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SO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478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SO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其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粘片板,粘片板向上延伸出单引脚,粘片板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串联模式时,第一芯片设于第一侧脚上,第二芯片设于粘片板上靠近第二侧脚的位置处,第一芯片通过焊丝与粘片板电连接,第二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电连接;共阴极模式时,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分别设于粘片板上的左右位置处,第一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一侧脚电连接,第二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电连接;共阳极模式时,第一芯片设于第一侧脚上,第二芯片设于第二侧脚上,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均通过焊丝与粘片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封装体积,提高电路板利用率,减少封装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S0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半导体器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尤其是用于S0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贴片(SMT) 二极管具有多种封装方式,其中,S0T23半导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封装,其应用范围很广,例如应用于放大电路时,作电压或电流放大之用途;应用于振荡电路时,作调制、解调或自激振荡之用途;应用于开关电路中时,作闸流、限流或开关管之用途等等,是一种重要的封装型式。常见的S0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应用模式,一般有三种,如图1所示的串联模式,如图2所示的共阴极模式,以及如图3所示的共阳极模式,上述各种应用模式的双二极管的封装结构,一般都是将两粒二极管芯片分别分装,常常导致S0T23半导体的封装体积太大,增大了两粒二极管的封装成本,降低了电路板的利用率,给生产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S0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将两粒二极管芯片封装至一粒S0T23元器件中,降低S0T23半导体的封装体积,减少二极管的封装成本,同时提高了电路板的利用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用于S0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粘片板,粘片板向上延伸出单引脚,粘片板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串联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设于第一侧脚上,所述第二芯片设于粘片板上靠近第二侧脚的位置处,第一芯片通过焊丝与粘片板电连接,第二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电连接;共阴极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分别设于粘片板上的左右位置处,第一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一侧脚电连接,第二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电连接;共阳极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设于第一侧脚上,所述第二芯片设于第二侧脚上,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均通过焊丝与粘片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的外侧(远离粘片板的方向)均开设有凹槽。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是半圆形凹槽。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结构相同。该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的结构使塑封料在固化后增强框架的结合力,进而实现稳定的作用。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通过芯片集成将两粒二极管芯片封装至一粒S0T23兀器件中,可以节省封装体积,有效提闻电路板的利用率,有效的减少两粒二极管的封装成本,并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的独特设计的结构,使塑封料在固化后增强框架的结合力,进而实现稳定的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二极管封装结构的串联模式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双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共阴极模式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双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共阳极模式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S0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串联模式时内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S0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串联模式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S0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共阴极模式内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S0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共阴极模式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S0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共阳极模式内部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S0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共阳极模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4-图 9,本技术的一种用于S0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第一芯片11、第二芯片12和粘片板13,粘片板13向上延伸出单引脚14,粘片板13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脚15和第二侧脚16。具体的,参照图4和图5,串联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11设于第一侧脚15上,所述第二芯片12设于粘片板13上靠近第二侧脚16的位置处,第一芯片11通过焊丝与粘片板13电连接,第二芯片12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16电连接。参照图6和图7,共阴极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11和第二芯片12分别设于粘片板13上的左右位置处,第一芯片11通过焊丝与第一侧脚15电连接,第二芯片12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16电连接。参照图8和图9,共阳极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11设于第一侧脚15上,所述第二芯片12设于第二侧脚16上,第一芯片11和第二芯片12均通过焊丝与粘片板13电连接。另外,所述第一侧脚15和第二侧脚16的外侧(远离粘片板13的方向)均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可以是半圆形凹槽、梯形凹槽、长方形凹槽,或者其他形状,优选的,该凹槽深度不小于0.1mm,形状优选选择半圆形凹槽。同时,所述第一侧脚15和第二侧脚16结构相同。该第一侧脚15和第二侧脚16的结构使塑封料在固化后增强框架的结合力,进而实现稳定的作用。更改后的S0T23封装双二极管,通过芯片集成将两粒二极管芯片封装至一粒S0T23兀器件中,可以节省封装体积,有效提闻电路板的利用率,有效的减少两粒二极管的封装成本,并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SO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粘片板,粘片板向上延伸出单引脚,粘片板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串联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设于第一侧脚上,所述第二芯片设于粘片板上靠近第二侧脚的位置处,第一芯片通过焊丝与粘片板电连接,第二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电连接;共阴极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分别设于粘片板上的左右位置处,第一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一侧脚电连接,第二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电连接;共阳极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设于第一侧脚上,所述第二芯片设于第二侧脚上,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均通过焊丝与粘片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S0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粘片板,粘片板向上延伸出单引脚,粘片板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 串联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设于第一侧脚上,所述第二芯片设于粘片板上靠近第二侧脚的位置处,第一芯片通过焊丝与粘片板电连接,第二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电连接; 共阴极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分别设于粘片板上的左右位置处,第一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一侧脚电连接,第二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朱仕镇韩壮勇郑天凤朱文锋任书克刘志华曹丙平王鹏飞周贝贝张团结朱海涛吕小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联盛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