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9996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12:23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包括膨胀水箱,膨胀水箱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一循环管,第一循环管与套接在柴油机的排气管上的热水套连通;热水套通过第二循环管与膨胀水箱连通,第二循环管上设有至少一处用户水管,膨胀水箱内设有电辅助加热装置;膨胀水箱还通过进水管与清水泵连通,清水泵与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通过设置的热水套和循环管,实现以柴油机废气余热加热为主,电辅助加热为辅,节能效果显著;二者结合互补,保证船舶航行或停泊时热水“全天候”不间断供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对柴油机排气背压无影响,占地面积小,初始投入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管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船舶柴油机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长江航道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国家交通部海事局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船舶标准化政策,内河船舶的建造逐步向大型、经济、节能、环保方向发展。为降低船舶建造初始投资、节约后期运行成本、减轻柴油机排气背压、缩小轮机设备占地面积,增加货舱容积,一些船舶,例如干散货船、集装箱船建造时,选择安装单纯的电热水器的方案,为船舶提供生活热水。这种选择虽然克服了设备购置费用高、安装占地面积大、增加柴油机排气背压等缺点的燃油/废气锅炉安装方案,但也增加了船舶燃料消耗,同时还导致了柴油机废气余热的大量流失,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可以在不增加柴油机排气背压,增加设备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柴油机废气余热加热生活用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包括膨胀水箱,膨胀水箱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一循环管,第一循环管与套接在柴油机的排气管上的热水套连通;热水套通过第二循环管与膨胀水箱连通,第二循环管上设有至少一处用户水管,膨胀水箱内设有电辅助加热装置;膨胀水箱还通过进水管与清水泵连通,清水泵与供水管连通。所述的膨胀水箱内还设有热电偶温度计探头和/或温度继电器感温包。所述的膨胀水箱内还设有浮球开关和/或水位探头。膨胀水箱上端设有透气管。膨胀水箱底部设有排污阀;热水套底部设有热水套排污阀。膨胀水箱侧壁设有人孔盖。第一循环管上还设有循环截止阀,第二循环管通过电加热截止阀与膨胀水箱靠近底部的位置连通,第二循环管还与膨胀水箱靠近顶部的位置连通。膨胀水箱的高程高于用户水管的高程,用户水管的高程高于热水套的高程。还设有控制箱,控制箱上设有水温表和水位表,并设有电加热开关和清水泵的控制开关。控制箱上还设有手动/自动切换开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通过设置的热水套和循环管,实现以柴油机废气余热加热为主,电辅助加热为辅,节能效果显著;二者结合互补,保证船舶航行或停泊时热水“全天候”不间断供应。本技术结构简单,对柴油机排气背压无影响,占地面积小,初始投入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管理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柴油机1,排气管2,热水套3,膨胀水箱4,人孔盖5,电辅助加热装置6,热电偶温度计探头7,温度继电器感温包8,浮球开关9,水位探头10,第一循环管11,第二循环管12,透气管13,循环截止阀14,排污阀15,电加热截止阀16,第一截止阀17,第二截止阀18,第三截止阀19,热水套排污阀20,清水泵21,进水管22,第三截止阀23,供水管24,控制箱2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中,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包括膨胀水箱4,膨胀水箱4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一循环管11,第一循环管11与套接在柴油机I的排气管2上的热水套3连通;热水套3通过第二循环管12与膨胀水箱4连通,第二循环管12上设有至少一处用户水管,本例中从上到下设有三处用户水管,用户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截止阀17、第二截止阀18和第三截止阀19,膨胀水箱4内设有电辅助加热装置6 ;膨胀水箱4还通过进水管22与清水泵21连通,清水泵21与供水管24连通。由此结构,实现电辅助加热和利用柴油机废气余热同时加热,充分利用了余热,设置的电辅助加热装置6在柴油机不工作时用于加热,从而确保不间断的热水供应。优选的如图1中,所述的膨胀水箱4内还设有热电偶温度计探头7和/或温度继电器感温包8。通常同时设有热电偶温度计探头7和温度继电器感温包8,其中热电偶温度计探头7用于将温度传输到控制箱25的仪表上,温度继电器感温包8用于实现超过温度自动保护。优选的如图1中,所述的膨胀水箱4内还设有浮球开关9和/或水位探头10。通常同时设有浮球开关9和水位探头10。浮球开关9用于控制清水泵21的启动和停止,以维持膨胀水箱4内的水位,水位探头10则用于将水位信息发送到控制箱25的仪表上,以便于操作者手动控制。优选的如图1中,膨胀水箱4上端设有透气管13。由此结构,便于膨胀水箱4排出压力。优选的如图1中,膨胀水箱4底部设有排污阀15 ;热水套3底部设有热水套排污阀20。设置的排污阀用于排出膨胀水箱4和热水套3内的污物。优选的如图1中,膨胀水箱4侧壁设有人孔盖5。由此结构,便于检修膨胀水箱4的内部。优选的如图1中,第一循环管11上还设有循环截止阀14,第二循环管12通过电加热截止阀16与膨胀水箱4靠近底部的位置连通,第二循环管12还与膨胀水箱4靠近顶部的位置连通。由此结构,便于切换余热加热模式和电辅助加热模式。优选的如图1中,膨胀水箱4的高程高于用户水管的高程,用户水管的高程高于热水套3的高程。由此结构,水依靠重力流动,无需额外的动力。还设有控制箱25,控制箱25上设有水温表和水位表,并设有电加热开关和清水泵21的控制开关。控制箱25上还设有手动/自动切换开关。航行操作:船舶处于航行状态时,柴油机废气中的余热将热水套3内的水加热。使用时,在膨胀水箱4高位作用下,膨胀水箱4内的冷水经循环截止阀14沿着水管11进入热水套3,将热水套3内的热水压出使其沿着水管12经设置在其用户水管上的第一截止阀17、第二截止阀18和第三截止阀19分别流向船舶厨房和各层洗漱室,此时截止阀16处于关闭状态。停泊操作:船舶处于停泊状态时,关闭循环截止阀14、打开电加热截止阀16,设定温度继电器感温包8的工作上限和下限,通过控制箱25上设置的转换开关可对电辅助加热装置6的运行控制在手动/自动间进行转换。处于自动控制状态时,当膨胀水箱4内的水温低于温度继电器感温包8的工作下限,温度继电器动作启动电辅助加热装置6对膨胀水箱4内的水进行加热;当膨胀水箱4内的水温达到温度继电器感温包8的工作上限,温度继电器感温包8动作停止电辅助加热装置6运行。处于手动控制状态时,通过设置在控制箱25上的水温表和电辅助加热装置6的启动、停止按钮即电加热开关对电辅助加热装置6的运行进行手动操作,对膨胀水箱4内的水进行加热。使用时在膨胀水箱4高位作用下,膨胀水箱4内的热水经电加热截止阀16设置在其用户水管上的第一截止阀17、第二截止阀18和第三截止阀19分别流向船舶厨房和各层洗漱室。排污阀15可定期排除膨胀水箱4内的污物、杂质;热水套排污阀20可定期排除热水套3内的污物、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包括膨胀水箱(4),其特征是:膨胀水箱(4)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一循环管(11),第一循环管(11)与套接在柴油机(1)的排气管(2)上的热水套(3)连通;热水套(3)通过第二循环管(12)与膨胀水箱(4)连通,第二循环管(12)上设有至少一处用户水管,膨胀水箱(4)内设有电辅助加热装置(6);膨胀水箱(4)还通过进水管(22)与清水泵(21)连通,清水泵(21)与供水管(2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包括膨胀水箱(4),其特征是:膨胀水箱(4)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一循环管(11),第一循环管(11)与套接在柴油机(I)的排气管(2)上的热水套(3)连通; 热水套(3)通过第二循环管(12)与膨胀水箱(4)连通,第二循环管(12)上设有至少一处用户水管,膨胀水箱(4)内设有电辅助加热装置(6); 膨胀水箱(4 )还通过进水管(22 )与清水泵(21)连通,清水泵(21)与供水管(24 )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膨胀水箱(4)内还设有热电偶温度计探头(7)和/或温度继电器感温包(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膨胀水箱(4)内还设有浮球开关(9)和/或水位探头(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是:膨胀水箱(4)上端设有透气管(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电辅助加热生活热水供给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友于洪成李林李仁霞董贵芬沈艳张鑫刘翠娟魏方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