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控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900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2 19:42
为了不导致成本上升地实现将从泵送出的流体的压力维持为目标值的控制,泵控制单元具备通过对电动马达的励磁线圈进行驱动的PWM信号的负荷比的调节来控制油压泵的旋转速度的驱动控制单元。另外,泵控制单元具备将流到励磁线圈的电流用分流电阻转换为电压信号、将该电压信号用分压比设定电路进行分压、利用该分压电压的上升来缩短PWM信号的导通信号的信号校正电路。分压比设定电路具有PWM信号的导通时间越长则越提高分压电压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泵控制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控制单元,详细地说涉及对驱动泵的电动马达的多个励磁线圈通过脉冲宽度调制来供应电功率的技术的改善。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构成的泵控制单元,在专利文献I中示出驱动油压泵的无传感器三相无刷直流马达,示出具有由个人计算机控制的马达驱动IC和由该马达驱动IC控制的FET电路的控制装置。该专利文献I的控制装置具备:检测电动马达的旋转并将其提供给马达驱动IC的单位旋转角度检测电路;以及用分流电阻检测经由FET电路供应到电动马达(励磁线圈)的电流值并将该电流值提供给个人计算机的电源电流检测电路。在该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用个人计算机进行PWM运算,通过将该运算结果从马达驱动IC提供给FET电路来设定负荷比,并进行电动马达的旋转控制的构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4-3536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7]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进行用电动马达驱动油压泵、将从该油压泵供应的工作油的油压维持为设定值的油压恒定控制的情况下,考虑用压力传感器检测从油压泵供应的工作油的油压,为了将该检测值维持为目标值而进行以高精度设定负荷比的控制。但是,为了实现为将工作油的压力维持为目标值而以高精度设定负荷比的控制,需要微处理机,不仅由于开发软件会导致成本的上升,而且具备微处理机的构成也会导致控制延迟,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不导致成本上升地实现将从泵送出的流体的压力维持为目标值的控制。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驱动泵的电动马达具备通过对多个励磁线圈供应电功率来利用磁场驱动转子而使其旋转的驱动构成,并且本专利技术具备:对向上述励磁线圈供应的电流的负荷比进行设定的功率控制部;将流到上述励磁线圈的电流变换为电压信号的分流电阻;以及根据来自上述分流电阻的电压信号产生与上述负荷比对应的分压比的检测电压信号的分压比设定电路,具备基于上述检测电压信号改变由上述功率控制部设定的上述负荷比的功率校正部。根据该构成,分流电阻将向励磁线圈供应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因此分压比设定电路基于该电压信号产生与负荷比对应的分压比的检测信号值。例如,与负荷比低的状态相比,在负荷比高的状态下以提高分压电压的方式构成分压比设定电路时,在负荷比高的状态下流到励磁线圈的电流值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还能使检测电压信号较大地变化。并且,功率校正部还能通过基于检测电压信号改变负荷比来维持向励磁线圈供应的电功率。特别是在该构成中,在负荷比低的状态下流到励磁线圈的电流值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还能进行减小检测电压信号的变化,不由功率校正部进行负荷比的变更而将需要的电功率供应到励磁线圈的处理。因此即使不具备微处理机等处理装置,也能不导致成本上升地、反应性良好地实现维持向励磁线圈供应的电流、并将从泵送出的流体的压力维持为目标值的控制。本专利技术可以是,上述功率控制部根据设定的负荷比输出将功率控制元件设定为导通状态的信号,上述功率校正部在上述检测电压信号超过设定值时进行缩短上述功率控制元件的导通时间的校正动作。由此功率校正部在检测电压信号超过设定值时进行缩短功率控制元件的导通时间的校正动作,由此能抑制流到励磁线圈的电流的增大而将该电流维持为目标值。本专利技术可以是,上述分压比设定电路包括:将来自上述分流电阻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的多个分压电阻;以及与多个上述分压电阻中的接地侧的分压电阻并联配置的电容器。由此在负荷比低的状态下电容器反复进行充放电的状态下,由于电流流到该电容器,因此流到接地侧的分压电阻的电流值降低,来自分压比设定电路的检测电压信号降低。与此相反地,在负荷比高的状态下由于电容器几乎不放电而维持在充电状态,因此流到接地侧的分压电阻的电流值增大,来自分压比设定电路的检测电压信号上升。即如马达起动时,在负荷比低的状态下流到励磁线圈的电流值超过设定值的情况下,维持负荷比来进行电动马达的可靠的增速。另外,如电动马达处于稳定旋转的情况,在负荷比高的状态下流到励磁线圈的电流值超过设定值的情况下,能缩短负荷比的导通时间,响应性良好地降低电动马达的旋转速度来抑制喷出压力的上升。本专利技术可以是,具备在从上述泵送出的流体压力超过预先设定的请求压力的情况下释放从上述泵送出的流体的压力的泄压阀。由此在从泵送出的流体压力超过请求压力的情况下,利用泄压阀释放流体的压力,由此抑制油压的过度上升来减轻电动马达的负荷,抑制励磁线圈的发热。本专利技术可以是,具备设置在上述功率控制部和上述电动马达之间、根据上述负荷比切换上述功率控制元件、对上述励磁线圈供应电功率的驱动电路,上述分压比设定电路基于上述驱动电路和上述分流电阻之间的电压信号产生上述检测电压信号。本专利技术可以是,上述分压电阻具有:与一端接地的上述分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的第I分压电阻;以及与上述第I分压电阻串联连接的第2分压电阻和第3分压电阻,在上述第2分压电阻和上述第3分压电阻的中间位置产生上述检测电压信号。【附图说明】图1是泵控制单元的电路框图。图2是示出PWM信号的负荷比的变化的图表。图3是示出工作油的流量和马达电流以及电源电流相对于请求油压的变化的坐标图。图4是示出在具备泄压阀的构成中工作油的流量和马达电流以及电源电流相对于请求油压的变化的坐标图。图5是示出负荷比变化时的马达驱动电流和电源电流的变化的坐标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整体构成〕如图1所示,车辆所具备的泵控制单元构成为具备油压控制ECU1、驱动控制单元10 (功率控制部的一例)、驱动电路2、电动马达M、油压泵P。在汽车等车辆的发动机中具备泵打开关闭定时控制机构、油压致动器等油压工作装置3,在本专利技术的泵控制单元中,驱动控制单元10构成为通过脉冲幅度调制来控制向电动马达M供应的电功率,控制油压泵P的驱动旋转。作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泵控制单元的车辆,可将进行怠速熄火控制的车辆举为例子。具体地,其具备油路系统,具备供应来自该油路系统的工作油的油压工作装置3,在油路系统中与由发动机驱动的主油压泵(未图示)并排具备本专利技术的油压泵P。在以该构成进行怠速熄火控制时,本专利技术的泵控制单元控制电动马达M而驱动油压泵P,在发动机停止时也实现向油压工作装置3供应工作油。另外,作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泵控制单元的车辆,可以将具备电动马达M控制的油压泵P的混合动力型车辆举为例子。在该车辆中,不仅在发动机停止时对油压工作装置3供应工作油,还为了进行混合动力马达的冷却而在将来自油压泵P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用机油冷却器冷却的状态下将其供应到混合动力马达来实现冷却。在图1所示的泵控制单元中,具备从油压泵P向油压工作装置3供应工作油的主油路4,在该主油路4中具备当工作油的压力上升时释放压力的泄压阀5,具备将没有向油压工作装置3供应的工作油作为润滑油向发动机的主油道(未图示)供应的油路系统。在主油路4中具备检测从油压泵P送出的工作油的油压的油压传感器Sp,向油压控制ECUl反馈该油压传感器Sp的检测结果。电动马达M构成为具有多个励磁线圈6以及利用来自励磁线圈6的磁场的作用驱动旋转的转子7的无传感器无刷直流马达,该电动马达M被驱动控制单元10控制。油压控制ECUl根据发动机的旋转速度、车辆的行驶状况设定作为目标的工作油压,设定为了得到该工作油压的目标负荷比信息,并将其输出到驱动控制单元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控制单元,驱动泵的电动马达具备通过对多个励磁线圈供应电功率来利用磁场驱动转子而使其旋转的驱动构成,并且上述泵控制单元具备:对向上述励磁线圈供应的电流的负荷比进行设定的功率控制部;将流到上述励磁线圈的电流变换为电压信号的分流电阻;以及根据来自上述分流电阻的电压信号产生与上述负荷比对应的分压比的检测电压信号的分压比设定电路,具备基于上述检测电压信号改变由上述功率控制部设定的上述负荷比的功率校正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30 JP 2011-2625011.一种泵控制单元, 驱动泵的电动马达具备通过对多个励磁线圈供应电功率来利用磁场驱动转子而使其旋转的驱动构成,并且 上述泵控制单元具备:对向上述励磁线圈供应的电流的负荷比进行设定的功率控制部; 将流到上述励磁线圈的电流变换为电压信号的分流电阻;以及根据来自上述分流电阻的电压信号产生与上述负荷比对应的分压比的检测电压信号的分压比设定电路, 具备基于上述检测电压信号改变由上述功率控制部设定的上述负荷比的功率校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控制单元, 上述功率控制部根据设定的上述负荷比输出将功率控制元件设定为导通状态的信号,上述功率校正部 在上述检测电压信号超过设定值时进行缩短上述功率控制元件的导通时间的校正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控制单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重光井口浩渡边笃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