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6329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包括机翼、长管状机身、垂直尾翼、加强框,所述机翼的正中的外侧面一周设置所述加强框,所述长管状机身的前部固接在所述加强框上,长管状机身的后部固接所述垂直尾翼,所述机翼、加强框和垂直长管状机身的安装位置设置有对应的通孔,三者通过螺栓、螺母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有效的防止了传统模式中没有螺栓及以上连接的方式中加固连接的问题,解决了垂直尾翼与机翼连接时加强连接部位的固定性,解决了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垂直尾翼与机翼连接部件间松脱,以致产生连接脱落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包括机翼、长管状机身、垂直尾翼、加强框,所述机翼的正中的外侧面一周设置所述加强框,所述长管状机身的前部固接在所述加强框上,长管状机身的后部固接所述垂直尾翼,所述机翼、加强框和垂直长管状机身的安装位置设置有对应的通孔,三者通过螺栓、螺母固接。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有效的防止了传统模式中没有螺栓及以上连接的方式中加固连接的问题,解决了垂直尾翼与机翼连接时加强连接部位的固定性,解决了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垂直尾翼与机翼连接部件间松脱,以致产生连接脱落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专利说明】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垂直尾翼和机翼通常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连接形式为一体的固定连接不可以拆卸。这样产生的缺点就是运输时需要占用很大空间,在运输过程当中需对这一整体进行很好的包装和安全处理以防止局部的损坏。当飞机飞行中发生事故或是平时发生碰撞导致垂尾和机翼发生碰撞有损坏时,由于两者是一个整体部分不可拆卸所以必须整体更换,加大了成本付出和维修难度。在维修期间所有的工作安排也必须取消,等待修理完毕后再进行使用,严重影响了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包括机翼、长管状机身、垂直尾翼、加强框,所述机翼的正中的外侧面一周设置所述加强框,所述长管状机身的前部固接在所述加强框上,长管状机身的后部固接所述垂直尾翼,所述机翼、加强框和垂直长管状机身的安装位置设置有对应的通孔,三者通过螺栓、螺母固接。为了更好的保护机翼的整体结构,减小连接环节对机翼产生过大的作用力,需要设置加强框,所述加强框固接在所述机翼中垂线位置机翼外端面一周,加强框上设置通孔,所述加强框、机翼和长管状机身通过螺栓、螺母固接。通过设置加强框,连接时候产生的作用力分散到了加强框上,延长了机翼的使用寿命,也减小了由于机翼损坏带来的风险。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框固接在所述机翼中垂线位置机翼外端面一周,加强框外圈形状与机翼的截面形状相同。加强框的不同形状也会一定程度影响连接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合适的形状也方便机翼、垂直长管状机身的妥帖连接。所以加强框为机翼横截面形状,所述长管状机身前端形状与所述加强框的形状相配合。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加强框有很好的机械强度,所述加强框材质选用铝镁合金。进一步的,普通的螺母长期使用会产生震动松动的情况,如果在飞机航行中发生这种情况,无论对设备还是飞行区域内的人,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需要选用一种能减小震动松动的螺母进行安装。所以选用螺母为反爪螺母达到所需的工作效果。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有效的防止了传统模式中没有螺栓及以上连接的方式中加固连接的问题,解决了垂直尾翼与机翼连接时加强连接部位的固定性,解决了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垂直尾翼与机翼连接部件间松脱,以致产生连接脱落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栓 2、加强框3、螺母4、机翼 5、长管状机身 6、垂直尾翼【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机翼4、长管状机身5、垂直尾翼6、加强框2,所述机翼4的正中的外侧面一周设置所述加强框2,所述长管状机身5的前部固接在所述加强框2上,长管状机身5的后部固接所述垂直尾翼6,所述机翼4、加强框2和垂直长管状机身5的安装位置设置有对应的通孔,三者通过螺栓1、螺母3固接。为了保护机翼4的整体结构,减小连接环节对机翼4产生过大的作用力,需要设置加强框2,所述加强框2固接在所述机翼4中垂线位置机翼外端面一周,加强框2上设置通孔,所述加强框2、机翼4和长管状机身5通过螺栓1、螺母3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框2,连接时候产生的作用力分散到了加强框2上,延长了机翼4的使用寿命,也减小了由于机翼4损坏带来的风险。所述加强框2固接在所述机翼4中垂线位置机翼4外测面一周,加强框2外圈形状与机翼4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长管状机身5前部下端面的形状与所述加强框2的上端面形状相配合。加强框2的不同形状也会一定程度影响连接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合适的形状也方便机翼4、长管状机身5的妥帖连接。所以加强框2为机翼横截面形状,所述长管状机身5前端形状与所述加强框2的形状相配合。为了保证加强框2有很好的机械强度,所述加强框材质选用铝镁合金。所述螺母3为反爪螺母。普通的螺母长期使用会产生震动松动的情况,如果在飞机航行中发生这种情况,无论对设备还是飞行区域内的人,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需要选用一种能减小震动松动的螺母进行安装。所以选用螺母为反爪螺母达到所需的工作效果。`该技术实施时:螺栓I依次穿过垂直长管状机身5、加强框2、机翼4上的通孔后与反爪螺母螺纹连接,固定三部分。运输时卸下螺栓和反爪螺母将垂直长管状机身5、加强框2、机翼4拆分。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4)、长管状机身(5)、垂直尾翼(6)、加强框(2),所述机翼(4)的正中的外侧面一周设置所述加强框(2),所述长管状机身(5)的前部固接在所述加强框(2)上,长管状机身(5)的后部固接所述垂直尾翼(6),所述机翼(4)、加强框(2)和垂直长管状机身(5)的安装位置设置有对应的通孔,三者通过螺栓(I)、螺母(3)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2)固接在所述机翼(4)中垂线位置机翼(4)外测面一周,加强框(2)外圈形状与机翼(4)的截面形状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管状机身(5)前部下端面的形状与所述加强框(2)的上端面形状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2)材质选用铝镁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3)为反爪螺母。【文档编号】B64C1/26GK203666963SQ201320737220【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专利技术者】么世广, 周伟, 田博荣, 张国海, 李建军, 韩丽丽, 刘瑾 申请人: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身与机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4)、长管状机身(5)、垂直尾翼(6)、加强框(2),所述机翼(4)的正中的外侧面一周设置所述加强框(2),所述长管状机身(5)的前部固接在所述加强框(2)上,长管状机身(5)的后部固接所述垂直尾翼(6),所述机翼(4)、加强框(2)和垂直长管状机身(5)的安装位置设置有对应的通孔,三者通过螺栓(1)、螺母(3)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么世广周伟田博荣张国海李建军韩丽丽刘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