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在制动拉索上施加的拉拽载荷的检测精度且准确地调整制动拉索的拉拽载荷的驻车制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驻车制动装置具备配置于托架(26)而将驻车制动杆(28)侧的移动向制动拉索(14)侧进行中继的链节板(54)、一端侧与链节板(54)连结且另一端侧与制动拉索(14)连结的连结杆(60),在连结杆(60)的大致中央部设有柱状部(84),在柱状部(84)上设有相互对置的平坦面,在通过拉拽载荷检测器来检测在制动拉索(14)上施加的拉拽载荷时,该相互对置的平坦面安装拉拽载荷检测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使操作杆立起或放倒,从而经由制动拉索向制动单元传递操作力来产生制动力的。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将驻车制动器的拉拽载荷和拉拽行程转变为电信号的检测器的驻车制动器牵引量检查装置。在该驻车制动器牵引量检查装置中,为了调整制动拉索的牵拉情况,经由挂钩而使检测器与驻车制动器的手柄卡合,通过将该检测器向跟前侧拉拽来检测拉拽载荷和拉拽行程。【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实开昭60-81158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驻车制动器牵引量检查装置中,需要在将检测器卡挂于驻车制动器的手柄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者进行拉拽来检测拉拽载荷等。这种情况下,在驻车制动器的从手柄到制动拉索之间夹设有例如球、凹槽这样的构件,因此,存在即使检测出手柄自身的拉拽载荷,也无法准确地检测在制动拉索自身上施加的拉拽载荷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方面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制动拉索上施加的拉拽载荷的检测精度,并能够准确地调整制动拉索的拉拽载荷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其具有固定于车身侧构件的托架,且通过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托架的操作杆立起或放倒,由此将所述操作杆的操作力经由平衡器及多个制动拉索来作为对多个车轮制动器的制动操作力而分别独立地进行传递,所述驻车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驻车制动装置具有被安装部,在通过拉拽载荷检测机构来检测在所述制动拉索上施加的拉拽载荷时,在该被安装部安装所述拉拽载荷检测机构,所述被安装部配置在所述平衡器与所述托架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拉拽载荷检测机构的被安装部,能够提高在制动拉索上施加的拉拽载荷的检测精度,且能够准确地调整制动拉索的拉拽载荷。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安装拉拽载荷检测机构的被安装部配置在平衡器与托架之间,能够实现在将驻车制动装置组装于 车辆的状态下检测拉拽载荷的作业。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容易进行拉拽载荷的检测作业。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器具备:被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制动拉索的前端,且具有螺纹部和柱状部;拉索调整用螺母,其与所述螺纹部螺合;嵌合销,其具有供所述螺纹部穿过的贯通孔;以及卡止用具,其将所述嵌合销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其中,所述被安装部是所述柱状部的平坦的侧面。根据本专利技术,无论托架或操作杆侧的结构如何,都能够将用于安装拉拽载荷检测机构的被安装部设置在平衡器的柱状部上,因此能够提高通用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驻车制动装置具备连结杆,该连结杆配置于所述托架,一端侧与所述操作杆或将所述操作杆侧的移动向所述制动拉索侧中继的中继构件连结,另一端侧与所述制动拉索连结,所述被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连结杆上。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安装拉拽载荷检测机构的被安装部设置在连结杆上,能够适当地检测在与制动拉索直接连结的连结杆上施加的拉拽载荷。其结果是,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提高在制动拉索上施加的拉拽载荷的检测精度,且能够准确地调整制动拉索的拉拽载荷。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杆设置成圆柱状,在所述连结杆的一端侧设有与所述中继构件或所述操作杆进行滑动接触的平面部,在所述连结杆的大致中央部设有柱状部,所述柱状部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是在所述平面部的平面延伸的方向上具有对角的顶点的多边形,所述被安装部是所述柱状部的平坦的侧面。通常,为了准确地检测拉拽载荷,需要将拉拽载荷检测机构安置在平坦的面上。例如,在通过拉拽载荷检测机构夹入连结杆的状态下检测拉拽载荷时,在连结杆的被检测部位上至少需要有对置的两个平面。在将这两个平面形成于连结杆时,通过冲压加工而对圆柱状的连结杆进行加压成形,但是若将加压方向设定成与向中继构件的安装原本需要的平面部的冲压加工的加压方向不同的方向,则加工工时增加且制造工序变得烦杂。而且,为了通过冲压加工来形成所述平面,需要考虑在冲压模具的对合部分产生飞边而难以形成上述平面的情况。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柱状部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在平面部的平面延伸的方向上具有对角的顶点的多边形,由此,在设置与中继构件进行滑动接触的平面部时的冲压加工的同时,能够成形出作为被安装部的柱状部的平坦的侧面。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能够将冲压模具的对合部分作为截面多边形的顶点,因此能够简便地形成对置的平面,并且能够设置通过容易的加工可提高拉拽载荷的检测精度的被安装部(柱状部的平坦的侧面)。另外,连结杆的拉拽载荷的检测通常在将驻车制动装置组装于车身的状态下进行,连结杆由托架和车身侧构件(例如,车身底板)包围。因而,拉拽载荷检测机构需要从车宽方向相对于连结杆的被安装部进行安装。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柱状部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在平面部的平面延伸的方向上具有对角的顶点的多边形,由此,例如在通过装配有应变仪的夹持部构成拉拽载荷检测机构的情况下,能够以包含车宽方向分量的角度来设定构成被安装部的平面,从而适合。假设构成被安装部的平面朝向车辆上下方向设定时,需要从车辆上下方向安装拉拽载荷检测机构的夹持部,从而存在夹持部与其他的构件发生干涉的不良情况。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分别避免上述的加工工序的增加和这样的与其他的构件的干涉而使两者的优点协调(同时实现)。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备:纵壁,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将所述操作杆轴支承为能够转动;一组腿部,它们分别设置在所述纵壁的车辆前后方向上;以及一组固定座面,它们从所述腿部的各下端朝向车宽方向外方而彼此向同一方向延伸,且固定于所述车身侧构件,其中,所述连结杆以所述纵壁为基准而配置在与所述一组固定座面中的至少一方相反的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连结杆使纵壁位于之间而配置在与固定座面中的至少一方相反的一侦U,由此不会与其他的构件发生干涉,且容易将拉拽载荷检测机构相对于连结杆的被安装部进行安装。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柱状部上设有相互对置的一对所述平坦的侧面,所述拉拽载荷检测机构具有:夹持一对所述平坦的侧面的一对夹紧部;以及在所述一对夹紧部的相互对置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的应变仪。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一对夹紧部和在所述夹紧部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的应变仪来构成拉拽载荷检测机构,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廉价地制造。而且,通过一对夹紧部将连结杆的柱状部的一对平坦的侧面夹入,从而能够简便地安装拉拽载荷检测机构,能够提高载荷检测的作业性。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驻车制动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驻车制动装置具有:固定于车身侧构件的托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托架的操作杆;与制动拉索连结的连结杆;以及将所述操作杆侧的移动向所述制动拉索侧中继的中继构件,所述驻车制动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杆上设置被安装部和平面部,在该被安装部安装对在所述制动拉索上施加的拉拽载荷进行检测的拉拽载荷检测机构,该平面部与所述中继构件进行滑动接触,通过相互对置的一组模具构件夹入规定长度的圆柱构件,将所述连结杆的所述平面部和所述被安装部同时加压成形。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连结杆上还设有柱状部的情况下,通过连结杆的平面部与柱状部的同时加工,也能够避免对连结杆的加工工序增加的情况。【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得到一种提高在制动拉索上施加的拉拽载荷的检测精度且准确地调整制动拉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其具有固定于车身侧构件的托架,且通过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托架的操作杆立起或放倒,由此将所述操作杆的操作力经由平衡器及多个制动拉索来作为对多个车轮制动器的制动操作力而分别独立地进行传递,所述驻车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驻车制动装置具有被安装部,在通过拉拽载荷检测机构来检测在所述制动拉索上施加的拉拽载荷时,在该被安装部安装所述拉拽载荷检测机构,所述被安装部配置在所述平衡器与所述托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12 JP 2013-0246661.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其具有固定于车身侧构件的托架,且通过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托架的操作杆立起或放倒,由此将所述操作杆的操作力经由平衡器及多个制动拉索来作为对多个车轮制动器的制动操作力而分别独立地进行传递,所述驻车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驻车制动装置具有被安装部,在通过拉拽载荷检测机构来检测在所述制动拉索上施加的拉拽载荷时,在该被安装部安装所述拉拽载荷检测机构, 所述被安装部配置在所述平衡器与所述托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器具备: 所述被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制动拉索的前端,且具有螺纹部和柱状部; 拉索调整用螺母,其与所述螺纹部螺合; 嵌合销,其具有供所述螺纹部穿过的贯通孔;以及 卡止用具,其将所述嵌合销轴支承为旋转自如, 所述被安装部是所述柱状部的平坦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驻车制动装置具备 连结杆,该连结杆配置于所述托架,一端侧与所述操作杆或将所述操作杆侧的移动向所述制动拉索侧中继的中继构件连结,另一端侧与所述制动拉索连结, 所述被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连结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杆设置成圆柱状, 在所述连结杆的一端侧设有与所述中继构件或所述操作杆进行滑动接触的平面部, 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史景,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