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Touch Screen Panel)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目前,触摸屏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电磁式、振波感应式以及受抑全内反射光学感应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摸屏以其独特的触控原理,凭借高灵敏度、长寿命、高透光率等优点,被业内追捧为新宠。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单片式(OGS,One Glass Solution)触控模组,是在基板上直接形成单层的触控导电膜及传感器,如图1a和图1b所示,OGS触控模组的具体结构主要包括:基板01,用于遮挡外围引线的遮蔽层02 (Black matrix,简称BM),具有交叉而置且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031和触控驱动电极032的触控电极层03,绝缘层04 (Overcoat,简称0C),用于将触控电极层03中的电极连接至IC芯片的外围引线05,以及保护外围引线05不受环境影响发生腐蚀和氧化问题的保护层06;其中,触控感应电极031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围引线、绝缘层、以及触控电极层;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交叉而置且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以及接线端子保护部;所述外围引线的一端具有与对应的触控感应电极或触控驱动电极电性相连的搭接部,另一端具有与所述接线端子保护部一一对应的接线端子部;所述绝缘层的图形与所述外围引线的搭接部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一开口区域,与所述外围引线的接线端子部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二开口区域;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图形在第一开口区域的位置覆盖与其电性相连的搭接部;所述接线端子保护部的图形在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位置覆盖对应的接线端子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围引线、绝缘层、以及触控电极层;其中, 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交叉而置且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以及接线端子保护部; 所述外围引线的一端具有与对应的触控感应电极或触控驱动电极电性相连的搭接部,另一端具有与所述接线端子保护部一一对应的接线端子部; 所述绝缘层的图形与所述外围引线的搭接部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一开口区域,与所述外围引线的接线端子部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二开口区域;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图形在第一开口区域的位置覆盖与其电性相连的搭接部; 所述接线端子保护部的图形在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位置覆盖对应的接线端子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沿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相互独立的触控驱动子电极;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中的各触控驱动子电极通过桥接线电性相连;或, 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沿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相互独立的触控感应子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各触控感应子电极通过桥接线电性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线与所述外围引线同层设置;或,所述桥接线位于所述外围引线所在膜层与所述基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桥接线的两端具有与对应的触控感应子电极或触控驱动子电极电性相连的连接部; 所述绝缘层的图形与所述桥接线的连接部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三开口区域; 所述触控感应子电极或所述触控驱动子电极的图形在第三开口区域的位置覆盖与其电性相连的连接部。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遮挡所述外围引线的遮蔽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位于所述外围引线与所述基板之间。7.—种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一端具有搭接部、另一端具有接线端子部的外围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谢涛峰,吴玲艳,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