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光取出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OLED(英文全称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意思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简称0LED)具有主动发光、视角广、重量轻、温度适应范围广、面积大、全固化、柔性化,功耗低、响应速度快以及制造成本低等众多优点,在显示与照明领域有着重要应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现有技术中,一般选择透明玻璃作为OLED器件的基板,玻璃的折射率通常为1.55左右,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的折射率一般为1.7左右,ITO层的折射率一般为1.8左右。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通电后发出的光,经过ITO层进入玻璃、再经过玻璃进入空气时,即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时,会存在全反射现象,导致大部分光线局限在OLED器件中,致使OLED的光输出效率大大降低,其中约40%的光会因为ITO/有机层波导模式损失,约10%的光会被SP模式(surface plasma)损失,30%的光会局限在(衬底)模式中损失,只有约20%的光能从玻璃基板外侧传播出来。因此,大约80%的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透明衬底、设置于透明衬底一面且依次叠设的第一电极、有机功能层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衬底另一面的光耦合薄膜层;所述光耦合薄膜层设置有层体以及设置于层体表面的图案化层;或者所述光耦合薄膜层设置有层体以及分布于层体内部或者层体表面的微孔;或者所述光耦合薄膜层设置有层体、分布于层体内部或者层体表面的微孔以及设置于层体表面的图案化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透明衬底、设置于透明衬底一面且依次叠设的第一电极、有机功能层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衬底另一面的光耦合薄膜层; 所述光耦合薄膜层设置有层体以及设置于层体表面的图案化层;或者所述光耦合薄膜层设置有层体以及分布于层体内部或者层体表面的微孔;或者所述光耦合薄膜层设置有层体、分布于层体内部或者层体表面的微孔以及设置于层体表面的图案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薄膜层可见光透过率大于60%,折射率大于1.6,所述光耦合薄膜层厚度为f 100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体为透明层体,所述层体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亚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环氧树脂、聚碳酸酯、尼龙、丙烯睛一苯乙烯共聚物、透明聚丙烯、透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树脂或者聚乙烯亚胺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层设置为规则的微透镜阵列或者设置为不规则的凹凸图案,所述图案化层的占空比大于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层设置为密集图案型薄膜,所述图案化层的占空比为0.25-0.5,且每个单体的最大直径范围为1-500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最大直径范围为广200微米,所述层体表面微孔的占空比大于0.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薄膜层设置为密集微孔型薄膜,所述光耦合薄膜层表面微孔的占空比为0.25-0.5,且每个微孔最大直径范围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华,刘佰全,李洪濛,许志平,王磊,宁洪龙,彭俊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