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隔音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1882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身隔音组件包括卡槽及卡设在所述卡槽中的隔音块,其中:所述隔音块的边缘至少设置三个突起卡头,所述突起卡头包括球形突起卡头和矩形突起卡头,所述球形突起卡头的端部宽度大于根部宽度;所述卡槽在与突起卡头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包括与球形突起卡头间隙配合的球形卡口及与矩形突起卡头间隙配合的矩形卡口;所述球形卡口包括第一安装口及与第一安装口连通的第一限位口;所述矩形卡口包括第二安装口及与第二安装口连通的第二限位口,所述第二安装口的一端具有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音组件能够防止隔音块在卡槽中窜动,避免隔音块在加热膨胀前容易脱落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隔音块与车身之间固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身隔音组件包括卡槽及卡设在所述卡槽中的隔音块,其中:所述隔音块的边缘至少设置三个突起卡头,所述突起卡头包括球形突起卡头和矩形突起卡头,所述球形突起卡头的端部宽度大于根部宽度;所述卡槽在与突起卡头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包括与球形突起卡头间隙配合的球形卡口及与矩形突起卡头间隙配合的矩形卡口;所述球形卡口包括第一安装口及与第一安装口连通的第一限位口;所述矩形卡口包括第二安装口及与第二安装口连通的第二限位口,所述第二安装口的一端具有开口。本专利技术的隔音组件能够防止隔音块在卡槽中窜动,避免隔音块在加热膨胀前容易脱落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隔音块与车身之间固定的稳定性。【专利说明】一种车身隔音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音组件,尤其涉及一种车身隔音组件。
技术介绍
汽车给世界带来了现代物质文明,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噪声污染等问题,汽车噪音不但增加驾驶员和乘员的疲劳,影响驾驶员的视觉感官,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而且噪音对人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也有严重不良影响。为此,汽车生产中常使用隔音块来解决的这样的问题,减弱汽车噪音。隔音块可以安装在车身门槛、前柱、中柱、后柱及门楣空腔等任何位置,例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隔音组件安装在车身中柱横梁内部,其两边安装有卡角11和安装卡角12,隔音块I前端设置有支撑筋13,单侧设置有支撑筋14,如图2a和图2b所示,这四部分结构协同作用即将隔音块I安装到车身零件卡槽2上。但是,这种隔音块的卡角11和12由于制造精度或者夹紧力问题使隔音块I和卡槽2间的固定不够稳固,从而出现隔音块I从卡槽2中脱落的问题,致使重复安装脱落的零件,严重地影响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隔音组件,该隔音组件能解决隔音块脱落的问题,提高隔音块与车身之间固定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身隔音组件包括卡槽及卡设在所述卡槽中的隔音块,其中:所述隔音块的边缘至少设置三个突起卡头,所述突起卡头包括球形突起卡头和矩形突起卡头,所述球形突起卡头的端部宽度大于根部宽度;所述卡槽在与所述突起卡头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包括与所述球形突起卡头间隙配合的球形卡口及与所述矩形突起卡头间隙配合的矩形卡口 ;所述球形卡口包括第一安装口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口连通的第一限位口 ;所述矩形卡口包括第二安装口及与所述第二安装口连通的第二限位口,所述第二安装口的一端具有开口。进一步地,所述间隙配合的单边间隙为0.1?1mm。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块的质心位于所述突起卡头连线所构成的多边形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口为与所述球形突起卡头端部尺寸相适配的圆形安装孔,所述第一限位口为与所述球形突起卡头根部尺寸相适配的矩形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口垂直于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口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隔音组件由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制成。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隔音组件能够防止隔音块在卡槽中窜动,避免了隔音块在加热膨胀前容易脱落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隔音块与车身之间固定的稳定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是现有技术中隔音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图1a所示隔音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a是现有技术中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1a所示隔音块与图2a所示卡槽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隔音组件中隔音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隔音组件中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隔音块与图4所示卡槽安装对应位置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隔音块与图4所示卡槽安装过程示意图;图7是图3所示隔音块与图4所示卡槽组合安装成本专利技术优选的隔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做详细描述。如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身隔音组件包括卡槽4及卡设在卡槽4中的隔音块3,所述隔音组件优选地由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制成,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具有足够刚性的其它材料制备,如聚酰胺66 (PA66)。所述隔音块3的边缘至少设置三个突起卡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隔音块3与卡槽4连接的三个边上的分别了设置三个突起卡头31、32和33,所述关起卡头包括球形关起卡头32、矩形关起卡头31和33,所述球形关起卡头32的端部宽度大于根部宽度;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卡槽4上与突起卡头31、32和3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口 41、42和43,所述卡口包括与球形突起卡头32间隙配合的球形卡口 42及与矩形突起卡头31、33间隙配合的矩形卡口 41和43,所述间隙配合的单边间隙为0.1?Imm ;所述球形卡口 42包括第一安装口 421及与第一安装口 421连通的第一限位口 422 ;矩形卡口 41包括第二安装口 411及与第二安装口 411连通的第二限位口 412,矩形卡口 43包括第二安装口 431及与第二安装口 431连通的第二限位口 432,所述第二安装口 411和431的一端具有开口,并且第二安装口 411和431垂直于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口 412和432的一端。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口 421优选地为与球形突起卡头32端部尺寸相适配的圆形安装孔,第一限位口 422优选地为与所述球形突起卡头32根部尺寸相适配的矩形限位孔。应该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突起卡头及与其适配的安装口和限位口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能够将隔音块和卡槽进行可拆卸连接其它形状的突起卡头和卡口,此处不再赘述。为了降低重力因素所导致的翻转风险,使定位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的隔音块的质心优选地位于所述突起卡头连线所构成的多边形内。如图5和图6所示,隔音块3在安装至卡槽4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如图5所示的突起卡头和卡口的对应关系,将隔音块3上的球形突起卡头32穿过卡槽4上面的球形卡口 42的第一安装口 421,隔音块3上的矩形突起卡头31穿过卡槽4的矩形卡口 41的第二安装口 411,隔音块3上的矩形突起卡头33穿过卡槽4的矩形卡口 43的第二安装口 431。(b)将隔首块向下放直,使隔首块3上的球形关起卡头32,矩形关起卡头31和33分别落入卡槽4上的第一限位口 422、第二限位口 412及432中。这样就可以使隔音块3稳固的固定在卡槽4上,如图7所示完成安装。本专利技术的卡槽采用41和43的卡口形式,卡口的安装口和限位口形成“7”型结构,安装口形成“7”的水平部分,限位口形成“7”的竖直部分。矩形突起卡头31和33首先通过安装口与隔音块连接,再将矩形突起卡头31和33滑落至卡口 41和43的限位口对隔音块X方向进行定位,防止隔音块3沿X方向的窜动;隔音块3的球形突起卡头32与卡槽4的球形卡口 42配合,球形突起卡头32优选地采用球形结构,隔音块3在受震动之后产生剧烈跳动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球形卡口 42对球形突起卡头32的固定。隔音组件同时采用上述突起卡头和卡口,有效地保证了隔音块3在复杂环境中也不会从卡槽4中脱落。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专利技术之用,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车身隔音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隔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槽及卡设在所述卡槽中的隔音块,其中:所述隔音块的边缘至少设置三个突起卡头,所述突起卡头包括球形突起卡头和矩形突起卡头,所述球形突起卡头的端部宽度大于根部宽度;所述卡槽在与所述突起卡头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包括与所述球形突起卡头间隙配合的球形卡口及与所述矩形突起卡头间隙配合的矩形卡口;所述球形卡口包括第一安装口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口连通的第一限位口;所述矩形卡口包括第二安装口及与所述第二安装口连通的第二限位口,所述第二安装口的一端具有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贺胡敏王亮亮崔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