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1854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5 12:16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所述折叠式婴儿车包含一车体框架,该车体框架包括间隔对称的两侧框架,其中任一侧框架包括一推杆、一脚杆及一枢转关节构造,该枢转关节构造包括分别与该推杆和该脚杆连接的一上关节及一下关节,该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包括一枢转地连结至该下关节的扶手连接座,该扶手连接座具有一贯通导槽,以及一导销,该导销固定连接至该上关节且一端穿过该贯通导槽,并在该推杆相对于该脚杆枢转时由该贯通导槽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致使该扶手连接座一同枢转,使组装在连接座本体上的扶手能随着推杆与脚杆的展开及收合同步完成展开与收合,不需用户另行操作扶手,简化婴儿车的折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所述折叠式婴儿车包含一车体框架,该车体框架包括间隔对称的两侧框架,其中任一侧框架包括一推杆、一脚杆及一枢转关节构造,该枢转关节构造包括分别与该推杆和该脚杆连接的一上关节及一下关节,该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包括一枢转地连结至该下关节的扶手连接座,该扶手连接座具有一贯通导槽,以及一导销,该导销固定连接至该上关节且一端穿过该贯通导槽,并在该推杆相对于该脚杆枢转时由该贯通导槽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致使该扶手连接座一同枢转,使组装在连接座本体上的扶手能随着推杆与脚杆的展开及收合同步完成展开与收合,不需用户另行操作扶手,简化婴儿车的折叠。【专利说明】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的婴儿车,特别是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
技术介绍
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方式是设计上的重要考虑,为了幼儿使用上的安全,折叠式婴儿车通常皆设置有扶手组件,在展开与收合婴儿车时,业界常见的一种设计是在扶手装置上设置干涉件,在车架杆件展开或收合时,该干涉件与车架杆件或车架杆件相关的转关节产生干涉或解除干涉,借以达成扶手装置的展开或收合,为了提供一种构造与使用上更为简单便捷的扶手收合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借由枢转关节间接连动方式达成扶手装置展开及收合的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于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所述折叠式婴儿车包含一车体框架,该车体框架包括间隔对称的两侧框架,其中任一侧框架包括一推杆、一脚杆及一枢转关节构造,该枢转关节构造包括分别与该推杆和该脚杆连接的一上关节及一下关节,该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包括一枢转地连结至该下关节的扶手连接座,该扶手连接座具有一贯通导槽,以及一导销,该导销固定连接至该上关节且一端穿过该贯通导槽,并在该推杆相对于该脚杆枢转时由该贯通导槽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致使该扶手连接座一同枢转。较佳地,该扶手连接座包含一连接座本体及一枢转地连结至该下关节且可绕一枢转轴相对该下关节转动的连动件,该连接座本体套接固定于该连动件外侧,该贯通导槽形成在该连动件上。较佳地,该贯通导槽呈一长条形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当该推杆与该脚杆处于一展开位置时,该导销邻近于该第一端;当该推杆与该脚杆位于一收合位置时,该导销邻近于该第二端。更佳地,该第一端与连动件之枢转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端与连动件之枢转轴的距离,当该推杆与该脚杆处于一展开位置时,该导销位于该第一端;当该推杆与该脚杆位于一收合位置时,该导销位于该第二端。较佳地,该上关节的一端包含一与该推杆接合的上连接部,该下关节的一端包含一与该脚杆接合的下连接部,该上关节与该下关节各自的另一端被连接成可绕一枢转点相对转动。较佳地,该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还包括一可被组接至该扶手连接座的扶手。该扶手与该推杆及该脚杆之间分别具有一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随该推杆相对于该脚杆枢转时改变,使该扶手会随着该扶手连接座被展开或收合。较佳地,该扶手连接座具有一套接固定于该连动件外侧的连接座本体,该扶手连接座上具有一贯通的锁定孔,该扶手包括一锁定件,该锁定件具有一可与该锁定孔接合的钩部。较佳地,该扶手连接座具有一凸出的卡合块,该扶手包括一扶手本体,该扶手本体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上形成有一可与该卡合块卡合的卡合槽。较佳地,该扶手本体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一操作开孔以供接触操作该锁定件。较佳地,该锁定件设置在该扶手本体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且具有一由该操作开孔露出的操作按钮,该扶手还包括一复位弹性元件,该复位弹性元件安装在该操作按钮与该第一侧壁之间以偏压该锁定件以维持该钩部与该锁定孔接合。较佳地,该扶手还包括一固定在该扶手本体之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间的固定座件,该固定座件包含一基部、一位于该基部之一端并扣合于该扶手本体的固定钩、及一位于该基部另一端的定位轴柱,该锁定件套合在该定位轴柱上,且借由按压该操作按钮,该锁定件被转动使该钩部脱离该锁定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折叠式婴儿车的推杆、脚杆借由枢转关节构造改变相对角度而在展开位置与收合位置之间变化,由于枢转关节构造的上关节、下关节分别与一导销及一连动件结合,在上关节、下关节相对转动的同时,通过导销在连动件的贯通导槽中的移动使连动件及固定至连动件的连接座本体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导致组装在连接座本体上的扶手能随着推杆与脚杆的展开及收合同步完成展开与收合,不需用户另行操作扶手,简化婴儿车的折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包含本专利技术之扶手收合装置一实施例的折叠式婴儿车的立体图;图2是说明该扶手收合装置的折叠式婴儿车局部立体图;图3是该扶手收合装置的一分解图;图4是该扶手收合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一说明该扶手收合装置处于展开位置的折叠式婴儿车局部立体图;图6是一说明该扶手收合装置处于收合位置的折叠式婴儿车局部立体图;图7是一说明包含本专利技术之扶手收合装置一实施例的折叠式婴儿车处于收合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说明扶手与该扶手收合装置之扶手连接座组接状态立体示意图;图9是该扶手的分解图;以及图10是该扶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是设置于一折叠式婴儿车上,并以该折叠式婴儿车为例作说明。实施例中的折叠式婴儿车构造大体上包括一底框11、一车体框架、一婴儿座椅13、一踏板14及四个车轮12。该车体框架包括间隔对称的两侧框架,各侧框架包括一枢接至底框11侧前方的脚杆3、一枢转连接在脚杆3上方的推杆2,及一设置于推杆2与脚杆3之间的枢转关节构造4。婴儿座椅13设置于所述脚杆3之间,踏板14附接在二脚杆3下端与底框11两侧之间,车轮12分别附接在二脚杆3下端与底框11两侧后方。参阅图1至图4,各枢转关节构造4包括分别与对应推杆2和对应脚杆3连接的一上关节41及一下关节42。每一上关节41的一端包含一可与对应推杆2接合的上连接部411,每一下关节42的一端包含一可与对应脚杆3接合的下连接部421。且每一上关节41与每一下关节42各自的另一端被连接成可绕一枢转点43相对转动。由于婴儿车车体框架两侧是对应相同的构造,而本实施例中的婴儿车扶手收合装置也是对称地设置在车体框架两侧的推杆2与脚杆3的枢转关节构造4上,因此下文中仅就一侧的构造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扶手收合装置包含一扶手连接座6以及一组接于所述扶手连接座6的扶手81,其详细构造容后说明。要注意的是,以本实施例中完整的折叠式婴儿车来说,两侧各一扶手81组成一扶手组件8。如图3中所示,扶手连接座6包含一连接座本体61及一枢转地连结至该下关节42且可绕一枢转轴相对该下关节42转动的连动件5,该连接座本体61套接固定在连动件5外侧,且具体是借由二铆钉(图中未示)固定在连动件5的外侧,此外,一周围咬花的销钉9穿过扶手本体61与连动件5且固定至下关节42上的一轴孔座422,使得扶手本体61与连动件5能以该咬花销钉9为轴同步转动。扶手连接座6具有一贯通导槽51,以及一导销7。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贯通导槽51形成于连动件5上,位于销钉9之枢接点的上方,导销7 —端穿过贯通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所述折叠式婴儿车包含一车体框架,该车体框架包括间隔对称的两侧框架,其中任一侧框架包括一推杆、一脚杆及一枢转关节构造,该枢转关节构造包括分别与该推杆和该脚杆连接的一上关节及一下关节,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式婴儿车的扶手收合装置包括一枢转地连结至该下关节的扶手连接座,该扶手连接座具有一贯通导槽,以及一导销,该导销固定连接至该上关节且一端穿过该贯通导槽,并在该推杆相对于该脚杆枢转时由该贯通导槽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致使该扶手连接座一同枢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