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置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596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置磁芯,绕线柱为底面为圆角矩形的立柱,侧板为L型结构,绕线柱位于底板中部且其长宽方向与底板的长宽方向一致,两个侧板位于底板宽度方向两侧,绕线柱宽度方向的两端至两个侧板的长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绕线柱长度,绕线柱长度方向一侧至底板长度方向的A侧之间的距离L2等于D1,绕线柱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至底板长度方向与A侧相对的B侧之间的距离D3小于D2侧板的L型结构的内侧面圆滑过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偏置磁芯,磁芯结构布局合理,有效工作面积大、解决绕线柱根部线圈磁感线发散的问题,提高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路板,应用上述偏置磁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置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芯
,尤其涉及一种偏置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
技术介绍
磁芯是由各种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现有技术中,铁氧体磁芯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线圈和变压器中。例如,锰锌铁氧体和镍锌铁氧体是典型的磁芯体材料,其中,锰锌铁氧体具有高磁导率和高磁通密度的特点,在低于IMHz的频率时具有较低损耗的特性,镍锌铁氧体具有极高的阻抗率、不到几百的低磁导率等特性,以及在高于IMHz的频率产生较低损耗等。磁芯的材料和结构是影响磁芯性能的重要因素。常规的铁氧体磁芯,磁芯有效工作面积小,不易绕制线圈、磁屏蔽亦较差等缺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磁芯,该磁芯应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可靠性高、有效工作空间大、易绕制线圈、具有良好的磁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偏置磁芯,磁芯的结构布局合理,有效工作空间大、易绕制线圈,同时提高了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偏置磁芯,包括:绕线柱、两个侧板和底板;绕线柱为底面为圆角矩形的立柱,侧板为由长板和短板构成的L型结构,底板形状为矩形,绕线柱位于底板中部且其长宽方向与底板的长宽方向一致,两个侧板位于底板宽度方向两侧且与底板垂直,侧板的长板的方向与底板宽度方向一致,两个侧板的短板均位于底板长度方向的A侧,绕线柱宽度方向的两端至两个侧板的长板之间的距离Dl小于绕线柱的长度,绕线柱长度方向一侧至底板的长度方向的A侧之间的距离L2等于Dl,绕线柱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至底板长度方向与A侧相对的B侧之间的距离D3小于D2,侧板的L型结构的内侧面圆滑过渡,并且L型结构的内侧面与短板位于底板A侧的外侧面相交,侧板的长板长度与底板的宽度相等。优选地,底板的底部的棱设有倒角。优选地,D3为 D2 的 0.15-0.25 倍。优选地,底板顶面上位于B侧的棱设有倒角。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偏置磁芯中,绕线柱为底面为圆角矩形的立柱,侧板为L型结构,绕线柱位于底板中部且其长宽方向与底板的长宽方向一致,两个侧板位于底板宽度方向两侧且与底板垂直,侧板的长板的方向与底板宽度方向一致,两个侧板的短板均位于底板长度方向的A侧,绕线柱宽度方向的两端至两个侧板的长板之间的距离Dl小于绕线柱的长度,绕线柱长度方向一侧至底板的长度方向的A侧之间的距离L2等于D1,绕线柱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至底板长度方向与A侧相对的B侧之间的距离D3小于D2侧板的L型结构的内侧面圆滑过渡,并且L型结构的内侧面与短板位于底板A侧的外侧面相交,侧板的长板长度与底板的宽度相等。通过将绕线柱偏置,并在远离绕线柱一侧设有围边,对磁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增大了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和绕线匝数,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强了磁屏蔽效果,使磁芯的结构布局和设计更加合理,同时提高了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中设有相对放置的两个上述偏置磁芯,所述磁芯的底板所在平面平行于电路板所在表面,两个偏置磁芯的绕线柱和侧板分别彼此紧靠,在绕线柱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电路板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偏置磁芯效果基本相似,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偏置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提出的偏置磁芯的正视图。图3为图1中提出的磁芯安装到电路板上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3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偏置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出的偏置磁芯的正视图,图3为图1中提出的磁芯安装到电路板上的侧视图。参照图1和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磁芯,包括:绕线柱1、两个侧板2和底板3;其中:绕线柱I为底面为圆角矩形的立柱,侧板2为由长板21和短板22构成的L型结构,底板3形状为矩形,绕线柱I位于底板3中部且其长宽方向与底板3的长宽方向一致,两个侧板2位于底板3宽度方向两侧且与底板3垂直,侧板2的长板21的方向与底板3宽度方向一致,两个侧板2的短板22均位于底板3长度方向的A侧;绕线柱I宽度方向的两端至两个侧板2的长板21之间的距离Dl小于绕线柱I的长度,绕线柱I长度方向一侧至底板3的长度方向的A侧之间的距离L2等于Dl,绕线柱I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至底板3长度方向与A侧相对的B侧之间的距离D3为D2的0.15-0.25倍,侧板2的L型结构的内侧面圆滑过渡,并且L型结构的内侧面与短板22位于底板I的A侧的外侧面相交,侧板2的长板21长度与底板3的宽度相等,底板3顶面上位于B侧的棱设有倒角。在优选实施例中,D3为D2的0.18-0.22倍,优选为0.2倍。在具体实施中,绕线柱I为底面为圆角矩形的立柱,侧板2为L型结构,绕线柱I位于底板3中部且其长宽方向与底板3的长宽方向一致,两个侧板2位于底板3宽度方向两侧且与底板3垂直,侧板2的长板21的方向与底板3宽度方向一致,两个侧板2的短板22均位于底板3长度方向的A侧,绕线柱I宽度方向的两端至两个侧板2的长板21之间的距离Dl小于绕线柱I的长度,绕线柱I长度方向一侧至底板3的长度方向的A侧之间的距离L2等于Dl,绕线柱I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至底板3长度方向与A侧相对的B侧之间的距离D3为D2的0.2倍,侧板2的L型结构的内侧面圆滑过渡,并且L型结构的内侧面与短板22位于底板3的A侧的外侧面相交,侧板2的长板长度与底板3的宽度相等。通过对磁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增大了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和绕线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强了磁屏蔽效果,使磁芯的结构布局和设计更加合理,同时提高了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底板3顶面上位于B侧的棱设有倒角,保证靠近底板的线圈在绕制和工作时,不会被损坏。底板3的底部的棱设有倒角,便于磁芯组装。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提出的一种电路板4。参照图3,电路板4上设有两个上述偏置磁芯。在具体设置过程中,电路板4中设有安装通孔,两个偏置磁芯在该安装通孔中相对设置,两个偏置磁芯的底板3所在平面平行于电路板4所在平面,两个偏置磁芯的绕线柱I和侧板2分别彼此紧靠,在绕线柱I上缠绕有线圈;在使用过程中,磁芯嵌入电路板4中,电流流过线圈时生成感应磁场,在更小的电路板空间中实现磁回路,提高电路板4的空间利用率;同时,线圈被包围在两个磁芯结构内,减少漏磁现象的发生,并有效地起到磁屏蔽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置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柱(1)、两个侧板(2)和底板(3);绕线柱(1)为底面为圆角矩形的立柱,侧板(2)为由长板(21)和短板(22)构成的L型结构,底板(3)形状为矩形,绕线柱(1)位于底板(3)中部且其长宽方向与底板(3)的长宽方向一致,两个侧板(2)位于底板(3)宽度方向两侧且与底板(3)垂直,侧板(2)的长板(21)的方向与底板(3)宽度方向一致,两个侧板(2)的短板(22)均位于底板(3)长度方向的A侧,绕线柱(1)宽度方向的两端至两个侧板(2)的长板(21)之间的距离D1小于绕线柱(1)的长度,绕线柱(1)长度方向一侧至底板(3)的长度方向的A侧之间的距离L2等于D1,绕线柱(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至底板(3)长度方向与A侧相对的B侧之间的距离D3小于D2侧板(2)的L型结构的内侧面圆滑过渡,并且L型结构的内侧面与短板(22)位于底板(1)A侧的外侧面相交,侧板(2)的长板(21)长度与底板(3)的宽度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置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柱(I)、两个侧板(2)和底板(3);绕线柱(I)为底面为圆角矩形的立柱,侧板(2)为由长板(21)和短板(22)构成的L型结构,底板(3)形状为矩形,绕线柱(I)位于底板(3)中部且其长宽方向与底板(3)的长宽方向一致,两个侧板(2)位于底板(3)宽度方向两侧且与底板(3)垂直,侧板(2)的长板(21)的方向与底板(3)宽度方向一致,两个侧板(2)的短板(22)均位于底板(3)长度方向的A侧,绕线柱(I)宽度方向的两端至两个侧板⑵的长板(21)之间的距离Dl小于绕线柱⑴的长度,绕线柱(I)长度方向一侧至底板(3)的长度方向的A侧之间的距离L2等于D1,绕线柱(I)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至底板(3)长度方向与A侧相对的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宏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林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