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990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包括阴极、预留阴极引线和阴极引线,所述阴极上覆盖有绝缘层,绝缘层上设有至少一个阴极孔,阴极引线的一端通过阴极孔与阴极相连,另一端与预留阴极引线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布局结构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阴极引线与阴极呈层叠立体的结构,从而可以增加阴极引线宽度,降低在阴极引线上的压降;还可以节省面板侧面空间,实现窄边框设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PM-OLED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OLED技术被视为继LCD之后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由于其突出的性能优势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企业的重视,目前正处于技术快速发展、产业逐步启动的阶段;OLED具有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低压驱动、耗电量低、全固态结构、超轻薄、视角宽、可使用温度范围大等诸多优点,代表了目前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OLED器件根据它的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无源驱动PM-OLED和有源驱动AM-OLED,无源驱动PM-OLED主要采用行扫描方式工作,典型的PM-OLED由玻璃基板、ITO阳极、有机发光层与阴极等所组成,其中,ITO阳极与金属阴极将有机发光层夹在中间,当来自阳极的空穴与来自阴极的电子在有机发光层结合时产生激子,激子湮灭发出光子。目前PM-OLED的阴极引线是从阴极两侧引出,阴极引线与阴极呈平面引出的结构设计,为了边框不至于过大,阴极引线被设计得比较细,因为阴极引线越细,占用面积越少,但阴极引线越细,电阻就会越大,造成电压在阴极引线上的压降就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立体结构、边框窄、引线压降低的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包括阴极、预留阴极引线和阴极引线,所述预留阴极引线与阴极垂直,阴极上覆盖有绝缘层,绝缘层上对应每根阴极引线都开有一个阴极孔,阴极引线的一端通过阴极孔与对应的阴极相连,另一端与对应的预留阴极引线相连。优选地,所述阴极孔呈阶梯状分布,与每行阴极一一对应。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在阴极上生成绝缘层;步骤2、在绝缘层对应每行阴极的位置制作阴极孔;步骤3、在绝缘层上制作阴极引线,并使阴极引线的两端分别与阴极和基板上的预留阴极引线相连。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是在阴极上设有绝缘层,阴极引线通过绝缘层上的阴极孔引出,阴极引线与阴极呈层叠立体结构,从而可以增加阴极引线宽度,降低在阴极引线上的压降;还可以节省面板侧面空间,实现窄边框设计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阴极、预留阴极引线和阳极引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预留阴极引线、阳极引线和覆盖了阴极的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阴极;2、绝缘层;3、预留阴极引线;4、阴极孔;5、阳极引线;6、阴极引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包括阴极1、预留阴极引线3和阴极引线6,预留阴极引线3与阴极1垂直,阴极1上覆盖有绝缘层2,绝缘层2还覆盖了部分阳极引线5,绝缘层2上对应每根阴极引线6都开有一个阴极孔4,阴极孔4呈阶梯状分布,与每行阴极1一一对应;绝缘层2为低K材料,且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增大绝缘层2的厚度,较厚的低K材料绝缘层2可减少电容效应;阴极引线6的一端通过阴极孔4与对应的阴极1相连,另一端与对应的预留阴极引线3相连,阴极引线6与阴极1呈层叠立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的阴极引线6可以被设计得较宽。工作的时候,电流通过预留阴极引线3和阴极引线6流向阴极1,阴极引线6较大的横截面使线路上的压降更低,产品的能耗和发热也更小;PM-OLED产品生产的时候,阴极引线6与阴极1呈层叠立体结构,不会占用阴极1两侧的空间,使产品整体的边框更加的窄。本实施例所述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阴极1上生成绝缘层2,绝缘层覆盖了大部分面板背面;步骤2、在绝缘层2对应每行阴极1的位置制作阴极孔4,阴极孔4呈阶梯状分布;步骤3、在绝缘层2上制作阴极引线6,并使阴极引线6的两端分别与阴极1和基板上的预留阴极引线3相连。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包括阴极(1)、预留阴极引线(3)和阴极引线(6),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1)上覆盖有绝缘层(2),绝缘层(2)上设有至少一个阴极孔(4),阴极引线(6)的一端通过阴极孔(4)与阴极(1)相连,另一端与预留阴极引线(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包括阴极(1)、预留阴极引线(3)和阴极引线(6),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阴极引线(3)与阴极(1)垂直,阴极(1)上覆盖有绝缘层(2),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剑白陈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