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包括底座、对中组件、水平位置调节组件和垂直位置调节组件,对中组件包括前顶尖和用于与前顶尖尖端配合对中的活动顶尖,水平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后测量杆和前测量杆,活动顶尖与前测量杆滑动配合,垂直位置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柱和升降柱;工作原理简单,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前顶尖可插入发动机测功机法兰盘中心孔内,利用前顶尖中心线表示测功机回转中心,然后通过活动顶尖的前后滑动接近前顶尖尖端或变速器输出轴中心孔,并且,活动顶尖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节,可实现测功机中心与发动机及中心的快速对中,提高精准性,保证实验数据准确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
技术介绍
测功机也称测功器,主要用于测试发动机的功率,在发动机生成完成后出厂前,要通过测功器测试发动机的功率是否符合产品要求。发动机测试前,首先必须完成的工作是将发动机与测功机中心线对中。现有的对中找正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手动对中法,包括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反复调整变速器输出轴和主动轮中心高度,常用钢卷尺分别测量变速器输出轴和主动轮中心高度,当调整到两边高度都等于该测功规定中心高时,视为发动机中心与测功机中心同心,这种调整方式测试误差大,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另一种途径是指跳动法,用百分表或找正划针对中,需要将百分表或找正划针安置在发动机前端或后端进行找正,在发动机前、后的安置位置很难做到一致性,找正误差大,效率低;第二种方式是利用激光对中,效率高,但需要投入对中盘等装置,成本高。另外,以上两种方式都需要较强的工作强度,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因此,需要对发动机与测功机的对中找正工装进行改进,使其能将测功机中心与发动机中心快速对中,提高精准性,保证实验数据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能将测功机中心与发动机中心快速对中,提高精准性,保证实验数据准确性。本技术的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包括底座、对中组件、水平位置调节组件和垂直位置调节组件,所述对中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在测功机法兰盘孔内的前顶尖和用于与前顶尖尖端配合对中的活动顶尖,所述水平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后测量杆和与所述后测量杆铰接的前测量杆,所述活动顶尖与所述前测量杆滑动配合,所述垂直位置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柱和以可竖向移动的方式与支撑柱滑动配合的升降柱。进一步,还包括角座,所述角座与设置于升降柱上端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后测量杆内套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角座。进一步,还包括刻度尺I和刻度尺II,所述刻度尺I沿升降柱轴线设置并通过一连接座固定设置于所述转盘下端,所述刻度尺II沿后测量杆轴向固定设置于所述角座。进一步,还包括升降柱调节装置,所述升降柱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撑柱上端的调节螺母和用于转动调节螺母的调节杆,所述升降柱与所述调节螺母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母侧面设有调节杆插孔。进一步,所述前测量杆前端内套设有一轴线相水平垂直的导套,所述活动顶尖内套于所述导套并沿轴向与所述导套滑动配合。进一步,所述前测量杆前端为L形,所述前测量杆与后测量杆铰接处设置有挡块结构。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键块。进一步,所述支撑柱内轴向内套有压紧套。进一步,所述角座顶面设有一个限位螺钉。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侧面对应升降柱设有定位螺纹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工作原理简单,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前顶尖可插入发动机测功机法兰盘中心孔内,利用前顶尖中心线表示测功机回转中心,然后通过活动顶尖的前后滑动接近前顶尖尖端或变速器输出轴中心孔,并且,活动顶尖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节,可实现测功机中心与发动机及中心的快速对中,提高精准性,保证实验数据准确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3为图2左视图;图4为支撑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3为图2左视图,图4为支撑柱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包括底座1、对中组件、水平位置调节组件和垂直位置调节组件,所述对中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在测功机法兰盘孔内的前顶尖2和用于与前顶尖2尖端配合对中的活动顶尖3,所述水平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后测量杆4和与所述后测量杆4铰接的前测量杆5,所述活动顶尖3与所述前测量杆5滑动配合,所述垂直位置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柱6和以可竖向移动的方式与支撑柱6滑动配合的升降柱7 ;后测量杆上安装有把手8,水平方向是指与地面相平行,垂直方向是与地面相垂直。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角座9,所述角座9与设置于升降柱6上端的转盘10固定连接,所述后测量杆4内套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角座9 ;角座中间设计成方形孔,与后测量杆形成间隙配合,方便滑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刻度尺I 11和刻度尺II 12,所述刻度尺I 11沿升降柱7轴线设置并通过一连接座13固定设置于所述转盘10下端,所述刻度尺II 12沿后测量杆4轴向固定设置于所述角座9 ;刻度尺I和刻度尺II均为钢板尺,将刻度尺I 3mm刻线与连接座侧面边沿对齐后,通过孔配作进行安装,将刻度尺II 3_刻线与角座侧面边沿对齐,不论后测量杆滑动到什么位置,其前端半圆中点A相对于钢板尺尺寸基准线距离可以读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柱调节装置,所述升降柱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撑柱6上端的调节螺母14和用于转动调节螺母的调节杆15,所述升降柱7与所述调节螺母14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母14侧面设有调节杆插孔16 ;将螺母下端面紧贴支撑柱端面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升降柱就能上升或下降,螺母上端面与相对于钢板尺尺寸基准线距离可以读数,角座安装在升降柱上,随着升降柱上升或下降。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测量杆5前端内套设有一轴线相水平垂直的导套17,所述活动顶尖3内套于所述导套并沿轴向与所述导套17滑动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测量杆5前端为L形,所述前测量杆与后测量杆铰接处设置有挡块结构18 ;前、后测量杆主体部分设计成方形,通过一个铰接轴轴组合成一体,前测量杆前端设计成L形,避免前测量杆与测功机上传动轴保护罩干涉,前测量杆后端设计有挡块结构,保证工装使用时,前后测量杆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工装不使用时,前测量杆可以绕转轴转动呈折叠状态,减小放置空间,后测量杆前端中点A点设计为水平方向位置参考点。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I上设有定位键块19 ;本实施例中利用试验台架钢平板的T形槽定位,将定位键块设计与T形槽相适配的形状,当然也可根据不同的定位槽设计成其它结构的定位键块,定位键块卡在测功机底板槽内,可以沿槽滑动,支撑柱在测功机底板合适位置实现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6内轴向内套有压紧套20 ;可对升降柱起到导向作用并防止其径向晃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座9顶面设有一个限位螺钉21 ;角座顶面设有限位孔22,拧紧限位螺钉21,后测量杆5就不能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6侧面对应升降柱设有定位螺纹孔23 ;用螺栓旋入定位螺纹孔并拧紧,就能限制升降柱上、下移动。在使用本工装时,前顶尖安装在测功机法兰盘孔内,将工装移动到发动机尾部,定位键块卡在测功机底板一条T型槽内,滑动活动顶尖使顶尖端部与固定顶尖端部靠近,调节工装前测量杆和后测量杆的水平位置,同时调节升降柱高度,通过目测将活动顶尖与前顶尖尖端对准,使活动顶尖中心就近似与测功机中心同心,同轴度误差能达到0.3mm内。另夕卜,本工装上安装两件钢板尺,设定每件钢板尺3mm刻度线处是尺寸基准线,后测量杆前端中点A是水平方向位置参考点,螺母上端面B是垂直方向位置参考面,A点和B面相对于钢板尺尺寸基准线距离可以读数,不论微型汽车发动机是什么型号,不论在什么测功机上测试,将本工装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对中组件、水平位置调节组件和垂直位置调节组件,所述对中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在测功机法兰盘孔内的前顶尖和用于与前顶尖尖端配合对中的活动顶尖,所述水平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后测量杆和与所述后测量杆铰接的前测量杆,所述活动顶尖与所述前测量杆滑动配合,所述垂直位置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柱和以可竖向移动的方式与支撑柱滑动配合的升降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对中组件、水平位置调节组件和垂直位置调节组件,所述对中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在测功机法兰盘孔内的前顶尖和用于与前顶尖尖端配合对中的活动顶尖,所述水平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后测量杆和与所述后测量杆铰接的前测量杆,所述活动顶尖与所述前测量杆滑动配合,所述垂直位置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柱和以可竖向移动的方式与支撑柱滑动配合的升降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座,所述角座与设置于升降柱上端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后测量杆内套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角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刻度尺I和刻度尺II,所述刻度尺I沿升降柱轴线设置并通过一连接座固定设置于所述转盘下端,所述刻度尺II沿后测量杆轴向固定设置于所述角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动机与测功机对中找正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柱调节装置,所述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