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屏技术

技术编号:1569042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设有触控区及位于触控区边缘的走线区的基板,基板上设有位于所述触控区的金属桥及位于所述走线区的多条第一走线,所述基板上还形成有覆盖所述金属桥及第一走线的绝缘层,绝缘层上位于触控区位置设有数个第一过孔,且对应每一条第一走线的位置均设有第二过孔,绝缘层上形成有金属层,金属层包括位于触控区的多个感应电极、多个驱动电极,位于走线区位置的连接感应电极的第二走线及连接驱动电极的第三走线,第二走线与第三走线与第一走线位置一一对应,第二走线与第三走线均通过第二过孔连接与其对应的第一走线,数个感应电极通过数个第一过孔与金属桥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屏。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ouch scree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ouch panel, which comprises a touch area and go lin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the touch substrate edge of the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etal bridge located in the touch area and located in the region of the plurality of first line line, covering the insulating layer and a metal bridge wire is formed the substrate and the insulating layer is located in the position of the touch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through holes, and corresponding to each first line position are provided with second holes, a metal layer is formed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and the metal laye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ensing electrodes, a plurality of driving electrodes located in the touch area, located in the District line the position of the induction electrode second connected cable and connect the drive electrode third trace, second line and third trace one by one with the first line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walk second line and the third trace through the second through holes to connect the corresponding A plurality of inductive electrodes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etal bridge through a plurality of first through holes.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roduction method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屏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屏。
技术介绍
传统触摸屏的可视区面内电极为透明的导电等材质,四周走线区为金属材质,由于面内及周边导电材料是不同的材料,因此需要分开独立制作;而传统的基于MetalMesh工艺的单层导电层触摸屏,由于面内及周边走线均为同一金属层,因此通常需要制作两次金属层触控/驱动电极及金属桥;而周边走线只有一层金属导电层,周边走线的阻抗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小周边走线阻抗,有效降低了周边走线断裂风险的触控面板及制作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屏。本申请所述的触控面板包括设有触控区及位于触控区边缘的走线区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位于所述触控区的金属桥及位于所述走线区的多条第一走线,所述基板上还形成有覆盖所述金属桥及走线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位于触控区位置设有数个第一过孔,且对应每一条第一走线的位置均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位于触控区的多个感应电极、多个驱动电极,位于走线区位置的连接感应电极的第二走线及连接驱动电极的第三走线,所述第二走线与第三走线与第一走线位置一一对应,并且所述第二走线与第三走线均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走线,所述数个感应电极通过所述数个第一过孔与所述金属桥电连接。其中,所述绝缘层上沿着每一所述第一走线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数个所述第二过孔。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过孔位于与其对应的被所述驱动电极隔开的两个相邻的感应电极之间。其中,所述数个感应电极成矩阵排列,所述数个驱动电极成矩阵排列,并且所述数个感应电极与数个驱动电极交叉绝缘分布。本申请所述的触控面板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的触控区形成金属桥的同时在基板的走线区形成数条第一走线;形成覆盖所述金属桥及所述第一走线的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相对所述触控区的位置形成数个第一过孔,相对每一所述第一走线的位置形成第二过孔;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数个感应电极、数个驱动电极、对应第一走线位置的第二走线及第三走线,并且使所述感应电极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过孔与所述金属桥连接;第二走线与第三走线通过第二过孔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走线连接。其中,所述绝缘层上沿着每一所述第一走线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数个所述第二过孔。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过孔形成于与其对应的被所述驱动电极隔开的两个相邻的感应电极之间。其中,所述步骤在基板的触控区形成金属桥的同时在基板的走线区形成第一走线包括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金属线层,图案化第一金属层形成所述金属桥及所述第一走线。其中,所述步骤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数个感应电极、数个驱动电极、对应第一走线位置的第二走线及第三走线包括,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金属层,图案化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所述感应电极、驱动电极、第二走线及第三走线,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感应电极的第二金属层部分充满第一过孔与金属桥连接,形成第二走线及第三走线的第二金属层部分充满第二过孔与第一走线连接。本申请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模组,还包括以上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层叠于所述显示屏模组上。本申请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所述走线区的走线层设置有由绝缘层隔绝的两层金属走线并通过过孔连接,有利于减小周边走线区走线的阻抗,同时位于绝缘层下方的走线由于绝缘层的保护,有效降低了该层走线断裂等问题的风险,进而提高产品可靠性。附图说明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制作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请参阅图1与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用于触控具有触控显示屏的设备。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设有触控区11及位于触控区11边缘的走线区12的基板10。所述基板10上设有位于所述触控区11的金属桥13及位于所述走线区12的多条第一走线14,所述基板10上还形成有覆盖所述金属桥13及第一走线14的绝缘层15,所述绝缘层15上位于触控区11位置设有数个第一过孔151,且对应每一条第一走线14的位置均设有第二过孔152。所述绝缘层15上形成有金属层(图未标),所述金属层包括位于触控区11的多个感应电极17、多个驱动电极18,位于走线区12位置的连接感应电极17的第二走线19及连接驱动电极18的第三走线20,所述第二走线19与第三走线20与第一走线14位置一一对应,并且所述第二走线19与第三走线20均通过所述第二过孔152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走线14,所述数个感应电极17通过所述数个第一过孔151与所述金属桥1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数个感应电极17成矩阵排列,可以认为沿着X轴方向多行设置。所述数个驱动电极18成矩阵排列,可以认为是沿着Y轴方向多行设置,并且所述数个感应电极17与数个驱动电极18交叉绝缘分布。沿着X轴方向每一行感应电极17通过第一过孔151连接,并且每一行感应电极连接有一条所述第二走线19。沿着Y轴方向每一行驱动电极18连接有一条所述第三走线20。也就是说,所述数条第一走线的数量与第二走线及第三走线的总和数量相同,并且感应电极的行数与所述第二走线数量相同。每一所述第一过孔151位于与其对应的被所述驱动电极18隔开的两个相邻的感应电极17之间,也就是,所述绝缘层15上的第一过孔151沿着X轴方向每两个感应电极17之间被驱动电极18隔开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过孔151,可以理解为感应电极17与驱动电极交叉位置。所述感应电极17通过第一过孔151与所述金属桥13连接,实现沿着X轴方向同一行的数个感应电极17之间的电连接。所述感应电极17与所述第一过孔151连接位置可以是平面,也就是说所述感应电极17的外部表面为完整的平面。或者所述感应电极17与所述第一过孔151连接位置为向所述过孔方向形成凹部,只要可以使感应电极17与金属桥13连接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15上沿着每一所述第一走线14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数个所述第二过孔152。也就是说每一条第一走线14上可以设置多个间隔的第二过孔152,每一条第二走线19通过第二过孔152与其对应的第一走线14连接。每一条第三走线20通过第二过孔152与其对应的第一走线14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走线19与其对应的第一走线14上下层叠设置,所述第三走线20与其对应的第一走线14上下层叠设置,中间通过绝缘层隔离保护并通过过孔相互电连接,即使走线区的走线为双层结构,有减小的走线区内第二走线19与第三走线20的阻抗,同时位于绝缘层15下方的第一走线14由于绝缘层15的保护,有效降低了该层走线断裂等问题的风险,进而提高产品可靠性。其中,所述第一走线用于将各个电极电连接至主控板。请一并参阅图1、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在基10的触控区11形成金属桥13的同时在基板10的走线区12形成数条第一走线14。主要包括在所述基板10上形成第一金属线层,图案化第一金属层形成所述金属桥13及所述第一走线14。步骤S2,形成覆盖所述金属桥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屏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设有触控区及位于触控区边缘的走线区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位于所述触控区的金属桥及位于所述走线区的多条第一走线,所述基板上还形成有覆盖所述金属桥及第一走线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位于触控区位置设有数个第一过孔,且对应每一条第一走线的位置均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位于触控区的多个感应电极、多个驱动电极,位于走线区位置的连接感应电极的第二走线及连接驱动电极的第三走线,所述第二走线与第三走线与第一走线位置一一对应,并且所述第二走线与第三走线均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走线,所述数个感应电极通过所述数个第一过孔与所述金属桥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设有触控区及位于触控区边缘的走线区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位于所述触控区的金属桥及位于所述走线区的多条第一走线,所述基板上还形成有覆盖所述金属桥及第一走线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位于触控区位置设有数个第一过孔,且对应每一条第一走线的位置均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位于触控区的多个感应电极、多个驱动电极,位于走线区位置的连接感应电极的第二走线及连接驱动电极的第三走线,所述第二走线与第三走线与第一走线位置一一对应,并且所述第二走线与第三走线均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走线,所述数个感应电极通过所述数个第一过孔与所述金属桥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上沿着每一所述第一走线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数个所述第二过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过孔位于与其对应的被所述驱动电极隔开的两个相邻的感应电极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感应电极成矩阵排列,所述数个驱动电极成矩阵排列,并且所述数个感应电极与数个驱动电极交叉绝缘分布。5.一种触控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的触控区形成金属桥的同时在基板的走线区形成数条第一走线;形成覆盖所述金属桥及所述第一走线的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相对所述触控区的位置形成数个第一过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