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层式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367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叠层式注塑模具,定模板与中间动模板间的第一分型面和中间定模板与动模板间的第二分型面上各有两个大面积薄壳产品的型腔;中间组合内的注塑热流道中,主流道通过主流道桥连通四个分流道,第一分流道经第一分流道桥连通第一上分流道和第一下分流道,第二分流道经第二分流道桥连通第二上分流道和第二下分流道,第三分流道连通第三上分流道,第四分流道连通第三下分流道;第一、第三上分流道设伸向第一分型面上第一个型腔的注胶口,第二、第三上分流道设伸向第一分型面上第二个型腔的注胶口;第一、第三下分流道设伸向第三分型面上第一个型腔的注胶口,第二、第三下分流道设伸向第二分型面上第二个型腔的注胶口。(*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叠层式注塑模具,定模板与中间动模板间的第一分型面和中间定模板与动模板间的第二分型面上各有两个大面积薄壳产品的型腔;中间组合内的注塑热流道中,主流道通过主流道桥连通四个分流道,第一分流道经第一分流道桥连通第一上分流道和第一下分流道,第二分流道经第二分流道桥连通第二上分流道和第二下分流道,第三分流道连通第三上分流道,第四分流道连通第三下分流道;第一、第三上分流道设伸向第一分型面上第一个型腔的注胶口,第二、第三上分流道设伸向第一分型面上第二个型腔的注胶口;第一、第三下分流道设伸向第三分型面上第一个型腔的注胶口,第二、第三下分流道设伸向第二分型面上第二个型腔的注胶口。【专利说明】一种叠层式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注塑模具只在一个分型面上注塑产品,但是注塑机台宽度和锁模力有限,这样一套模具只能设计比较少的穴数,注塑效率比较低。按照这种注塑技术,注塑机与常规模具配合使用时,其本身的注射量和开模行程只使用了额定值的20%-40%,没有充分发挥注塑机的性能。为此,近来有人提出了图1所示的叠层式注射模具,该模具有定模组合、动模组合和中间组合三个主要部分,中间组合设置在动模组合与定模组合之间。在定模组合与中间组合之间形成第一个分型面,在中间组合与动模组合之间形成第二个分型面;从而在两个分型面上注塑产品。为便于叙述,我们按照图1所示,指定定模组合的顶板I’在上、动模组合的底板6’在下。定模组合的四角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主导柱,中间组合和动模组合对应这四根主导柱设置相应的主导柱过孔,并可移动地穿套在这四根主导柱上。中间组合的四角内侧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副导柱,动模组合对应这四根副导柱设置相应的副导柱过孔,并可移动地穿套在这四根副导柱上(图1中未示出)。开模时,第一分型面与第二分型面通过联动机构16’同时分离。合模时也是通过联动机构16’同时合模。定模组合有顶板I’、定模板2’、定模仁(图1中未示出)、两块上方铁11’和上顶针板12’。顶板I’固定不动地安装在注塑机上,两块上方铁11’固定在顶板I’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并与定模板2’固定连接。上顶针板12’设置在顶板I’、两块上方铁11’与定模板2’之间的空间内。上顶针板12’上设有向下伸出的上顶针(图1中未示出)。顶板I’左、右两端的凸耳上分别开有螺丝过孔,上顶针板12’左、右两端的凸耳上分别设有与上述螺丝过孔对应的油缸顶杆过孔,以便安装附加的油缸顶出机构。定模板2’的下端面开有凹槽并安装定模仁,定模仁的下表面开有上凹的定模腔。该定模腔的底部和定模板2’上分别开有上顶针过孔。上顶针板12’上的上顶针滑动地插在定模板2’和定模仁上对应的上顶针过孔中。顶板I’的中央设有主热嘴,定模板2’上设有对接主热嘴的主流道。定模仁上设有从定模腔连通定模板2’上主流道的注胶孔。中间组合有中间动模板3’、中间定模板4’、两个联动座16’,两根从动齿条17’和两根主动齿条18’。中间动模板3’的上部开有下凹槽并安装中间动模仁,中间动模仁的上表面开有下凹的中间动模腔。中间定模板4’的下端面开有凹槽并安装中间定模仁,中间定模仁的下表面开有上凹的中间定模腔。中间动模板3’的下表面与中间定模板4’的上表面对接。两个联动座16’分别从左右两侧安装在中间动模板3’和中间定模板4’上,将它们固定在一起。两根从动齿条17’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定模板2’左、右两侧,它们的齿条部分别插在对应联动座16’内并与该联动座16’中的齿轮161’相啮合。两根主动齿条18’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动模板5’左、右两侧,它们的齿条部分别插在对应联动座16’内并从另一侧与该联动座16’中的齿轮161’相啮合。中间动模板3’上设有对接定模板2’上主流道的过渡流道。中间定模板4’上设有对接该过渡流道的末端流道,中间定模仁上设有从中间定模腔连通该末端流道的注胶孔。动模组合有底板6’、动模板5’、下顶针板62’和两块下方铁61’。底板6’与注塑机的开模机构相连接。底板6’上开有顶出孔,两块下方铁61’固定在底板6’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并与动模板5’固定连接。下顶针板62’设置在底板6’、两块下方铁61’与动模板5’之间的空间中。顶针板62’上设有向上伸出的顶针。动模板5’的上部开有下凹槽并安装动模仁,动模仁的上表面开有下凹的模腔。该模腔的底部和动模板5’上分别开有顶针过孔。下顶针板62’上的顶针滑动地插在动模板5’和动模仁上对应的顶针过孔中。动模组合和中间组合相对定模组合合模后,定模组合中定模仁的下端面与中间组合上中间动模仁的上端面对接,定模仁上的模腔与中间动模仁的模腔对接,在定模仁与中间动模仁之间的第一分型面形成第一层产品的型腔;中间组合上中间定模仁的下端面与动模组合中动模仁的上端面对接,中间定模仁上的模腔与动模仁的模腔对接,在中间定模仁与动模仁之间的第二分型面形成第二层产品的型腔。胶液从定模组合上主热嘴,经定模板2’上的主流道、定模仁上的注胶孔进入第一层产品的型腔;同时经中间动模板3’上的过渡流道和中间定模板4’上的末端流道和中间定模仁上的注胶孔进入第二层产品的型腔。胶液冷却后,在第一分型面形成第一层产品,在第二分型面形成第二层产品。动模组合和中间组合相对定模组合开模后。第一分型面上中间动模仁远离定模仁,第一层产品的留在定模仁的模腔中。第二分型面上中间定模仁远离动模仁,第二层产品留在动模仁的模腔中。而后,通过附加油缸机构顶出上顶针板12’,上顶针板12’带着上顶针向下移动,穿过定模仁上对应的顶针过孔,将第一层产品从定模仁的模腔中顶出来。注塑机台的顶出机构通过底板6’上的顶出口使下顶针板62’带着下顶针向上移动,穿过动模板5’和动模仁上对应的顶针过孔,将第二层产品从动模仁的模腔中顶出来。但是,现有定模组合和中间组合中直通式的主流道、过渡流道和末端流道,不能保证两层产品的型腔中等温、等量地注入熔融的胶液。对于手机壳这类厚度与长度相差悬殊的大面积薄壳产品,这就意味着现有技术不能保证两层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叠层式注塑模具,它能保证两各分型面上每层两个产品的型腔中等温、等量地注入熔融的胶液,从而同时生产四个大面积薄壳产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层式注塑模具,有带定模板和主热嘴的定模组合、带动模板的动模组合、带中间动模板及中间定模板的中间组合;其特征在于:在定模板与中间动模板之间的第一分型面和中间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的第二分型面上各有两个大面积薄壳产品的型腔;中间组合内的注塑热流道中,主流道上端对接定模板上的主热嘴而下端通过主流道桥连通四个分流道,其中,第一分流道的末端经第一分流道桥连通第一上分流道和第一下分流道,第二分流道的末端经第二分流道桥连通第二上分流道和第二下分流道,第三分流道连通第三上分流道,第四分流道连通第三下分流道;第一上分流道末端和第三上分流道末端分别设有向第一分型面上第一个型腔注塑的注胶口,第二上分流道末端和第三上分流道末端分别设有向第一分型面上第二个型腔注塑的注胶口 ;第一下分流道末端和第三下分流道末端分别设有向第三分型面上第一个型腔注塑的注胶口,第二下分流道末端和第三下分流道末端分别设有向第二分型面上第二个型腔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层式注塑模具,有带定模板和主热嘴的定模组合、带动模板的动模组合、带中间动模板及中间定模板的中间组合;其特征在于:在定模板与中间动模板之间的第一分型面和中间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的第二分型面上各有两个薄壳产品的型腔;中间组合内的注塑热流道中,主流道上端对接定模板上的主热嘴而下端通过主流道桥连通四个分流道,其中,第一分流道的末端经第一分流道桥连通第一上分流道和第一下分流道,第二分流道的末端经第二分流道桥连通第二上分流道和第二下分流道,第三分流道连通第三上分流道,第四分流道连通第三下分流道;第一上分流道末端和第三上分流道末端分别设有向第一分型面上第一个型腔注塑的注胶口,第二上分流道末端和第三上分流道末端分别设有向第一分型面上第二个型腔注塑的注胶口;第一下分流道末端和第三下分流道末端分别设有向第二分型面上第一个型腔注塑的注胶口,第二下分流道末端和第三下分流道末端分别设有向第二分型面上第二个型腔注塑的注胶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称古林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通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