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PM-OLED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OLED技术被视为继LCD之后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由于其突出的性能优势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企业的重视,目前正处于技术快速发展、产业逐步启动的阶段;OLED具有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低压驱动、耗电量低、全固态结构、超轻薄、视角宽、可使用温度范围大等诸多优点,代表了目前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OLED器件根据它的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无源驱动PM-OLED和有源驱动AM-OLED,无源驱动PM-OLED主要采用行扫描方式工作,典型的PM-OLED由玻璃基板、ITO阳极、有机发光层与阴极等所组成,其中,ITO阳极与金属阴极将有机发光层夹在中间,当来自阳极的空穴与来自阴极的电子在有机发光层结合时产生激子,激子湮灭发出光子。目前PM-OLED的阴极引线是从阴极两侧引出,阴极引线与阴极呈平面引出的结构设计,为了边框不至于过大,阴极引线被设计得比较细,因为阴极引线越细,占用面积越少,但阴极引线越细,电阻就会越大,造成电压在阴极引线上的压降就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立体结构、边框窄、引线压降低的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包括阴极、预留阴极引线和阴极引线,所述预留阴极引线与阴极垂直,阴极上覆盖有绝缘层,绝缘层上对应每根阴极引线都开有一个阴极孔,阴极引线的一端通过阴极孔与对应的阴极相连,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包括阴极(1)、预留阴极引线(3)和阴极引线(6),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1)上覆盖有绝缘层(2),绝缘层(2)上设有至少一个阴极孔(4),阴极引线(6)的一端通过阴极孔(4)与阴极(1)相连,另一端与预留阴极引线(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M-OLED阴极引线布局结构,包括阴极(1)、预留阴极引线(3)和阴极引线(6),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阴极引线(3)与阴极(1)垂直,阴极(1)上覆盖有绝缘层(2),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剑白,陈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