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型磁芯,两个侧板位于底板的两侧且与底板垂直,两个侧板的长度与底板宽度相等,绕线柱的底面为正方形,其位于底板中部且绕线柱的底部边长小于底板的宽度,绕线柱的第一侧面与底板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绕线柱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底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绕线柱的底面边长,绕线柱的底面边长为侧板厚度的2~4倍,绕线柱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两侧到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绕线柱底面边长,绕线柱的侧棱设有倒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E型磁芯,尺寸设计合理,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大,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易绕制线圈,磁屏蔽性能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路板,应用所述E型磁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型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芯
,尤其涉及一种E型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
技术介绍
磁芯是由各种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现有技术中,铁氧体磁芯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线圈和变压器中。例如,锰锌铁氧体和镍锌铁氧体是典型的磁芯体材料,其中,锰锌铁氧体具有高磁导率和高磁通密度的特点,在低于IMHz的频率时具有较低损耗的特性,镍锌铁氧体具有极高的阻抗率、不到几百的低磁导率等特性,以及在高于IMHz的频率产生较低损耗等。磁芯的材料和结构是影响磁芯性能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常用铁氧体磁芯为E型,形状简单经济、磁芯有效面积较大,然而不易绕制绕线、磁屏蔽亦较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磁芯,该磁芯应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可靠性高、易绕制线圈、具有良好的磁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E型磁芯,磁芯的尺寸设计合理,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大,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磁屏蔽性能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E型磁芯,其截面呈E型,由绕线柱、两个侧板和底板构成,侧板和底板的形状均为矩形,绕线柱为底面是正方形的柱体,两个侧板位于底板的两侧且与底板垂直,两个侧板的长度Cl与底板宽度D2相等,绕线柱位于底板中部,绕线柱的底面边长Rl小于底板的宽度D2,绕线柱的第一侧面与底板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绕线柱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底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I小于绕线柱的底面边长Rl,绕线柱的底面边长Rl为侧板厚度C2的2?4倍,绕线柱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两侧到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L2小于绕线柱底面边长R1,绕线柱的侧棱设有倒角。优选地,Rl为LI的3?4倍。优选地,所述E型磁芯长度为宽度的0.4?0.6倍。本专利技术提出的E型磁芯中,所述E型磁芯其截面呈E型,两个侧板位于底板的两侧且与底板垂直,两个侧板的长度Cl与底板宽度D2相等,绕线柱的底面为正方形,其位于底板中部且绕线柱的底部边长Rl小于底板的宽度D2,绕线柱的第一侧面与底板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绕线柱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底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I小于绕线柱的底面边长Rl,绕线柱的底面边长Rl为侧板厚度C2的2?4倍,绕线柱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两侧到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L2小于绕线柱底面边长R1,绕线柱的侧棱设有倒角。通过对磁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大,磁芯的尺寸设计合理,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易绕制线圈,磁屏蔽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中设置有相对放置的两个上述E型磁芯,所述E型磁芯的底板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两个E型磁芯的绕线柱和侧板分别彼此紧靠,在绕线柱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电路板的技术效果与上述E型磁芯效果基本相似,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E型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上设有图1所示的E型磁芯的电路板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E型磁芯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上设有图1所示的E型磁芯的电路板的正视图,其中,X方向为E型磁芯的长度方向,Y方向为E型磁芯的宽度方向。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E型磁芯,其截面呈E型,由绕线柱1、两个侧板2和底板3构成,侧板2和底板3的形状均为矩形,绕线柱I为底面是正方形的柱体,两个侧板2位于底板3的两侧且与底板3垂直,两个侧板的长度Cl与底板宽度D2相等,绕线柱I位于底板3中部,绕线柱I的底面边长Rl小于底板3的宽度D2,绕线柱I的第一侧面与底板3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绕线柱I远离上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底板3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I的3-4倍,绕线柱I的底面边长Rl为侧板厚度C2的2?4倍,绕线柱I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至两个侧板2之间的距离L2小于绕线柱I宽度R2,绕线柱I的四个侧棱设有倒角。在具体实施例中,底板I宽度D2为长度Dl的0.45?0.55倍,优选为0.5倍,Rl为LI的3?4倍,Rl为LI的3.2?3.8倍,优选为3.5倍。本专利技术提出的E型磁芯中,所述E型磁芯其截面呈E型,两个侧板2位于底板3的两侧且与底板3垂直,两个侧板2的长度Cl与底板3宽度D2相等,绕线柱I的底面为正方形,其位于底板3中部且绕线柱I的底部边长Rl小于底板3的宽度D2,绕线柱I的第一侧面与底板3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绕线柱I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底板3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I小于绕线柱I的底面边长Rl,绕线柱I的底面边长Rl为侧板2厚度C2的3倍,绕线柱I在上述第一侧面的两侧到两个侧板2之间的距离L2小于绕线柱I底面边长R1,绕线柱I的侧棱设有倒角。通过对磁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大,磁芯的尺寸设计合理,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易绕制线圈,磁屏蔽效果好。进一步,绕线柱I的四个侧棱设有倒角,使得线圈更易于缠绕在绕线柱I上的同时,绕线柱I的侧棱不会损坏线圈。底板3宽度为长度的0.5倍,且Rl为LI的3.5倍,尺寸设计合理,保证磁芯的机械性能和电磁特性、并便于线圈缠绕。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提出的一种电路板。参照图2,电路板上设有两个上述E型磁芯。在具体设置过程中,电路板上设有安装通孔,两个E型磁芯在该安装通孔中相对设置,底板3所在平面垂直于电路板所在平面,两个E型磁芯的绕线柱I和侧板2分别彼此紧靠,在电路板上构成日字形结构,在绕线柱2上缠绕有线圈;在使用过程中,两个E型磁芯嵌A电路板中,提闻电路板的空间利用率;同时,线圈被包围在日字型磁芯结构内,有效地起到磁屏蔽作用,并且当电路板中安装其他器件时,保护线圈不被损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E型磁芯,其特征在于,其截面呈E型,由绕线柱(1)、两个侧板(2)和底板(3)构成,侧板(2)和底板(3)的形状均为矩形,绕线柱(1)为底面是正方形的柱体,两个侧板(2)位于底板(3)的两侧且与底板(1)垂直,两个侧板(2)的长度C1与底板(3)宽度D2相等,绕线柱(1)位于底板中部,绕线柱(1)的底面边长R1小于底板(3)的宽度D2,绕线柱(1)的第一侧面与底板(3)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绕线柱(1)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底板(3)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绕线柱(1)的底面边长R1,绕线柱(1)的底面边长R1为侧板(2)厚度C2的2~4倍,绕线柱(1)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两侧到两个侧板(2)之间的距离L2小于绕线柱(1)底面边长R1,绕线柱(1)的四个侧棱设有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型磁芯,其特征在于,其截面呈E型,由绕线柱(I)、两个侧板(2)和底板(3)构成,侧板(2)和底板(3)的形状均为矩形,绕线柱(I)为底面是正方形的柱体,两个侧板(2)位于底板(3)的两侧且与底板⑴垂直,两个侧板⑵的长度Cl与底板(3)宽度D2相等,绕线柱(I)位于底板中部,绕线柱(I)的底面边长Rl小于底板(3)的宽度D2,绕线柱(I)的第一侧面与底板(3)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绕线柱(I)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底板(3)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I小于绕线柱(I)的底面边长Rl,绕线柱(I)的底面边长Rl为侧板(2)厚度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宏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林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