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触控屏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9097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触控屏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具有压力触控屏的显示装置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导致装配作业困难,组装良率低的问题。所述压力触控屏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的入光侧设置有压力感应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感应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柔性隔垫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触控层粘接,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所述柔性隔垫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硬度。所述压力触控屏应用于显示装置,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装配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力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触控屏因具有易操作性、直观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已经成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的主要人机交互手段。触控屏根据不同的触控原理可分为电阻触控屏、电容触控屏、红外触控屏和表面波(ASW,SurfaceAcousticWave)触控屏这四种主要类型。其中,电容触控屏具有多点触控的功能,反应时间快,使用寿命长,透过率较高,因此用户使用体验优越的电容触控屏逐渐成为触控交互的主要技术。电容式压力感应触控屏检测触控压力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显示模组的背面增加压力检测电极,通过检测压力检测电极与金属中框之间的空隙形变引起的电容值变化来检测触控压力的大小;另一种是在触控屏下层的ITO(氧化铟锡)层的边缘增加压力检测电极,检测压力监测电极与金属中框之间的电容值大小来检测触控压力的大小。但是,上述两种检测触控压力的方式中,检测精度与稳定性受应用该种触控屏的显示装置的装配公差的影响较大,因此对于应用该种触控屏的显示装置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导致装配作业困难,组装良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触控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压力触控屏的显示装置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导致装配作业困难,组装良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触控屏,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的入光侧设置有压力感应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感应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柔性隔垫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触控层粘接,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所述柔性隔垫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硬度。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柔性隔垫层分别由透明材质制成。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膜,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上设置有第二导电膜,所述第一基体的硬度小于所述玻璃基体的硬度。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感应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压力触控屏的可视区域。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膜和所述第二导电膜由银浆、导电碳浆或氧化铟锡制成。较佳地,所述柔性隔垫层包括光学透明胶黏剂或者水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膜和所述第二导电膜均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各所述触控电极均与柔性引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分别通过所述柔性引线与柔性电路板连接。可选地,所述触控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填充有光学透明胶黏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压力触控屏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压力触控屏在检测触控压力的过程中,触控压力经由触控层依次传至第一电极层、柔性隔垫层和第二电极层,由于第一电极层的硬度小于第二电极层的硬度,因此第一电极层的形变量大于第二电极层的形变量,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容值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该电容值变化的大小来判断触控压力的大小。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触控屏中,压力感应检测装置粘接于触控层的入光侧,具体地,第一电极层与触控层粘接,实现了压力感应检测装置与触控层的一体化设置,因此当压力触控屏装配完成后,压力触控屏就可以完成触控压力的检测过程,无需中框配合。当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触控屏应用于显示装置时,对于压力触控屏与中框之间、或者显示模组与中框之间的装配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从而减小了装配作业难度,提高了组装良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压力触控屏的显示装置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导致装配作业困难,组装良率低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压力触控屏。所述显示装置与上述压力触控屏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屏的截面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屏的截面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屏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触控层;21-第一电极层;22-第二电极层;23-柔性隔垫层;24-柔性引线;25-触控电极;3-柔性电路板;4-盖板;5-彩色滤光片;6-其他功能层;61-黏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屏,包括:触控层1和压力感应检测装置,压力感应检测装置设置于触控层1的入光侧,触控层1的入光侧设置有压力感应检测装置,压力感应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和柔性隔垫层23,第一电极层21与触控层1粘接,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相对设置,柔性隔垫层23位于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第一电极层21的硬度小于第二电极层22的硬度,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由于中间隔有柔性隔垫层23,因此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形成一个电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力触控屏在检测触控压力的过程中,如图2所示,触控压力经由触控层1依次传至第一电极层21、柔性隔垫层23和第二电极层22,由于第一电极层21的硬度小于第二电极层22的硬度,因此第一电极层21的形变量大于第二电极层22的形变量,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层21与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容值发生变化,由于第一电极层21的形变量大于第二电极层22的形变量,因此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距离变小,电容变大,通过检测该电容值变化的大小来判断触控压力的大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屏中,压力感应检测装置粘接于触控层1的入光侧,具体地,第一电极层21与触控层1粘接,实现了压力感应检测装置与触控层1的一体化设置,因此当压力触控屏装配完成后,压力触控屏就可以完成触控压力的检测过程,无需中框配合。当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屏应用于显示装置时,对于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力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的入光侧设置有压力感应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感应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柔性隔垫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触控层粘接,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所述柔性隔垫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硬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的入光侧设置有压力感应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感应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柔性隔垫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触控层粘接,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所述柔性隔垫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硬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柔性隔垫层分别由透明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膜,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上设置有第二导电膜,所述第一基体的硬度小于所述玻璃基体的硬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触控屏,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群飞饶桥兵刘扣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