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球形碳材料富酸化的方法,得到含多羧基、多羟基球形碳的材料,可以进一步功能化,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方法
。
技术介绍
自从1985年Kroto等发现富勒烯、1991年Iijima发现纳米碳管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便开展了对碳素材料的全面研究。球形碳材料的发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焦炭的形成过程中发现浙青类化合物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发生中间相转变,生成中间相小球。1973年,Honda和Yamada把中间相小球从浙青母体中分离出来,并把分离出来的微米级球形碳材料称之为中间相碳微球(mesocarbon microbeads, MCMB)。由于中间相碳微球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自烧结性能、化学惰性、高堆积密度、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等,可被用作高密高强碳材料、高性能液相色谱柱填料、催化剂载体、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和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等。具有独特结构、不同形貌及基团的碳材料,由于在上述多个领域中具有的潜在应用价值, 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合成的球形碳材料中普遍含酸性基团少,不利于进一步功能化,有必要通过新方法来优化相关球形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酸基球形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糖类或聚乙烯醇为碳模板剂,与有机酸混合,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将无色透明溶液转移到不锈钢反应釜中,于160‑210℃下,反应18‑24h得到产物,产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一次酸化的球形碳材料;3)将一次酸化的球形碳材料置于马弗炉中,在200‑450℃的条件下反应3‑10h,反应完成后得到产物,产物经洗涤至中性、过滤、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酸基球形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糖类或聚乙烯醇为碳模板剂,与有机酸混合,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将无色透明溶液转移到不锈钢反应釜中,于160-210°C下,反应18-24h得到产物,产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一次酸化的球形碳材料; 3)将一次酸化的球形碳材料置于马弗炉中,在200-450°C的条件下反应3-10h,反应完成后得到产物,产物经洗涤至中性、过滤、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酸基球形碳材料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东,付艳坤,王丽霞,葛春华,关宏宇,李树谨,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