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581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能维持折叠功能又能提高操作感的婴儿车。通过使车身(2)的前腿(14)、后腿(15)、把手杆(30)、扶手(16)、前部联动杆(35)及后部联动杆(36)以各个连接点(29、34、37、38、39)为中心相对转动,从而使婴儿车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变形。在该婴儿车中,在从左右方向看车身(2)时,把手杆(30)以处于中间的弯曲部(30a)为界能被划分为上杆部(30b)和下杆部(30c)两个部位,该下杆部(30c)相对于该上杆部(30b)的延长线(EL)向后方偏移。前部联动部件(35)和后部联动部件(36)通过下部销(37)与下杆部(30c)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在从车身(2)的左右方向看展开状态下的婴儿车时,上杆部(30b)、扶手(16)及前腿(14)呈直线排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折叠式婴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婴儿车。
技术介绍
以连杆机构状连接车身左右的结构部件而形成的能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变形的婴儿车众所周知。在这种婴儿车中,前腿和后腿各自的上端部与被称为扶手的中间联动部件的前端部相连接,该扶手的后端部与把手杆连接且能够转动,把手杆和后腿通过开闭锁定机构相连接。在从左右方向看处于展开状态的婴儿车时,扶手大致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把手杆在向后方远离前腿的位置上以与该前腿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74016号一般来说,婴儿车的前轮通过以铅直方向上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机构安装在前腿上。另外,在现有的婴儿车中,为方便车身折叠,把手杆在向后方远离前腿的位置上以与该前腿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因此,在考虑到如何在婴儿车的下部,即在前轮和后轮所处的接地面附近的区域对该前轮和后轮施力时,用户推动婴儿车的力经把手杆被传递到车身下部,从而能够从向车身的后方远离前轮的旋转轴线的位置推动该前轮。即,从向后方远离处于能自由旋转状态的前轮的位置推动该前轮,从而实现对婴儿车的操作。但是,由于前轮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经常晃动,因而无论是在直线前进时还是在旋转时,都可能会出现前轮的朝向不稳定,有损于婴儿车的操作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既能维持折叠功能又能提高操作感的婴儿车。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婴儿车具有车身(2)、前腿(14)、后腿(15)、把手杆(30)、中间联动部件(16)、前部联动部件(35)、后部联动部件(36),其中,所述前腿(14)设置在车身(2)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其上安装有以规定的旋转轴线(VA)为中心能够转动的前轮(22);在所述后腿(15)上安装有后轮(26);所述把手杆(30)用于将用户的操作力传递给车身;所述中间联动部件(16)的一端部与所述前腿和后腿各自的上端部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另一端部与所述把手杆相连接且能够转动;所述前部联动部件(35)的一端部在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34)靠下侧的位置(37)上与该把手杆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另一端部在比所述前腿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29)靠下侧的位置(38)上与该前腿相连接且能够转动;所述后部联动部件(36)的一端部在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靠下侧的位置(37)上与该把手杆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另一端部在比所述后腿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29)靠下侧的位置(39)上与该后腿相连接且能够转动;通过使所述前腿、所述后腿、所述把手杆、所述中间联动部件、所述前部联动部件及所述后部联动部件以各个连接点为中心相对转动,从而能够使所述婴儿车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变形。在所述婴儿车中,在从左右方向看所述车身时,所述把手杆以处于中间的弯曲部(30a)为界能被划分为上杆部(30b)和下杆部(30c)两个部位,所述下杆部(30c)相对于该上杆部的延长线(EL)向后方偏移,所述前部联动部件和所述后部联动部件与所述下杆部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在从所述车身的左右方向看所述展开状态下的婴儿车时,所述上杆部、所述中间联动部件及所述前腿呈直线排列。在本专利技术中,把手杆能够被划分为上杆部和下杆部两个部位,下杆部以如下方式相对于上杆部弯曲:相对于上杆部的延长线向车身的后方偏移。因此,即使把手杆的下部通过前部联动部件和后部联动部件与前腿和后腿连接,使把手杆、前腿及后腿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联动,也能够将下杆部与前部联动部件、后部联动部件的连接部分收装进比上杆部的延长线靠近车身后方的区域内,并且能够使上杆部以其延长线沿着中间联动部件和前腿的方式倾斜,将操作力从上杆部经中间联动部件以直线方式传递给前腿。因此,推动车身的力作用于前轮的旋转轴线附近或者旋转轴线的前方,使前轮从前方被拉动,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因此,能够抑制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前轮的摇晃,无论是在直线前进时还是在旋转时都能使该前轮的朝向保持稳定。从而改善婴儿车的操作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杆部可以以如下方式设置:所述上杆部的延长线在所述前轮的车轴上或在该车轴的前方与包含所述前轮的车轴(21)轴线的假想水平面(HP)相交。根据像这样的设定能够可靠地使推动婴儿车的力作用于前轮的车轴或该车轴的前方区域,从而进一步提高前轮的稳定性。所述中间联动部件和所述把手杆的连接点(34)可以设置在所述下杆部一侧。从而,由于下杆部位于上杆部的延长线的后方,因而使中间联动部件和把手杆的连接点靠近上杆部的延长线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杆部、中间联动部件及前腿的直线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前部联动部件和所述后部联动部件中至少一个联动部件(36)与所述把手杆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开闭锁定机构,所述开闭锁定机构用于使所述把手杆和所述联动部件在能够相对转动的状态和不能够相对转动的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利用开闭锁定机构能够将婴儿车锁定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在所述把手杆和所述后部连接部件的连接点上设置有连接所述把手杆和所述后部联动部件且使两者相对转动的下部销(37),在所述开闭锁定机构上设置有锁定部件(50)和锁定接收部(56),所述锁定部件沿所述把手杆能够在释放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锁定接收部以所述下部销为中心能与所述后部联动部件一起转动,当所述锁定部件向所述锁定位置移动时,该锁定部件和所述锁定接收部相啮合且不能以所述下部销为中心相对转动,从而使所述把手杆和所述后部联动部件不能相对转动,当所述锁定部件向所述释放位置移动时,所述锁定部件和所述锁定接收部的啮合状态被解除,从而使所述把手杆和所述后部联动部件能够相对转动。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使锁定部件和锁定接收部在连接把手杆和后部联动部件的下部销附近啮合,从而减小作用于锁定部件或锁定接收部的负荷,实现这些部件的小型化、轻量化。还有,当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锁定部件和所述锁定接收部可以啮合且不能以所述下部销为中心相对转动,当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的变形过程中时,所述锁定部件和所述锁定接收部不能啮合。另外,当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锁定部件和所述锁定接收部可以啮合且不能以所述下部销为中心相对转动。从而能够可靠地使开闭锁定机构动作,将婴儿车锁定在展开状态。另外,开闭锁定机构不会在婴儿车变形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还有,也可以将婴儿车锁定在折叠状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部销和所述后部联动部件可以均为金属制,所述下部销分别与所述把手杆和所述后部联动部件相嵌合。从而由金属部件形成从把手杆经下部销到后部联动部件的负荷传递通路。因此,能够抑制开闭锁定机构的其他部件、例如锁定部件或锁定接收部受到负荷,利用树脂这样的非金属材料形成这些部件。还有,所述后部联动部件和所述后腿可以通过金属制的后部连接销相连接且能够转动。从而能够由金属部件构成从把手杆经后部联动杆到后腿的负荷传递通路,较高地维持车身的强度、刚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可以在所述后腿上设置下部托架(40),当所述婴儿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下部托架由下方挡住所述把手杆的下端。从而,由后腿直接支承作用于把手杆的向下的负荷中的至少一部分,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具有车身、前腿、后腿、把手杆、中间联动部件、前部联动部件、后部联动部件,其中,所述前腿设置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其上安装有以规定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能够转动的前轮,在所述后腿上安装有后轮,所述把手杆用于将用户的操作力传递给车身,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前腿和后腿各自的上端部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另一端部与所述把手杆相连接且能够转动,所述前部联动部件的一端部在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靠下侧的位置上与该把手杆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另一端部在比所述前腿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靠下侧的位置上与该前腿相连接且能够转动,所述后部联动部件的一端部在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靠下侧的位置上与该把手杆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另一端部在比所述后腿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靠下侧的位置上与该后腿相连接且能够转动,通过使所述前腿、所述后腿、所述把手杆、所述中间联动部件、所述前部联动部件及所述后部联动部件以各个连接点为中心相对转动,从而能够使所述婴儿车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变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婴儿车中,在从左右方向看所述车身时,所述把手杆以处于中间的弯曲部为界能被划分为上杆部和下杆部两个部位,所述下杆部相对于该上杆部的延长线向后方偏移,所述前部联动部件和所述后部联动部件与所述下杆部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在从所述车身的左右方向看所述展开状态下的婴儿车时,所述上杆部、所述中间联动部件及所述前腿呈直线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01 JP 2011-240059;2011.11.01 JP 2011-240051.一种婴儿车,具有车身、前腿、后腿、把手杆、中间联动部件、前部联动部件、后部联动部件,其中, 所述前腿设置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其上安装有以规定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能够转动的前轮, 在所述后腿上安装有后轮, 所述把手杆用于将用户的操作力传递给车身, 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前腿和后腿各自的上端部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另一端部与所述把手杆相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前部联动部件的一端部在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靠下侧的位置上与该把手杆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另一端部在比所述前腿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靠下侧的位置上与该前腿相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后部联动部件的一端部在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靠下侧的位置上与该把手杆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另一端部在比所述后腿和所述中间联动部件的连接点靠下侧的位置上与该后腿相连接 且能够转动, 通过使所述前腿、所述后腿、所述把手杆、所述中间联动部件、所述前部联动部件及所述后部联动部件以各个连接点为中心相对转动,从而能够使所述婴儿车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变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婴儿车中,在从左右方向看所述车身时,所述把手杆以处于中间的弯曲部为界能被划分为上杆部和下杆部两个部位,所述下杆部相对于该上杆部的延长线向后方偏移,所述前部联动部件和所述后部联动部件与所述下杆部相连接且能够转动, 在从所述车身的左右方向看所述展开状态下的婴儿车时,所述上杆部、所述中间联动部件及所述前腿呈直线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杆部以如下方式设置:所述上杆部的延长线在所述前轮的车轴上或在该车轴的前方与包含所述前轮的车轴轴线的假想水平面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联动部件和所述把手杆的连接点设置在所述下杆部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部联动部件和所述后部联动部件中至少一个联动部件与所述把手杆之间还设置有开闭锁定机构,所述开闭锁定机构用于使所述把手杆和所述联动部件在能够相对转动的状态和不能够相对转动的状态之间切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把手杆和所述后部连接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顺一梶本洋平清水直园田二郎橘裕一朗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