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609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化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强化玻璃片的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包括一钢化炉和多条加热管,多条加热管分布在钢化炉内部,钢化炉分为上层部位,中层部位和下层部位,上层部位靠近钢化炉入口处,下层部位位于钢化炉底部,上层部位、中层部位及下层部位的加热管形状均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具有加热合理,玻璃片强化良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化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强化玻璃片的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步入21世纪以来,电子产品逐渐崛起,特别是手机产品和平板电脑设备已成为人手必备的产品之一。这些设备上的玻璃屏幕属于易碎产品,如果在强度上无法实现耐用,高强度的话,将极大的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拖慢产品的市场拓展步伐。所以,玻璃屏幕的强度设计成为电子产品的一大难题。现今许多生产厂家为了加强玻璃的硬度和韧性,都需要对玻璃进行钢化处理,通过加入化学钢化液并在炉内进行高温强化后,玻璃的各种性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采用化学钢化炉进行强化处理成为玻璃生产厂家必备的一道加工工艺。但是,目前作业中的玻璃片都是放在化学钢化炉里进行强化处理。现有技术的化学钢化炉,将加热管设置在钢化炉内部,通电后加热管对钢化炉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由于加热管是一段式设计,加热管的各处的功率都一样,这样在钢化炉里加热的液体各处的温度也都一样。将常温的玻璃片直接放进该钢化炉内时,瞬间的温度变化极易使玻璃片爆裂,造成生产时的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化学钢化炉的加热温度设置不合理,玻璃片加工次品率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合理,玻璃片强化良率高的新型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包括一钢化炉和多条加热管,多条加热管分布在钢化炉内部,钢化炉分为上层部位,中层部位和下层部位,上层部位靠近钢化炉入口处,下层部位位于钢化炉底部,上层部位、中层部位及下层部位的加热管形状均不相同。优选地,钢化炉上层部位的内壁上设置有上层加热管,上层加热管的形状为直线。优选地,钢化炉为一方形炉,上层加热管为四条平行设置的加热管,钢化炉上层部位每一个面的内壁设置一上层加热管。优选地,钢化炉中层部位的内壁上设置有中层加热管,中层加热管的形状为回环状。优选地,钢化炉为一方形炉,中层加热管的数量为四条,钢化炉中层部位每一个面的内壁设置一中层加热管。优选地,钢化炉下层部位的内壁上设置有下层加热管,下层加热管的形状为波浪形状。优选地,钢化炉为一方形炉,下层加热管的数量为四条,钢化炉下层部位每一个面的内壁设置一下层加热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化学钢化炉内的加热管分三层设置,每层的加热管上的功率不同,分布在每层的玻璃强化液的温度也不同,钢化炉内的玻璃强化液的温度由上往下逐层递增。钢化炉在使用状态下,会针对其上层,中层,下层分别形成不同的温度加热区,以便在玻璃片进入至该钢化炉内后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不同位置给予不同的加热温度,达到逐层加热,逐层强化的效果。 当玻璃片从上往下放置时,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从温度低的区域逐渐往温度高的地方移动。同样,取出玻璃片时,玻璃片从温度高的区域慢慢向温度低的区域移动,也有一个缓冲的过程。这样不会因为温度的瞬间增高或者降低导致玻璃片破裂,增大了玻璃片加工的良品率。上层加热管的功率为1.5kw至2.5kw,中层加热管的功率为3.5kw至4.5kw,下层加热管的功率为5.5kw-6.5kw,这样的三种功率对三层位置上的强化液进行加热,可以支撑三工位交错钢化,减少了预热和退热炉。避免了玻璃周转温差产生玻璃爆裂,同时减少了化学钢化炉的数量和占地面积,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钢化炉为一方形炉,所以在上层、中层和底层分别设置四个与其对应加热管,如此一来,在钢化炉的每一边均有一个加热管对该区域进行加热,使得最终钢化炉内的强化液可以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不一造成的玻璃片强化不佳,降低产品良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的俯瞰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附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10包括一方形的钢化炉101,钢化炉101内设置多个电加热管103,该多个加热管103的加热功率不尽相同,且其在钢化炉101内的形状与位置设置也会随着钢化炉101内的高度不同而不同。在强化时,钢化炉101内灌注一定量的强化液,强化液借助加热管103进行升温以强化放入的玻璃片。钢化炉101按照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上层1011,中层1013和下层1013,靠近炉口的位置为上层1011,靠近炉低的位置为下层1015,上层1011和下层1015中间为中层1013。上层1011部位设置有四条上层加热管1031,分别分布在方形钢化炉101上层的每个面上,每个上层加热管1031的加热功率为0.1-0.4KW,四条上层加热管1031呈直线形状且平行放置在钢化炉101上层1011部位的每一面上,固定在钢化炉101的上层1011内壁部位。中层1013部位设置有四条中层加热管1033,每个中层加热管1033的加热功率为0.5-1.4KW,四条中层加热管1033呈回环状放置在钢化炉101的中层1013内壁部位,中层1013每一面上分别设置一中层加热管1033。该回环刚好位于中层1013位置,主要依靠中层加热管1033回环处进行加热。由于中层加热管1033为回环状且加热功率大于上层加热管1031,所以其加热面积比上层加热管1031的加热面积要大,加热温度及加热速度比上层加热管1031要快。下层1015部位设置有四条下层加热管1035,每个下层加热管1035的加热功率为1.5-2KW,四条下层加热管1035放置在钢化炉101的下层1015内壁部位,下层1015每一面上分别设置一下层加热管1035。四条下层加热管1035的形状为多条回环叠加形成的波浪形,该多条回环的波浪形刚好位于下层1015位置,主要依靠下层加热管1035的多条回环的波浪形处进行加热。由于下层加热管1035为多条回环的波浪形状且加热功率大于中层加热管1033,所以其加热面积比中层加热管1033的加热面积要大,加热温度及加热速度比中层加热管1033要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化学钢化炉10内的加热管分三层设置,每层的加热管103上的功率不同,分布在每层的玻璃强化液的温度也不同,钢化炉101内的玻璃强化液的温度由上往下逐层递增。钢化炉101在使用状态下,会针对其上层1011,中层1013,下层1015分别形成不同的温度加热区,以便在玻璃片进入至该钢化炉101内后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不同位置给予不同的加热温度,达到逐层加热,逐层强化的效果。当玻璃片从上往下放置时,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从温度低的区域逐渐往温度高的地方移动。同样,取出玻璃片时,玻璃片从温度高的区域慢慢向温度低的区域移动,也有一个缓冲的过程。这样不会因为温度的瞬间增高或者降低导致玻璃片破裂,增大了玻璃片加工的良品率。上层加热管1031的功率为1.5kw至2.5kw,中层加热管1033的功率为3.5kw至4.5kw,下层加热管1035的功率为5.5kw-6.5kw,这样的三种功率对三层位置上的强化液进行加热,可以支撑三工位交错钢化,减少了预热和退热炉。避免了玻璃周转温差产生玻璃爆裂,同时减少了化学钢化炉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包括一钢化炉和多条加热管,多条加热管分布在钢化炉内部,其特征在于:钢化炉分为上层部位,中层部位和下层部位,上层部位靠近钢化炉入口处,下层部位位于钢化炉底部,上层部位、中层部位及下层部位的加热管形状均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包括一钢化炉和多条加热管,多条加热管分布在钢化炉内部,其特征在于:钢化炉分为上层部位,中层部位和下层部位,上层部位靠近钢化炉入口处,下层部位位于钢化炉底部,上层部位、中层部位及下层部位的加热管形状均不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钢化炉上层部位的内壁上设置有上层加热管,上层加热管的形状为直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钢化炉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钢化炉为一方形炉,上层加热管为四条平行设置的加热管,钢化炉上层部位每一个面的内壁设置一上层加热管。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伍张云强
申请(专利权)人:凯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