图7为本技术管式可导向防撞垫滑板的平面图;图8为本技术管式可导向防撞垫导轨的三维图;图9为本技术管式可导向防撞垫支撑架的三维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管式可导向防撞垫作为一种缓冲吸能设施,适用于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主线分流端、匝道出口三角端、跨线桥桥墩端部等处,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9所示,骨架2与吸能管5相互连接,并纵向呈多排布置,导轨4设置于骨架2的底部并锚固于路面上;骨架2与导轨4之间设置滑板7,滑板7的一端与骨架2连接,另一端穿套于导轨4上;鼻件I与前端骨架2连接,支撑架6与后端骨架2连接,支撑架6锚固于地面上;导向板3呈搭接式独立安装于骨架2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式可导向防撞垫,由鼻件、吸能管、骨架、导向板、导轨、滑板、支撑架和锚固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管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C形、梯形的其中之一,且侧壁开设多行多列的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可导向防撞垫,由鼻件、吸能管、骨架、导向板、导轨、滑板、支撑架和锚固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管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C形、梯形的其中之一,且侧壁开设多行多列的空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可导向防撞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管的两端连接骨架,形成吸能组合,该吸能组合纵向呈多排布置,鼻件安装于前端骨架上,支撑架安装于后端骨架上并通过锚固件固定于路面,导轨设置于骨架底部,并通过锚固件锚固于路面上,导轨与骨架之间设置滑板相连,滑板可沿导轨纵向滑动,导向板以搭接形式安装于骨架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可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红星陈智杰陆山风刘小勇韦胜秦鹏勋白书锋廖甲影李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道从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