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2798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冷却水喷淋系统、轴流风机、填料及壳体,还包括鳍形冷凝管组,所述冷凝管组包括进气口、鳍形冷凝管、弯管及集液口。气态制冷剂从进气口进入冷凝器,在鳍形冷凝管内流动,气态的制冷剂与冷凝管外的喷淋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冷凝管内的制冷剂液化后,从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下方的集液口汇集到出液管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不增加原有冷凝管管长的前提下,增加冷凝管的散热面积,使冷凝管散热面积增加30%以上,明显地增加了冷凝器的冷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冷却水喷淋系统、轴流风机、填料及壳体,还包括鳍形冷凝管组,所述冷凝管组包括进气口、鳍形冷凝管、弯管及集液口。气态制冷剂从进气口进入冷凝器,在鳍形冷凝管内流动,气态的制冷剂与冷凝管外的喷淋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冷凝管内的制冷剂液化后,从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下方的集液口汇集到出液管排出。本技术优点:在不增加原有冷凝管管长的前提下,增加冷凝管的散热面积,使冷凝管散热面积增加30%以上,明显地增加了冷凝器的冷凝效果。【专利说明】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
本技术属于制冷设备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蒸发式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主要换热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排出的过热高压气态制冷剂从上部进气管进入到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凝排管,使气态的制冷剂与排管外的喷淋水和空气进行进行热交换,自上而下逐渐变成液态制冷剂,汇集到冷排管的下部,从出液管排出,参与下一环节的制冷循环。冷凝排管是蒸发式冷凝器的关键部件,该部件的换热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凝效果,而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又取决于冷凝管的内外表面积。现有技术中的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凝排管有光滑的椭圆钢管和光滑的圆形无缝钢管两种。钢管经弯曲成蛇形管组,再经过焊接后热镀锌而成。这种生产工艺生产出的冷凝排管,制冷剂流经冷凝排管的接触面积有限,冷凝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在不增加原有冷凝管管长的前提下,增加冷凝管的散热面积,提高冷凝器的冷凝效果。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冷却水喷淋系统1、轴流风机2、填料3及壳体5,还包括鳍形冷凝管组4,所述冷凝管组包括进气口 401、鳍形冷凝管402、弯管403及集液口 404。轴流风机2位于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的顶部,冷却水喷淋系统I安装在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的上部、轴流风机2下方,冷却水喷淋系统I以下部分为占据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壳体空间的鳍形冷凝管组4。冷凝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壳体,在鳍形冷凝管402内流动,气态制冷剂与冷凝管外的喷淋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冷凝管内的制冷剂液化后,从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下方的集液口 404汇集到出液管排出。喷淋水的作用一是靠与气态制冷剂之间的温差降温,二是喷淋水接触到冷凝管表面而产生汽化,汽化潜热带走大量的热量降温,这样来加速气态制冷剂的液化。轴流风机的作用是推动空气在冷凝器中的流动,带走喷淋水蒸气和空气吸收的热量,填料的作用是使喷淋水分布的更均匀,和喷淋水和空气的接触更充分。所述冷凝管组在迎风面上是均匀分布的,错开排列而非并列布置的,沿冷凝管的轴向加工出若干条纵向的鳍形凸起,这些鳍形凸起在冷凝管圆周上是均匀分布的。进一步的,所述鳍形冷凝管组的鳍形凸起仅设置在冷凝管的平直段中部,鳍形冷凝管鳍形凸起的两端各留出一小段为光滑管以便冷凝管与弯管头焊接。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凸起为折形或圆弧形。本技术优点:在不增加原有冷凝管管长的前提下,增加冷凝管的散热面积,使冷凝管散热面积增加30%以上,明显地增加了冷凝器的冷凝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鳍形冷凝管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鳍形冷凝管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冷凝管鳍形凸起详图;图5a是本技术的冷凝管鳍形凸起一种实施例的B-B剖视图;图5b是本技术的冷凝管鳍形凸起另一种实施例的B-B剖视图。结合附图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_冷却水喷淋系统,2-轴流风机,3-填料,4-鳍形冷凝管组,5-壳体;401-进气口,402-鳍形冷凝管,403-弯管,404-集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5a所示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冷却水喷淋系统1、轴流风机2、填料3及壳体5,还包括鳍形冷凝管组4,所述冷凝管组包括进气口 401、鳍形冷凝管402、弯管403及集液口 404。轴流风机2位于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的顶部,冷却水喷淋系统I安装在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的上部、轴流风机2下方,填料3安装于轴流风机2与冷却水喷淋系统之间,冷却水喷淋系统I以下部分为占据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壳体空间的鳍形冷凝管组4。喷淋水的作用一是靠与气态制冷剂之间的温差降温,二是喷淋水接触到冷凝管表面而产生汽化,汽化潜热带走大量的热量降温,这样来加速气态制冷剂的液化。轴流风机的作用是推动空气在冷凝器中的流动,带走喷淋水蒸气和空气吸收的热量,填料的作用是使喷淋水分布的更均匀,和喷淋水和空气的接触更充分。所述冷凝管组在迎风面上是均匀分布的,错开排列而非并列布置的,沿冷凝管的轴向加工出若干条纵向的鳍形凸起,这些鳍形凸起在冷凝管圆周上是均匀分布的。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鳍形冷凝管组的鳍形凸起仅设置在冷凝管的平直段中部,鳍形冷凝管鳍形凸起的两端各留出一小段为光滑管以便冷凝管与弯管头焊接。冷凝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壳体,在鳍形冷凝管402内流动,气态制冷剂与冷凝管外的喷淋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冷凝管内的制冷剂液化后,从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下方的集液口 404汇集到出液管排出。如图5a所示,鳍形凸起及凹下为折形设计,鳍形凸起及凹下增大了冷凝管表面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实施例2如图1至图5b所示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冷却水喷淋系统1、轴流风机2、填料3及壳体5,还包括鳍形冷凝管组4,所述冷凝管组包括进气口 401、鳍形冷凝管402、弯管403及集液口 404。轴流风机2位于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的顶部,冷却水喷淋系统I安装在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的上部、轴流风机2下方,填料3安装于轴流风机2与冷却水喷淋系统之间,冷却水喷淋系统I以下部分为占据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壳体空间的鳍形冷凝管组4。冷凝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壳体,在鳍形冷凝管402内流动,气态制冷剂与冷凝管外的喷淋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冷凝管内的制冷剂液化后,从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下方的集液口 404汇集到出液管排出。如图5b所示,鳍形凸起为折形,凹下为圆弧形设计,提高冷凝器表面光滑度,鳍形凸起及凹下增大了冷凝管表面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权利要求】1.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冷却水喷淋系统、轴流风机、填料及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鳍形冷凝管组,所述冷凝管组包括进气口、鳍形冷凝管、弯管及集液口,鳍形冷凝管组在迎风面上是均匀分布的,错开排列而非并列布置的,沿冷凝管的轴向加工出若干条纵向的鳍形凸起,这些鳍形凸起在冷凝管圆周上是均匀分布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鳍形冷凝管组的鳍形凸起仅设置在冷凝管的平直段中部,鳍形冷凝管鳍形凸起的两端各留出一小段为光滑管以便冷凝管与弯管头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凸起为折形或圆弧形。【文档编号】F25B39/04GK203758100SQ201420022770【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冷却水喷淋系统、轴流风机、填料及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鳍形冷凝管组,所述冷凝管组包括进气口、鳍形冷凝管、弯管及集液口,鳍形冷凝管组在迎风面上是均匀分布的,错开排列而非并列布置的,沿冷凝管的轴向加工出若干条纵向的鳍形凸起,这些鳍形凸起在冷凝管圆周上是均匀分布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启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绿韵制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