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2502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车架结构,其包括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前端连接有前轮支架,所述推杆的中部枢轴连接有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前轮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推杆的后端可移动地套接一滑套;一推杆连杆一端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上,所述推杆连杆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滑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童车车架结构设计了一可折叠的三角形结构,并利用滑套实现锁定和解锁。相应的童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旋紧或松开一个紧固螺栓即可使用或折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易用、折叠后体积小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车架结构,其包括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前端连接有前轮支架,所述推杆的中部枢轴连接有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前轮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推杆的后端可移动地套接一滑套;一推杆连杆一端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上,所述推杆连杆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滑套上。本技术的童车车架结构设计了一可折叠的三角形结构,并利用滑套实现锁定和解锁。相应的童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旋紧或松开一个紧固螺栓即可使用或折叠。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易用、折叠后体积小等优点。【专利说明】童车车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童车,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童车的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童车已经一种婴幼儿出行必备的工具。使用者在追求童车的稳固、安全的基本要求之外,越来越重视童车的体积小、轻便、可折叠等特点。具备以上特点的童车,可以很容易地放置在轿车后备箱中,在出行的公交车或火车上,也可以减少其占用的体积,从而可以大大方便出行和携带。可折叠的童车结构也非常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可折叠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可折叠的童车车架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童车车架结构,其包括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前端连接有前轮支架,所述推杆的中部枢轴连接有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前轮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推杆的后端可移动地套接一滑套;一推杆连杆一端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上,所述推杆连杆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滑套上。优选的,所述滑套上设置有一可将所述滑套固定在所述后轮支架上的紧固螺栓。优选的,所述后轮支架上和所述推杆的前端之间设置一连接件。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两相互枢轴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枢轴连接在所述推杆上,所述第二支架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上。优选的,所述连接件是绳子。优选的,所述推杆连杆为弧形。优选的,所述推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推把。优选的,两所述推杆之间设置有座蔸。优选的,所述推杆和前轮支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童车车架结构设计了一可折叠的三角形结构,并利用滑套实现锁定和解锁。相应的童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旋紧或松开一个紧固螺栓即可使用或折叠。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易用、折叠后体积小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童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 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童车的半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童车的完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轮支架;2后轮支架;3推杆;4连接件;5滑套;6推把;7推杆连杆;8前轮;9后轮;10座蔸;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童车车架结构包括推杆3,推杆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轮支架1,推杆3的中部枢轴连接有后轮支架2。后轮支架2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9 (即后轮),前轮支架I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8 (即前轮)。推杆3的自由端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手持的推把6,推杆3上可移动地套接一滑套5,滑套5设置在后轮支架2与推杆3的连接点及推把6之间。一推杆连杆7,它一端枢轴连接在后轮支架2上,另一端枢轴连接在滑套5上。推杆连杆7可以根据需要或美观,设计成弧形。滑套5上设置有一可将滑套5固定在后轮支架2上的紧固螺栓(未图示)。这样,即可通过滑套5将后轮支架2、推杆3(包括前轮支架I)连接成一个三角形,固定滑套5即可实现三角形的形状固定;松开滑套5,即可进行折叠。这样紧固螺栓即可将滑套5固定在后轮支架2任意位置,从而使得上述结构形状稳定,以便童车正常使用;松开紧固螺栓后,向下压推把6,使得滑套5沿推杆3向下移动,从而可以折叠至图2的半折叠状态,继续下压即可至图3的全折叠状态。进一步地,为增强前轮支架I和后轮支架2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后轮支架2上和推杆3的前端之间设置一连接件4。连接件4有两种方式:I)连接件4是两相互枢轴连接的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第一支架13枢轴连接在推杆3上,第二支架14枢轴连接在后轮支架2上。2 )连接件4是绳子。而本技术的童车包括两对称的车架,两车架之间通过若干横梁(未图示)连接,两推杆3之间可以固定或可滑动地设置座蔸10,便于小孩乘坐。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童车车架结构,其包括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前端连接有前轮支架,所述推杆的中部枢轴连接有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前轮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推杆的后端可移动地套接一滑套;一推杆连杆一端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上,所述推杆连杆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滑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上设置有一可将所述滑套固定在所述后轮支架上的紧固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童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架上和所述推杆的前端之间设置一连接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童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相互枢轴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枢轴连接在所述推杆上,所述第二支架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童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是绳子。6.根据权利要求4或5其中之一所述的童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连杆为弧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童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推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童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推杆之间设置有座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童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和前轮支架固定连接。【文档编号】B62B7/08GK203753213SQ201320805328【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专利技术者】蔡守进 申请人:昆山小小恐龙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童车车架结构,其包括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前端连接有前轮支架,所述推杆的中部枢轴连接有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前轮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推杆的后端可移动地套接一滑套;一推杆连杆一端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上,所述推杆连杆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滑套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守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小小恐龙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