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189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45
差动变速器,其具有:回转承载件;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用于支承回转承载件以绕回转轴线回转;第一从动太阳轮,其相对于回转轴线同轴设置并形成第一从动太阳轮齿部;第二从动太阳轮,其相对于回转轴线同轴设置并形成第二从动太阳轮齿部;回转行星组,其将第一和第二从动太阳轮可反向旋转地传动耦合并包括回转行星,回转行星与回转承载件一起回转并可相对于回转承载件绕行星轮轴线旋转。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有第一和第二滚动轴承,其分别包括轴承内环和轴承外环,在第一从动太阳轮及第二从动太阳轮上分别装配与从动太阳轮一起运行的插接元件,第一或第二从动太阳轮通过插接元件形成的引导结构轴向支撑在第一或第二滚动轴承的至少一个轴承环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动变速器,其具有回转承载件、第一和第二从动太阳轮,所述从动太阳轮分别实施成圆柱齿轮,其中,通过所述差动变速器件施加在回转承载件上的驱动功率分到所述第一和第二从动太阳轮上。
技术介绍
差动变速器通常实施为行星齿轮变速器并且主要用于使通过功率输入端供入的输入功率分支或者分配到两个驱动轴上。最常见的是,差动变速器被用作汽车行业中所谓的轴差动变速器。在这里,通过驱动马达提供的驱动功率通过差动变速器分配到被驱动的工作轮的轮驱动轴上。在此,两个通往工作轮的轮驱动轴以被相同大小的转矩、也就是平衡地驱动。在直线行驶的情况下,两个工作轮旋转同样快慢。在曲线行驶的情况下,这些工作轮的转速相互不同。桥差动变速器允许所述的转速差。所述转速可以被自由地调整,只有两个速度的平均值不变。在过去,这些差动器在大范围内实施为所谓的锥形齿轮差动器。除了这样的结构形式之外,差动变速器也以所谓的圆柱齿轮差动器的形式实施。在这种圆柱齿轮差动器的情况下,用作功率输出端的从动太阳轮的耦合通过至少两个相互配合并且从而可反向旋转地在传动方面耦合的回转行星实现,这些回转行星典型地实施为圆柱齿轮。 由US8,221,278B2公开了一种圆柱齿轮差动器,该圆柱齿轮差动器包括回转承载件,所述回转承载件由圆柱齿轮圈以及一对轴向接合到所述圆柱齿轮圈上的轮毂盖组成。这些轮毂盖实施成板材成形件并且如此轴向地轮廓成形,使得这些轮毂盖在组装状态中形成接收腔,在所述接收腔中接收有第一和第二分别实施成圆柱齿轮的从动太阳轮。两个从动太阳轮通过回转行星以相反方向在传动方面耦合。这些回转行星形成第一回转行星组和第二回转行星组。第一回转行星组的回转行星与第一从动太阳轮配合,第二回转行星组的回转行星与第二从动太阳轮配合。这些回转行星的在传动方面的耦合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这些回转行星在圆柱齿轮齿部相互轴向错位的情况下接合在一起。圆柱齿轮齿部的在此露出的、相互背离的区段配合到相应的从动太阳轮中。此外,这些回转行星通过轴承栓支承。这些轴承栓以其端部区段安置在接收孔中,这样的接收孔构造在轮毂盖中。被设置用于驱动圆柱齿轮差动器的圆柱齿轮圈和装配在该圆柱齿轮圈上的轮毂盖形成一个刚性的回转承载件结构。这些从动太阳轮通过滚动轴承轴向地并且径向地支撑在所述回转承载件结构中。这些滚动轴承实施成圆柱滚子轴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差动变速器,该差动变速器的特征在于有利的机械运行特性和从动太阳轮的在结构机械以及摩擦学观点方面的有利引导。 根据本专利技术,上文所提到的任务通过一种差动变速器解决,其具有: -回转承载件; -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用于支承所述回转承载件以便绕回转轴线回转; -第一从动太阳轮,其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同轴地布置并且形成第一从动太阳轮齿部; -第二从动太阳轮,其同样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同轴地布置并且形成第二从动太阳轮齿部; -回转行星布置组件,这样的回转行星布置组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轮可反向旋转地在传动方面耦合并且为此包括回转行星,所述回转行星与所述回转承载件一起回转并且可相对于所述回转承载件绕行星轮轴线旋转; -其中,所述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具有第一和第二滚动轴承,其分别包括轴承内环和轴承外环;并且 -在所述第一从动太阳轮上以及在所述第二从动太阳轮上分别装配与所述从动太阳轮一起运行的插接元件,所述插接元件形成引导结构,通过所述引导结构使所述第一或第二从动太阳轮轴向支撑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滚动轴承的轴承环中的至少一个上。 由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提供一种差动变速器,其中,设置用于支承所述回转承载件的滚动轴承提供了作用面系统,所述作用面系统少磨损地、运行平稳地引导与相应的从动太阳轮一起运行并且轴向及必要时也径向承载相应的从动太阳轮的定位元件。 根据本专利技术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差动变速器被如此构造,使得与相应的从动太阳轮一起回转的插接元件不仅用于轴向而且用于径向支撑所述从动太阳轮。优选的是,在这里如此实现支承装置在回转承载件上的连接,使得轴承外环是承载所述回转承载件的轴承环。在此,轴承外环与回转承载件的耦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轴承外环分别接收在与回转承载件一起回转的环-凸缘中。在此,相应的环-凸缘可以通过轮毂盖形成,所述轮毂盖径向且轴向地固定在回转承载件上并且承载所述回转承载件。轮毂盖优选制造成板材成形件。于是,上文提到的相应的轴承外环可以在稍微的压配合的情况下安置在环-凸缘中。为了确定相应的轴承外环在环-凸缘中的轴向位置,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在轴承外环上分别构造环凸肩,在将承外环压入到轮毂盖的相应的环-凸缘中时,这样的环凸肩确定相应的轴承外环的插入位置。 所述两个滚动轴承以有利的方式构造成角接触球轴承,其中,滚动轴承到所述差动变速器中的连接优选以所谓的O型布置实现。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差动变速器可以如此构造,使得相应的从动太阳轮具有轴向超过所述从动太阳轮的齿部平面朝外伸出的套筒状的连接区段,用于连接轮驱动轴,其中,优选另外如此设计所述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使得在所述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的轴承内环与所述连接区段之间保留一个适用于接收径向承载所述轴承内环的固定式部件的环室。例如,所述固定式部件可以实施成环凸缘,所述环凸缘与差动变速器壳体一体地实施并且轴向地沉入到所述环室中。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也涉及一种差动变速器,其具有:回转承载件;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用于支承所述回转承载件以便绕回转轴线回转;第一从动太阳轮,其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同轴地布置并且形成第一从动轮齿部;第二从动太阳轮,其同样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同轴地布置并且形成第二从动轮齿部;和回转行星布置组件,这样的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从动太阳轮可反向旋转地在传动方面耦合并且为此包括回转行星,这些回转行星与回转承载件一起回转并且相对于所述回转承载件可绕行星轮轴线旋转,其中,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具有第一和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一和第二滚动轴承分别包括轴承内环和轴承外环;并且设置至少一个插接元件,所述插接元件形成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在从动太阳轮与所述回转承载件一起运行的轴承环之间的中间区域中延伸,其中,在所述引导结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动变速器,其具有:‑回转承载件(3);‑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L1,L2),用于支承所述回转承载件(3)以便绕回转轴线(X)回转;‑第一从动轮(1),其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X)同轴地布置并且形成第一从动轮齿部(1a);‑第二从动轮(2),其同样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X)同轴地布置并且形成第二从动轮齿部(2a);‑回转行星布置组件(P),这样的回转行星布置组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轮(1,2)可反向旋转地在传动方面耦合并且为此包括回转行星(P1,P2),所述回转行星与所述回转承载件(3)一起回转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回转承载件绕行星轮轴线(XP1,XP2)旋转;‑其中,所述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L1,L2)具有第一和第二滚动轴承(L1,L2),所述滚动轴承分别包括轴承内环(L1i,L2i)和轴承外环(L1a,L2a);并且‑在第一从动太阳轮(1)上以及在第二从动太阳轮(2)上安装与所述从动太阳轮(1,2)分别一起运行的插接元件(E1,E2),所述插接元件形成引导结构,所述第一或第二从动太阳轮(1,2)通过所述引导结构支撑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滚动轴承(L1,L2)的轴承环(L1i,L1a,L2i,L2a)中的至少一个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08 DE 102013202092.91.一种差动变速器,其具有:
-回转承载件(3);
-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L1,L2),用于支承所述回转承载件(3)以便绕回
转轴线(X)回转;
-第一从动轮(1),其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X)同轴地布置并且形成第一从
动轮齿部(1a);
-第二从动轮(2),其同样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X)同轴地布置并且形成第
二从动轮齿部(2a);
-回转行星布置组件(P),这样的回转行星布置组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轮
(1,2)可反向旋转地在传动方面耦合并且为此包括回转行星(P1,P2),所述回
转行星与所述回转承载件(3)一起回转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回转承载件绕行星轮
轴线(XP1,XP2)旋转;
-其中,所述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L1,L2)具有第一和第二滚动轴承(L1,
L2),所述滚动轴承分别包括轴承内环(L1i,L2i)和轴承外环(L1a,L2a);并

-在第一从动太阳轮(1)上以及在第二从动太阳轮(2)上安装与所述从动太
阳轮(1,2)分别一起运行的插接元件(E1,E2),所述插接元件形成引导结构,
所述第一或第二从动太阳轮(1,2)通过所述引导结构支撑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滚
动轴承(L1,L2)的轴承环(L1i,L1a,L2i,L2a)中的至少一个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元件(E1,E2)
构造成环面状的环盘并且形成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X)同心的凸缘区段(E1a,
E2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差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元件(E1,
E2)被制造为板材成形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差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

\t接元件(E1,E2)形成止推环区段(E1d,E2d),所述插接元件(E1,E2)通过
所述止推环区段滑动地可旋转运动地引导地轴向支撑在相邻的轴承环(L1a,L2a)
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元件(E1,E2)
以沟槽型材-环面的类型构造并且在此具有外环罩区段(E1c,E2c)和环底区段
(E2b),其中,所述凸缘区段(E1a,E2a)在所述环罩区段(E1c,E2c)的内部
延伸并且通过所述环底区段(E1b,E2b)与所述环罩区段(E1c,E2c)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比尔曼H·马丁尼I·费尔南德斯T·川村H·吉田D·金K·裴M·尤格林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