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车的抬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044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穿梭车的抬升机构,其包括:分别套装于车架中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的第一轴套筒和第二轴套筒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轴套筒和第一轴套筒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其中,该第一轴套筒两端和第二轴套筒两端的端部均固定有偏心轮,该偏心轮与设置车架上的托板下端面抵触,且该第一轴套筒内部与第一转轴之间及第一轴套筒内部与第二转轴之间分别通过轴承形成固定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驱动装置之间的装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安装空间,可使其结构更加紧凑、稳定,且便于缩小整个穿梭车的体积。第一滚轮的端面与偏心轮的端面形成滚动式接触,即偏心轮在转动过程中,第一滚轮随着偏心轮转动,以致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梭车的抬升机构
:本技术涉及仓储系统的运输设备
,特指一种穿梭车的抬升机构,该抬升机构能够顺畅升起托板,且与穿梭车中的驱动装置形成组合装配,以致大大降低装配所需空间,便于缩小整个穿梭车的体积。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大型自动化立体仓库于物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而随着其使用数量的急剧增加,常见运输货物的方式为:使用叉车进行运输,其经常被应用于传统仓库的货物运输中,由于巷道占用仓库的有效空间太多,叉车在巷道中来回输送、存取货物的使用极不灵活,经常损坏货物,因此存取货物效率低下,运营成本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一种穿梭车式仓储系统,其以标准托盘为基本存储单元的标准化仓储孕育而生,针对规范的标准托盘存储货物,采用无线遥控穿梭车配合叉车的方式,实现载货托盘的出入库工作,从而极大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且能明显提高出入库的工作效率。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下述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穿梭车的抬升机构,该抬升机构能够顺畅升起托板,且与穿梭车中的驱动装置形成组合装配,以致大大降低装配所需空间,便于缩小整个穿梭车的体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穿梭车的抬升机构,其安装于穿梭车的车架(1)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套装于车架(1)中设置的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上的第一轴套筒(31)和第二轴套筒(3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轴套筒(31)和第一轴套筒(32)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33),其中,该第一轴套筒(31)两端和第二轴套筒(32)两端的端部均固定有偏心轮(34),该偏心轮(34)与设置车架(1)上的托板(12)下端面抵触,且该第一轴套筒(31)内部与第一转轴(21)之间及第一轴套筒(31)内部与第二转轴(22)之间分别通过轴承(202)形成固定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1.穿梭车的抬升机构,其安装于穿梭车的车架(I)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套装于车架(I)中设置的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上的第一轴套筒(31)和第二轴套筒(3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轴套筒(31)和第一轴套筒(32)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33),其中,该第一轴套筒(31)两端和第二轴套筒(32)两端的端部均固定有偏心轮(34),该偏心轮(34)与设置车架(I)上的托板(12)下端面抵触,且该第一轴套筒(31)内部与第一转轴(21)之间及第一轴套筒(31)内部与第二转轴(22)之间分别通过轴承(202)形成固定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3)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I)中的第二电机(331)、与第二电机(331)配合的第二减速器(332)以及安装第二减速器(332 )上的第一驱动杆(333 )和第二驱动杆(334),第一驱动杆(333 )和第二驱动杆(334)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01 ),第一轴套筒(31)和第二轴套筒(32)上分别设置有与该第一锥齿轮(301)配合的第二锥齿轮(302 ),该第一锥齿轮(301)与第二锥齿轮(302)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车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锥齿轮(302)通过螺栓(303)固定于所述偏心轮(34)的外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2)下端面对应所述偏心轮(3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成对装配的第一滚轮(121),该第一滚轮(121)通过一支撑座(122)安装于托板(12)下端面,且第一滚轮(121)的端面与所述偏心轮(34)的端面形成滚动式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隆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威特隆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