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前照灯支架安装结构,包括头罩和大灯,大灯装在头罩内并通过螺栓连接,大灯的背面的两侧对称设有头罩左支架和头罩右支架,头罩左支架和头罩右支架之间安装有前照灯支架,头罩左支架和头罩右支架上分别设有前照灯支架安装孔,前照灯支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和连接在左、右支架、之间的连接梁,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下板上分别设有安装过孔,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竖向板的背面设有连接耳板,连接耳板通过螺栓与头罩左支架和头罩右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实施,减少安装工时、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化,降低制造成本50%;同时由于整个前灯罩部件结构简易,提高了内置空间,有利于电器元件的布局。(*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前照灯支架安装结构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前照灯支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头罩左右支撑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体成型的头罩6、头罩下支撑架7、前大灯8,前头罩左支撑和前头罩右支撑9、10。一体成型的头罩6装在头罩下支撑架7上,前大灯8装在一体成型的头罩6内,头罩左支撑和头罩右支撑9、10分别装在头罩下支撑架7上。这样,安装的零件多,头罩左支撑和头罩右支撑9、10上还分别有一个装配点11需要与一体成型的头罩6内的安装孔相连,装配不方便。另外,现有的头罩6为一体成型,不方便满足不同的地方配不同的颜色的需求。最后,现有的头罩左右支撑架分别安装在摩托车前减震轴管上,头罩左右支撑架分开,可能会出现绕减震轴管旋转的现象,头罩左右支撑架与头罩支撑架7安装困难,安装不可靠。总之,现有的安装方式,零部件多,成本高、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零部件少,安装方便的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前照灯支架安装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前照灯支架安装结构,包括头罩(I)和大灯(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2)装在头罩(I)内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大灯(2)的背面的两侧对称设有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之间安装有前照灯支架(3),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上分别设有前照灯支架安装孔(a),所述前照灯支架(3)包括左支架(3a)、右支架(3b)和连接在左、右支架(3a、3b)之间的连接梁(3c),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均为由上、下板和竖向板组成的框型,它们的上、下板上分别设有安装过孔(b),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的竖向板的背面设有连接耳板(3d),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的连接耳板(3d)分别通过螺栓与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大灯通过螺栓安装在头罩内,将头罩左支架和右支架安装在大灯的背面,将前照灯支架安装在头罩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这样一方面与现有的安装结构相比,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其次头罩左支架和头罩右支架安装到大灯的背面,不用再到头罩内安装,安装更方便。再者,前照灯支架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之前是分开的,现在我们通过连接梁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在装配时,可以整体套在前减震的两根轴管上,装配方便,且不会出现绕轴转动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头罩(I)包括头罩本体(la)、左侧板(Ib)和右侧板(Id),所述左侧板(Ib)和右侧板(Id)均通过扣合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头罩本体(Ia)内。将左侧板、右侧板和头罩本体分开设置,这样,可以在左侧板、右侧板和头罩本体上配上不同的颜色,满足不同用户配色的需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灯(2)的顶端设有两个安装支耳(2a),所述大灯(2)的下端中部设有一个安装支耳(2a),在安装支耳(2a)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头罩(I)上对应设有三个安装板(lc),所述大灯(2)的安装支耳(2a)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头罩(I)内的安装板(Ic)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照灯支架(3)的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之前设有两根连接梁(3c),两根连接梁(3c)分别位于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其中位于下端的连接梁(3c)为弯梁。这样,一方面在装配时不会转动,另一方面,弯梁有一定的让性,便于安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均呈π形,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的两个支腿通过螺栓安装在大灯(2)的背面,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的竖向板上分别设有两个前照灯支架安装孔(a),所述前照灯支架(3)的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的背面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耳板(3d),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上的两个连接耳板(3d)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上。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实施,减少安装工时、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化,降低制造成本50%;同时由于整个前灯罩部件结构简易,提高了内置空间,有利于电器兀件的布局。【附图说明】图1为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图;图4为大灯的后侧视图;图5为头罩的后侧视图;图6为大灯和头罩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图8为图6中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中的前后左右等方位词仅表示图中的相对位置,不代表产品绝对位置。如图2-图8所示,本技术的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前照灯支架安装结构主要由头罩1、大灯2、前照灯支架3、头罩左支架4、头罩右支架5、上连接板12和仪表13等部件组成。所述大灯2装在头罩I内,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装在大灯2背面的两侧,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之间装有前照灯支架3,所述上连接板12装在前灯罩支架3的上端,所述仪表13的两个安装耳片伸入上连接板12下,并通过螺栓安装在上连接板12上,所述仪表13位于头罩I的背面,大灯2的上方。所述上连接板12和仪表13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对它们的结构做赘述。具体的说:所述头罩I包括头罩本体Ia和左侧板、右侧板Id,所述头罩本体I和左侧板、右侧板Id上均设有扣合件,所述左侧板lb、右侧板Id均通过扣合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头罩本体Ia内。头罩本体Ia和左侧板、右侧板Id分别配上不同的颜色,以满足不同用户配色需求。所述大灯2上本身设有灯罩,这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大灯2的灯罩顶端设有两个安装支耳2a,所述大灯2的下端中部设有一个安装支耳2a,在安装支耳2a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头罩I上对应设有三个安装板lc,所述大灯2的安装支耳2a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头罩I内的安装板Ic上。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均呈形,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的两个支腿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大灯2的背面的两侧,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的竖向板上分别设有一上一下两个前照灯支架安装孔a,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的竖向板上均设有加强筋。所述前照灯支架3由左支架3a、右支架3b和连接在左、右支架3a、3b之间的两根连接梁3c构成矩形,两根连接梁3c分别位于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其中位于下端的连接梁3c为弯梁。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均为由上、下板和竖向板组成的框型,它们的上、下板上分别设有安装过孔b,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的竖向板的背面均设有一上一下两个连接耳板3d,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的连接耳板3d分别通过螺栓与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连接。所述上连接板12位于前照灯支架3上端,并且所述上连接板12上的两个通孔的中心线分别与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上板的安装过孔b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前照灯支架安装结构,包括头罩(1)和大灯(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2)装在头罩(1)内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大灯(2)的背面的两侧对称设有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之间安装有前照灯支架(3),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上分别设有前照灯支架安装孔(a),所述前照灯支架(3)包括左支架(3a)、右支架(3b)和连接在左、右支架(3a、3b)之间的连接梁(3c),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均为由上、下板和竖向板组成的框型,它们的上、下板上分别设有安装过孔(b),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的竖向板的背面分别设有连接耳板(3d),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的连接耳板(3d)分别通过螺栓与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前照灯支架安装结构,包括头罩(I)和大灯(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2)装在头罩(I)内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大灯(2)的背面的两侧对称设有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之间安装有前照灯支架(3),所述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上分别设有前照灯支架安装孔(a),所述前照灯支架(3)包括左支架(3a)、右支架(3b)和连接在左、右支架(3a、3b)之间的连接梁(3c),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均为由上、下板和竖向板组成的框型,它们的上、下板上分别设有安装过孔(b),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的竖向板的背面分别设有连接耳板(3d),所述左支架(3a)和右支架(3b)的连接耳板(3d)分别通过螺栓与头罩左支架(4)和头罩右支架(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前照灯支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I)包括头罩本体(la)、左侧板(Ib)和右侧板(ld),所述左侧板(Ib)和右侧板(Id)均通过扣合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头罩本体(Ia)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前照灯支架安装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阳国,陈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