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训练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473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1:54
一种自行车训练车架,包含一架体、一第一夹持单元与一第二夹持单元,该第一、第二夹持单元之间夹持该自行车的一轮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单元包括有一顶抵件与一操作件;该顶抵件是穿设于该架体的该轴孔中且能沿轴向前后滑移,该顶抵件具有一抵接端接触该自行车的该轮轴;该操作件是枢轴于该架体上而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枢摆,该操作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接触部触压该顶抵件,该操作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接触部未触压该顶抵件。通过快速定位的第一夹持单元使一自行车安装于自行车训练车架的时间大幅减少。(*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训练车架,包含一架体、一第一夹持单元与一第二夹持单元,该第一、第二夹持单元之间夹持该自行车的一轮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单元包括有一顶抵件与一操作件;该顶抵件是穿设于该架体的该轴孔中且能沿轴向前后滑移,该顶抵件具有一抵接端接触该自行车的该轮轴;该操作件是枢轴于该架体上而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枢摆,该操作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接触部触压该顶抵件,该操作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接触部未触压该顶抵件。通过快速定位的第一夹持单元使一自行车安装于自行车训练车架的时间大幅减少。【专利说明】自行车训练车架
本技术是与自行车相关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训练车架。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的自行车训练器,如中国台湾证书号第M293048号“自行车训练器的阻力结构”新型专利案,该自行车训练器的阻力结构包含有一支撑架,一阻力结构、以及二螺杆,其中,该阻力结构是设于该支撑架的底部,该螺杆设于该支架顶部的相对应两侧,该二螺杆各有一挟持块用以夹持一自行车车轮的轮轴两端,藉以固持该自行车,并使该车轮抵贴于该阻力结构上,以仿真室外骑乘时自行车的车轮会遇到的阻力,使用者由此在室内进行自行车的骑乘运动或训练,进而达到运动健身的功效。当使用者欲架设该自行车的车轮于该自行车训练器上时,必须旋动该螺杆以调整该挟持块位置,惟,通过螺接的方式使用者往往必须旋转该螺杆相当多的圈数之后,方能完成该自行车的架设工作,导致作业效率低落,也带来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训练车架,具有可快速调整夹持间距,并使自行车的轮轴稳固不易脱离。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自行车训练车架包括一架体、一第一夹持单元与一第二夹持单元,其中该第一与该第二夹持单元分别设置于该架体的两端,且该第一与该第二夹持单元之间夹持该自行车的一轮轴;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的至少一端设有一轴孔与一穿孔,该穿孔连通该轴孔。该第一夹持单元包括有一顶抵件与一操作件;该顶抵件是穿设于该架体的该轴孔中且能沿轴向前后滑移,该顶抵件具有一抵接端接触该自行车的该轮轴;该操作件是枢轴于该架体上而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枢摆,该操作件具有一接触部通过该穿孔,该操作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接触部触压该顶抵件,以固定该顶抵件位置,该操作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接触部未触压该顶抵件。其中,该第一夹持单元的该顶抵件表面具有一齿面,该操作件的该接触部包括一啮齿,该操作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啮齿与该齿面啮合。其中,该第一夹持单元包括有一调整件,该顶抵件包括一顶杆与一套筒,该套筒的两端为透空状,且该套筒的外表面具有该齿面,该顶杆穿入该套筒中,且该顶杆具有一螺孔,该调整件能原处转动,且具有一螺杆,该螺杆一端锁入该螺孔中。其中,该调整件包括有一头部连接于该螺杆的另一端,该螺杆的身部具有一凸垣;该套筒一端形成一内折缘,该螺杆的该凸垣与该头部分别位于该内折缘的两侧,以限制该调整件不可前后移动。其中,该顶杆具有一沟槽,该沟槽包含有相对应设置的二抵靠面,该顶抵件还包含有一插销,该插销两端固接于该套筒,且该插销横设于该沟槽内,该插销与其中一该抵靠面抵接以限制该顶杆的移动范围。其中,该第一夹持单元还包含有一衬套,该衬套塞设于该架体的该轴孔中,且该衬套具有一贯孔与该穿孔相通;该套筒设置于该衬套中且能沿轴向前后滑移;该操作件的该啮齿通过该穿孔与该贯孔而与该套筒上的该齿面啮合。其中,该架体的一端设有一凸耳,该操作件枢接于该凸耳,该操作件具有两端分别位于该凸耳两侧,其中一端具有该接触部,另一端具有一触压部。其中,包括有一偏压件,该偏压件设置于该操作件与该凸耳之间,该偏压件提供一顶推力以使该操作件维持朝该第一位置方向枢摆。本技术的效果在于该第一夹持单元的该顶抵件与该操作件组合而成的快速拆装机构,通过该操作件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的自由转换,使顶抵件能相对于该架体稳固接合或自由滑动,由此,该自行车的轮轴能快速安装自行车训练架上,减少安装所需要的时间,更为方便的组装设计也能吸引用户将使用频率提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包含有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训练车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训练车架的第一夹持单元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夹持单元局部透视图,显示插销与顶杆的位置关系。图4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夹持单元的剖视图,显示操作件位于第一位置。图5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夹持单元的剖视图,显示操作件位于第二位置。图6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夹持单元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训练车架与一自行车的轮轴的位置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训练车架100,该自行车训练车架100包括有一架体10、一第一夹持单元20以及一第二夹持单元30。该自行车训练车架100的架体10上组装有一阻尼装置200。如图1及图7所示,将自行车车轮300的轮轴301放置于该第一夹持单元20与该第二夹持单元30之间且受该第一夹持单元20与该第二夹持单元30左右挟持,该车轮300抵于该阻尼装置200上,由此当使用者骑乘自行车并驱使该车轮300转动时,该阻尼装置200提供一阻力作用于该车轮300,基此,使用者得在室内模拟骑乘自行车的情况。该架体10包含有一 U型管11、一第一轴管12与一第二轴管14,该第一轴管12与该第二轴管14分别设置于该U型管11的两端,该第一轴管12具有一轴孔12a,该第二轴管14具有一轴孔14a,其中该第一轴管12上更设置有一穿孔12b与一凸耳12c,该穿孔12b连通该轴孔12a,该凸耳12c设于该第一轴管12的外表面且邻近该穿孔12b。该第一夹持单元20设置于该轴孔12a中,该第二夹持单元30设置于该轴孔14a中。如图1及图2所示,该第一夹持单元20包含有一衬套22、一顶抵件24、一操作件26、一调整件28与一以钮簧27为例的偏压件。其中,该衬套22为塑料材质制成且塞设于该轴孔12a内,该衬套22设有一贯孔222,该贯孔222与该穿孔12b相对应设置且互为连通。该顶抵件24是可滑动地塞设于该衬套22中,通过该塑料的衬套22居间设置,以避免该顶抵件24直接与该第一轴管12发生磨损。该顶抵件24包括有一顶杆242、一套筒244与一插销248,该套筒244的两端呈透空状,其中一端更形成一内折缘244b,该套筒244的表面具有一齿面244a ;该顶杆242穿入该套筒244中,该顶杆242的一端具有一抵接端242d,该顶杆242的另一端具有一螺孔242a。如图3所示,该顶杆242的外环面具有一沟槽242b,该沟槽242b包含有相对应设置的二抵靠面242c ;该插销248两端固接于该套筒244内,且该插销248横设于该沟槽242b内,通过该插销248抵推该沟槽242b的其中一个抵靠面242c,以限制该顶杆242于一预定范围内滑移。请配合图4所示,该调整件28具有一螺杆282与一头部284,该螺杆282 —端锁入该顶杆242的该螺孔242a中,另一端于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训练车架,包含一架体、一第一夹持单元与一第二夹持单元,其中该第一与该第二夹持单元分别设置于该架体的两端,且该第一与该第二夹持单元之间夹持该自行车的一轮轴;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的至少一端设有一轴孔与一穿孔,该穿孔连通该轴孔;该第一夹持单元包括有:一顶抵件,穿设于该架体的该轴孔中且能沿轴向前后滑移,该顶抵件具有一抵接端接触该自行车的该轮轴;一操作件,枢轴于该架体上而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枢摆,该操作件具有一接触部通过该穿孔,该操作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接触部触压该顶抵件,以固定该顶抵件位置,该操作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接触部未触压该顶抵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福海
申请(专利权)人:必艾奇亚洲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