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式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960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椅,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患者上下床的便利式轮椅。便利式轮椅,包括椅架、底框和椅座板,椅座板通过升降组件固定于底座,椅座板相对于底框可自由旋转,升降组件相对于底框在前后方向可自由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支撑平台,用于承托患者的股部,使该支撑平台具有相对轮椅主体前后移动的功能,并使该支撑平台能够以360°自由旋转,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在少量帮助的情况下就能上下床,甚至是自助式地上下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椅,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患者上下床的便利式轮椅。便利式轮椅,包括椅架、底框和椅座板,椅座板通过升降组件固定于底座,椅座板相对于底框可自由旋转,升降组件相对于底框在前后方向可自由滑动。本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支撑平台,用于承托患者的股部,使该支撑平台具有相对轮椅主体前后移动的功能,并使该支撑平台能够以360°自由旋转,因此本技术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在少量帮助的情况下就能上下床,甚至是自助式地上下床。【专利说明】便利式轮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椅,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患者上下床的便利式轮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多种轮椅,功能都比较单一,仅限于为患者提供代步功能,而对患者的上下床需要几乎毫无帮助。申请号为201110225319.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便于上下床的轮椅,其构思是将椅座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半座板,患者坐于轮椅时,这左右两部分的半座板拼接成整块座板,给患者的股部提供支持;而当患者需要从轮椅上上床或者从床上下到轮椅时,这左右两部分的半座板在操纵杆策动连杆的作用下以转过90°角的方式分开,从而为患者上床或者下床提供便利。该专利技术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轮椅,其包括:车体;分为右车座部分和左车座部分的车座,所述车体的后壁和位于所述车体的车座下面的底壁是开放的;用于移动所述右车座部分或左车座部分的装置;在所述车体的车座的下面形成的用于接收残疾人士床的空间;和设在所述车体内保持用于移动所述车座部分的装置的保持板,所述用于移动所述车座部分的装置具有把所述车座部分连接至所述车体的连杆,和用于操纵所述连杆的操纵杆,以便所述车座部分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本专利技术人认为,该技术方案的构思较为简单,其目的实际仅达到便于患者上下床的初级层次,因为它仅仅是为患者上下床提供空间,并没有其他任何方面的实质性的帮助。而本领域亟需一种能够为患者提供一种上下床更加便利的轮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便利式轮椅。本技术的便利式轮椅具有便于患者上下床的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利式轮椅,包括椅架、底框和椅座板,所述椅座板通过升降组件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椅座板相对于所述底框可自由旋转,所述升降组件相对于所述底框在前后方向可自由滑动。本技术所述前后方向是指跟轮椅前进后退相同的方向。本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了现有的轮椅后,提出了一种解决患者上下床困难的先进理念:为患者提供一个支撑平台,用于承托患者的股部,使该支撑平台具有相对轮椅主体前后移动的功能,并使该支撑平台能够以360°自由旋转;具备上述功能的轮椅就能实现如下操作:将患者从床上平移到支撑平台,以患者股部作为受力点,使患者90°旋转面向椅背,使患者调整为坐姿坐于所述支撑平台,然后旋转支撑平台使患者背向椅背,然后将支撑平台移动使之回位,成为与常规轮椅相似的状态。考虑到轮椅的高度与床铺的高度通常不一致,因此将支撑平台设置成能够升降的。支撑平台是一个理论概念,具体到本技术中,为连有椅座板的升降组件。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虽不能完全自助,但旁人帮助患者不需花费很大体力,一般来讲,一个8岁的小孩就能帮助一个重达120斤的下肢不能自主的成年人从床上坐到轮椅上。当然也可以从轮椅上搬到床上,只要反步骤操作即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椅架的升降扶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椅座板两侧的操纵扶手,所述操纵扶手通过一个三连杆结构与所述椅座板连接;所述三连杆结构由操纵杆、斜拉杆和翻转框构成,所述操纵杆一端与所述椅座板侧面侧向铰接,所述斜拉杆一端具有滑头,所述滑头滑动固定于所述翻转框的侧面滑槽中,所述翻转框在其连接端与所述椅座板铰接,所述斜拉杆还与所述操纵杆铰接,从而使所述三连杆具有如下功能:推动操纵杆旋转,从而调节所述翻转框翻转,使所述翻转框在适于平躺使用和适于端坐使用的状态间完成切换。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使患者具有能够自助上下床的能力。本技术所述患者如无特殊说明,均指下肢活动受限或下肢无活动能力,但上肢健康的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块、底盘、伸缩杆、托盘和托轨,所述椅座板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滑槽与所述托轨滑动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滑槽具有一个适于所述滑头滑入的斜向设置的限位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升降扶手通过齿轮齿条组合实现升降;所述齿轮齿条组合包括与所述升降扶手固定连接的竖向设置的升降齿条,与所述升降齿条配合连接的升降齿轮以及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具有双向输出轴,所述双向输出轴上设有所述升降齿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操纵扶手通过一个转动轴和一个限位插销与所述操纵杆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支撑平台,用于承托患者的股部,使该支撑平台具有相对轮椅主体前后移动的功能,并使该支撑平台能够以360°自由旋转,因此本技术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在少量帮助的情况下就能上下床,甚至是自助式地上下床;2.本技术的升降扶手可根据椅座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升降扶手的高度适于患者上下床活动时借力;3.本技术的操纵部分包括操纵扶手、操纵杆、三连杆;这三者能够实现联动,从而可以通过患者自己的上肢就能实现将翻转框调节成适于平躺或者适于坐;4.本技术的椅座板可以通过托轨和滑槽连接于升降组件,因此本技术轮椅在使用时,可以将椅座板伸出,比如伸入床的上方空间以便于病人自己从床上爬到椅座板上;5.本技术的操纵扶手除了通过转动轴连接于操纵杆外,还设置有纤维插销,这赋予了操纵扶手可翻转可锁定的功能,因为当操纵杆受力转动90°时,操纵扶手也跟着翻转,若操纵扶手不可动,则翻转后的操纵扶手将阻碍病人从床上爬到椅座板上,因此此处设计成可翻转的操纵扶手;6.本技术的三连杆结构,使得翻转框能够受控地翻转使得翻转框适于平躺或者坐,其实也可以受控地晃动,若将升降组件调高后,患者坐于椅座板,双脚踩踏于翻转框,此时通过操纵操纵扶手可自助式地锻炼下肢。【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升降组件和椅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三连杆结构;图4是图2中A区的放大图。图中,1-椅架,2-底框,3-椅座板,31-滑槽,4_升降扶手,41-升降齿条,42-升降齿轮,43-升降电机,5-操纵扶手,51-限位插销,6-操纵杆,7-斜拉杆,71-滑头,8-翻转框,81-滑槽,810-限位口,9-升降组件,91-滑块,92-底盘,93-伸缩杆,94-托盘,95-托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技术的说明书之后所作出的任何修改,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4所示,一种便利式轮椅,包括椅架1、底框2、椅座板3、升降组件9,升降组件9上设有一个三连杆结构,所述三连杆结构包括操纵扶手5、操纵杆6、斜拉杆7和翻转框8。操纵杆6 —端与所述椅座板3侧面侧向铰接,所述斜拉杆7 —端具有滑头71,所述滑头71滑动固定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便利式轮椅,包括椅架(1)、底框(2)和椅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板(3)通过升降组件(9)固定于所述底座(2),所述椅座板(3)相对于所述底框(2)可自由旋转,所述升降组件(9)相对于所述底框(2)在前后方向可自由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友侯健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