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甲酸丙胺的制备,属于合成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schulman和Bowcott在1955年提出了第三相或者中间项是吸附单层的概念,且因此发展至双重膜理论。混合膜分别和油相、水相接触形成两个面,在油水界面上以双重膜的形式存在,而微乳液的类型由这两个面和油水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强度来决定。此理论认为形成微乳液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界面要有一定的柔韧性。二是要有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大量的吸附在界面上。离子液体,液体中只存在你这阴阳离子,并且在室温下通常呈现液态且熔点一般都低于100℃的盐。由于其只有离子组成,因此,拥有许多和常见有机溶剂不相同的性质,比如热稳定性好、不容易挥发、导电性能好等,而含有离子液体的微乳液,就是离子液体微乳液,其很好的结合了微乳液和离子液体的优点,近年来,离子液体微乳液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甲酸丙胺的制备,技术方案如下:甲酸丙胺盐的制备原理是酸碱中和,利用摩尔数量计算出制备甲酸丙胺盐时所需要的甲酸和正丙胺的质量分别是175.2g和200g,在制备时称取的甲酸的量为176g,使正丙胺完 ...
【技术保护点】
甲酸丙胺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甲酸丙胺盐的制备原理是酸碱中和,利用摩尔数量计算出制备甲酸丙胺盐时所需要的甲酸和正丙胺的质量分别是175.2g和200g,在制备时称取的甲酸的量为176g,使正丙胺完全反应,使甲酸在反应完后剩余,由于反应剧烈产生白烟,应在冰水浴中使甲酸应逐滴加入,使反应温度控制在0~10℃,制得甲酸丙胺盐,然后在旋蒸仪上进行旋蒸,将温度控制在65‑75℃以下,尽量将溶液中的水和杂质蒸出,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48‑80h,除掉剩余的水。
【技术特征摘要】
1.甲酸丙胺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甲酸丙胺盐的制备原理是酸碱中和,利用摩尔数量计算出制备甲酸丙胺盐时所需要的甲酸和正丙胺的质量分别是175.2g和200g,在制备时称取的甲酸的量为176g,使正丙胺完全反应,使甲酸在反应完后剩余,由于反应剧烈产生白烟,应在冰水浴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