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云峰专利>正文

后置式汽车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994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3:30
一种后置式汽车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其助力活塞(15)置于前体和后体形成的缸体(1)中段,由密封圈(10、11、13)将缸体(1)分成变压腔(25)和常压腔(26),推力活塞(4)置于缸体(1)后体(12)中;推杆(20)的一端与输出活塞(22)一端相抵,输出活塞(22)的另一端与推杆总成(24)相连并接至离合器拨叉(27),设于缸体后体内的推力活塞(4)的一端与来自总泵输出油口(28)相连通,用于液压驱动活塞控制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再由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助力合并推力活塞力直接输出作用于离合器拨叉(27)。本申请采用后置式,可直接取代原先的离合分泵,方便了主机厂的加装和用户自行的改装,不再受驾驶室的空间限制;可大幅减低整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后置式汽车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其助力活塞(15)置于前体和后体形成的缸体(1)中段,由密封圈(10、11、13)将缸体(1)分成变压腔(25)和常压腔(26),推力活塞(4)置于缸体(1)后体(12)中;推杆(20)的一端与输出活塞(22)一端相抵,输出活塞(22)的另一端与推杆总成(24)相连并接至离合器拨叉(27),设于缸体后体内的推力活塞(4)的一端与来自总泵输出油口(28)相连通,用于液压驱动活塞控制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再由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助力合并推力活塞力直接输出作用于离合器拨叉(27)。本申请采用后置式,可直接取代原先的离合分泵,方便了主机厂的加装和用户自行的改装,不再受驾驶室的空间限制;可大幅减低整体成本。【专利说明】后置式汽车真空助力离合分泵
本技术涉及汽车离合器助力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液压离合器上的真空助力离合分泵。
技术介绍
助力离合分泵是串联在汽车液压离合管路中,离合时起助力作用的部件。现有汽车离合系统普遍采用液压传动离合,部分轻微型车配备离合助力器。在一些载货车上,由于追求较大马力和输出功率,多采用较大的离合压紧力,故所需的分离力较大。现有的中型以下在载货汽车及农用汽车上一般均采用液压离合,但传统的前置式(即脚踏板推动真空助力器再推动离合总泵)真空助力器由于体积较大在驾驶室内不能布置。故部分车辆采用将前置式真空助力器带总泵总成通过专用支架安装于车梁上,再由脚踏板处设置钢丝拉线机构至真空助力器输入端驱动真空助力器。这种设计由于增设的部件过多导致成本较高,用户选用与否不便于主机厂的生产安排,所以应用也大受限制。技术内容本技术提供一种加装于液压离合分泵末端的真空助力器,目的在于大幅减小分泵内所需压力从而使得离合器操控省力轻便。所述后置式汽车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包括安装于后体上的缸体,与后体通过螺栓连为一体的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分泵的助力活塞置于前体和后体形成的缸体中段,由密封圈将缸体分成变压腔和常压腔,推力活塞置于缸体后体中;推杆的一端与输出活塞一端相抵,输出活塞的另一端与推杆总成相连并接至离合器拨叉,设于缸体后体内的推力活塞的一端与来自总泵输出油口相连通,用于液压驱动活塞控制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再由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助力合并推力活塞力直接输出作用于离合器拨叉。设于缸体后体内的推力活塞的另一端依次经设置在助力活塞轴线上的控制阀皮碗、控制阀活塞、橡胶平衡盘与推杆的一端相连;控制阀皮碗是通过控制阀皮碗座设置的,其内设有阀杆弹簧、阀门弹簧,控制阀活塞的一端面与控制阀皮碗相接触,另一端面与橡胶平衡盘的一端面相接触,在油压力与真空的作用下可在控制阀皮碗与橡胶平衡盘之间轴向左右移动,与助力活塞配合形成阀门A 口和阀门B 口 ;在缸体前体的常压腔上设有一与真空泵相连通的真空抽口。优点效果:1.采用创新的后置式结构,不再受驾驶室的空间限制;2.无需改动原有液压系统,便于选用;3.无需额外的安装部件,成本低廉;本申请的真空离合助力分泵是采用后置式,即通过原有的离合分泵推动控制真空助力器再驱动离合器拨叉,在原液压离合基本管路系统不做更改的条件下,直接取代原先的离合分泵,再接通真空源即可,大大方便了主机厂的加装和用户自行的改装,由于无需额 外的装置,故整体成本可大大降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结构原理图;图2是动作过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后置式汽车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包括安装于后体12上的缸体1,与后体12通过螺栓9连为一体的前体23,助力活塞15置于前体和后体形成的缸体I中段,由密封圈10、11、13将缸体I分成变压腔25和常压腔26,推力活塞4置于缸体I后体12中;推杆20的一端与输出活塞22 —端相抵,输出活塞22的另一端与推杆总成24相连并接至离合器拨叉27,设于缸体后体内的推力活塞4的一端与来自总泵输出油口 28相连通,用于液压驱动活塞控制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再由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助力合并推力活塞力直接输出作用于离合器拨叉27。推力活塞4的另一端依次经设置在助力活塞15轴线上的控制阀皮碗8、控制阀活塞16、橡胶平衡盘17与推杆20的一端相连;控制阀皮碗8是通过控制阀皮碗座7设置的,其内设有阀杆弹簧5、阀门弹簧6,控制阀活塞16的一端面与控制阀皮碗8相接触,另一端面与橡胶平衡盘17的一端面相接触,在油压力与真空的作用下可在控制阀皮碗8与橡胶平衡盘17之间轴向左右移动,与助力活塞15配合形成阀门A 口 29和阀门B口 30 ;在缸体前体23的常压腔26上设有一与真空泵相连通的真空抽口 31。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液压驱动活塞控制真空助力器,再由真空助力器助力合并推力活塞力直接输出作用于离合器拨叉。初始状态:推力活塞处4于左位,此时助力活塞15在回位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也处于左位,控制阀活塞16在阀杆弹簧5的作用下拉开控制阀皮碗8,使阀门A 口 29关闭,阀门B 口 30打开。此时变压腔25与常压腔26通过助力活塞内置通道A18、通道B19相通,两腔内真空度一致,无助力输出。工作状态:当离合总泵踏下建立液压压力后,通过来自总泵输出油口 28的液压油通过油压腔32推动推力活塞4带动控制阀活塞16向右运动并作用于橡胶平衡盘17上,控制阀皮碗8在阀门弹簧6的作用下与助力活塞15唇口接触使阀门口 B 口 30关闭,推力活塞4再继续向右运动后,控制阀活塞16与控制阀皮碗8脱离,使阀门A 口 29打开,此时外部大气通过进气道21、阀门A 口 29和通道A18进入变压腔25,使变压腔内压力高于常压腔26,两腔压力差在助力活塞15的端面上产生向右的作用力并作用于橡胶平衡盘17上,平衡盘合并两作用力后作用于推杆20上并通过输出活塞22输出至推杆总成24上,从而实现助力。返回状态:当松开离合踏板时,推力活塞4在阀杆弹簧5的作用下与助力活塞15产生向左位移,带动控制阀活塞16关闭阀门A 口 29打开阀门B 口 30,此时外部大气进入变压腔25的通道关闭,变压腔和常压腔联通。两腔内的压力差消除,助力活塞在回位弹簧力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复位,回到初始状态。放气螺钉2用于对液压腔32进行排气。助力活塞前端设置有橡胶平衡盘17和推杆20。输出活塞22置于前体,推杆总成24连结至离合器拨叉。在总成中设有回位弹簧14,放气螺钉2,总成通过前体上的安装法兰板3的安装孔安装在在主机上。【权利要求】1.一种后置式汽车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包括安装于后体(12)上的缸体(1),与后体(12)通过螺栓(9)连为一体的前体(23),其特征在于:助力活塞(15)置于前体和后体形成的缸体(I)中段,由密封圈(10、11、13)将缸体(I)分成变压腔(25)和常压腔(26),推力活塞(4)置于缸体(I)后体(12)中;推杆(20)的一端与输出活塞(22) —端相抵,输出活塞(22)的另一端与推杆总成(24)相连并接至离合器拨叉(27),设于缸体后体内的推力活塞(4)的一端与来自总泵输出油口(28)相连通,用于液压驱动活塞控制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再由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助力合并推力活塞力直接输出作用于离合器拨叉(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式汽车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置式汽车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包括安装于后体(12)上的缸体(1),与后体(12)通过螺栓(9)连为一体的前体(23),其特征在于:助力活塞(15)置于前体和后体形成的缸体(1)中段,由密封圈(10、11、13)将缸体(1)分成变压腔(25)和常压腔(26),推力活塞(4)置于缸体(1)后体(12)中;推杆(20)的一端与输出活塞(22)一端相抵,输出活塞(22)的另一端与推杆总成(24)相连并接至离合器拨叉(27),设于缸体后体内的推力活塞(4)的一端与来自总泵输出油口(28)相连通,用于液压驱动活塞控制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再由真空助力离合分泵助力合并推力活塞力直接输出作用于离合器拨叉(2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汪云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