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结构与制作方法及其应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结构与其制作方法及其应用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型化的触控结构与其制作方法及其应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科技的进步,各式显示装置不断推陈出新,其中搭载着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电子产品之中。传统外挂于显示模块之外(out-cell)的触控面板,一般包含单玻璃触控结构(OGS)、双玻璃触控结构(GG)与双薄膜触控结构(CoverGlass/SensorFilmX/SensorFilmY,GFF)三种主要类型,其具有可提供触控面板和显示模块多元的弹性组合选择的优点。但由于外挂式的触控面板需要采用较多的材料且包含复杂的堆叠层,因此整体结构较为厚重且不易薄化。以双玻璃触控结构为例,其使用一片玻璃作为外盖玻璃(coverglass),另一片玻璃作为感测玻璃(sensorglass),用来容纳形成于其表面上的感测电极。由于,外盖玻璃需高硬度故无法减薄,若对感测玻璃进行减薄,又会降低感测玻璃的机械强度,而导致其在制作工艺中容易破裂,不但使制作工艺难度增加也使良率大幅下降,相对垫高了制作工艺成本变高。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结构,包括:导电玻璃单元,其包括:玻璃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粗糙度,该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粗糙度,该第一粗糙度大于该第二粗糙度;以及第一图案化电极层,位于该第二表面上;以及导电膜单元,位于该导电玻璃单元的一侧,其包括:透光膜;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层,位于该透光膜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结构,包括:导电玻璃单元,其包括:玻璃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粗糙度,该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粗糙度,该第一粗糙度大于该第二粗糙度;以及第一图案化电极层,位于该第二表面上;以及导电膜单元,位于该导电玻璃单元的一侧,其包括:透光膜;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层,位于该透光膜片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中该第一粗糙度介于1.5纳米(nm)至300纳米之间,该第二粗糙度介于1纳米至5纳米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还包括一光学胶,位于该导电玻璃单元和该导电膜单元之间,其中该透光膜通过该光学胶贴合于该第一表面,且该第二图案化电极层位于该透光膜远离该第一表面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还包括一光学胶,位于该导电玻璃单元和该导电膜单元之间,其中该透光膜通过该光学胶贴合于该第二表面,且该第二图案化电极层位于该透光膜远离该第二表面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中透光膜是一各向同性膜(I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佩颖,叶圣修,卓宏升,乐瑞仁,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