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3669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尾部于上和/或下旋涡产生区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在使用时在对应涡流产生区中水平延伸的导流板。当客车处于高速行驶时,打开并伸展导流板,对客车尾部气流进行梳理,强制破坏旋涡产生区的湍流涡结构,将湍流涡分解为相对小的旋涡,减少了大旋涡造成的湍流损失,降低整车风阻。采用检测装置检测车速及对后方区域进行探测,当尾部无其它物体时打开导流板;还可以根据车速进行自动控制,当客车处于低速状态时,可以自动关闭导流板。该客车还设有手动开关按钮,司机可以根据实际路段打开或关闭尾部导流系统,防止在城市或者车流量大的路段打开导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客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车。
技术介绍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尾气排放过大而造成的。中国客车耗能多,排放量大,大约有一半的能耗是用于克服空气阻力。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为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且与汽车造型息息相关,如何改善汽车造型将成为汽车节能和环保的重要课题。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汽车速度超过70km/h时,空气对车身所造成的阻力将成为影响汽车最高车速、燃油经济性和操纵稳定性等的重要因素。汽车总的消耗功率随着车速的提高而迅速增加,其中空气阻力消耗的功率增加非常迅速,当车速超过70km/h时,它将大于滚动阻力消耗的功率。目前,客车的营运路段中约80%以上是高速路段,且高速路段中有至少50%的油耗用于克服空气阻力。如图1所示为现有客车在行驶时的气流流向示意图,由图可知,当气流沿汽车表面流动到汽车尾部时,气流分离而形成尾随汽车后面的湍流尾流,即气流沿汽车上、下表面流动到尾部后分别形成一个大的旋涡产生区6和7,造成较大的空气阻力,增大了能耗。由于空气阻力与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为了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尾部于上旋涡产生区和/或下旋涡产生区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在使用时在对应涡流产生区中水平延伸的导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尾部于上旋涡产生区和/或下旋涡产生区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在使用时在对应涡流产生区中水平延伸的导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导流板可上下翻转铰接于车体上,其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积成马磊严德海姜德军阎备战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