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LED元件用层叠基板及有机LED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902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使用固体散射物质(填料)时可抑制填料向散射层表面的露出,不需要在散射层与电极之间设置包含玻璃的被覆层的有机LED元件。具备透光性基板(110)、设于透光性基板(110)上的包含玻璃(121)和固体散射物质(122)且膜厚在30μm以下的散射层(120)、设于散射层(120)上的电极(130),散射层(120)的玻璃(121)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包含15%~60%的B2O3、5%~50%的ZnO、5%~37%的Bi2O3、0~21%的SiO2、0~15%的Al2O3、合计0~20%的碱土金属氧化物,实质上不含碱金属氧化物,SiO2的含量除以Bi2O3的含量而得的值SiO2/Bi2O3低于1.1,固体散射物质(122)的平均粒径为100nm~90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使用固体散射物质(填料)时可抑制填料向散射层表面的露出,不需要在散射层与电极之间设置包含玻璃的被覆层的有机LED元件。具备透光性基板(110)、设于透光性基板(110)上的包含玻璃(121)和固体散射物质(122)且膜厚在30μm以下的散射层(120)、设于散射层(120)上的电极(130),散射层(120)的玻璃(121)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包含15%~60%的B2O3、5%~50%的ZnO、5%~37%的Bi2O3、0~21%的SiO2、0~15%的Al2O3、合计0~20%的碱土金属氧化物,实质上不含碱金属氧化物,SiO2的含量除以Bi2O3的含量而得的值SiO2/Bi2O3低于1.1,固体散射物质(122)的平均粒径为100nm~900nm。【专利说明】有机LED元件用层叠基板及有机LED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LED元件用层叠基板及有机LED元件。
技术介绍
目前,有如下记载的文献:在基板与电极之间设置包含玻璃和散射物质的散射层和被覆层,该被覆层设于散射层上,在散射层所含的散射物质从散射层的玻璃表面突出时将它们覆盖,藉此使有机LED的光取出效率提高(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116531号文本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专利文献I的散射层的玻璃组成如专利文献I的表2记载,SiO2的含量比Bi2O3多,Si02/Bi203的值大于1.1,因此作为散射物质(以下也称“散射材料”)包含平均粒径为IOOnm?900nm的填料时,填料可能会露出散射层表面。露出的填料具有急剧的凹凸,散射层上形成有机LED元件时可能会导致电极间的短路,因此为了抑制短路,需要在散射层与电极之间设置包含玻璃的被覆层。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使用固体散射物质(填料)的情况下可抑制填料向散射层表面的露出,不需要在散射层与电极之间设置包含玻璃的被覆层的有机LED元件用层叠基板及有机LED元件。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形态的有机LED元件用层叠基板具备透光性基板、设于所述透光性基板上的包含玻璃和固体散射物质且膜厚在30 μ m以下的散射层、设于所述散射层上的电极,在所述散射层与所述电极之间不具有包含玻璃的被覆层。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态的有机LED元件具备透光性基板、设于所述透光性基板上的包含玻璃和固体散射物质且膜厚在30 μ m以下的散射层、设于所述散射层上的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有机层、设于所述有机层上的第二电极,在所述散射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不具有包含玻璃的被覆层。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态的有机LED元件用层叠基板具备透光性基板、设于所述透光性基板上的包含玻璃和固体散射物质且膜厚在30 μ m以下的散射层、设于所述散射层上的电极,所述散射层的所述玻璃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包含15%?60%的民03、5%?50%的 Zn0、5%?37%的 Bi203、0 ?21%的 Si02、O?15%的Al2O3、合计O?20%的碱土金属氧化物,实质上不含碱金属氧化物,SiO2的含量除以Bi2O3的含量而得的值SiO2M2O3低于1.1,所述固体散射物质的平均粒径为IOOnm?900nm,在所述散射层与所述电极之间不具有包含玻璃的被覆层。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态的有机LED元件用层叠基板中,所述固体散射物质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中的任一种。专利技术的效果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则可提供使用固体散射物质(填料)的情况下可抑制填料向散射层表面的露出,不需要在散射层与电极之间设置包含玻璃的被覆层的有机LED元件用层叠基板及有机LED元件。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不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有机LED兀件的剖视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作为一例示出,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有机LED元件的一例的剖视图。有机LED元件例如为底发射型的有机LED元件,如图1所示,依次具有透光性基板110、散射层120、第一电极130、有机层140、第二电极150。第一电极130是向有机层140供给空穴的阳极,可以是使有机层140的发射光向散射层120透射的透明电极。第二电极150是向有机层140供给电子的阴极,可以是用于使有机层140的发射光向有机层140反射的反射电极。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30为阳极,第二电极150为阴极,但也可以第一电极130为阴极,第二电极150为阳极。(透光性基板)透光性基板110由对于可见光的透射率高的材料构成。例如,透光性基板110可以是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但塑料基板在碎玻璃烧成时可能会变形,因此较好是使用玻璃基板。作为玻璃基板的玻璃,有含碱玻璃、硼硅酸盐玻璃和石英玻璃等。通常,采用钠钙玻璃等碱金属硅酸盐玻璃。一般的碱金属硅酸盐玻璃基板的50°C?300°C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以下简称“平均线膨胀系数”)为83X10_V°C左右,退火点为550?630°C左右。如果以退火点以上的温度对玻璃基板进行热处理,可能会发生变形,所以较好是以比退火点低的温度形成散射层120。塑料基板的耐湿性比玻璃基板低,所以可采用使其具有阻隔性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在塑料基板上的散射层120侧的相反侧的面形成有玻璃层的结构。透光性基板110的厚度例如为0.1mm?2.0mm。透光性基板110上形成有散射层120,以透光性基板110和散射层120等构成层叠基板。可对作为透光性基板110的玻璃基板上的散射层形成面实施二氧化硅涂覆等表面处理。即,作为透光性基板Iio的玻璃基板与散射层120之间可形成有二氧化硅膜等保护层。对于散射层120,在后文中详细说明。在散射层120上形成有第一电极130。(第一电极)第一电极130是向有机层140供给空穴的阳极,是使有机层140的发射光向散射层120透射的透明电极。第一电极130由具有高功函数和高透射率(例如80%以上的透射率)的材料构成。作为第一电极130的材料,可使用ITO (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nO2、ZnO、IZO (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AZO (ZnO-Al2O3:掺铝的锌氧化物)、GZO (ZnO-Ga2O3:掺镓的锌氧化物)、掺Nb的TiO2、掺Ta的TiO2等。第一电极130的厚度例如为50nm以上。如果第一电极130的厚度低于50nm,则电阻高。第一电极130的折射率例如为1.7?2.2。为了使作为第一电极130的材料的ITO的折射率下降,可使ITO的载流子浓度增加。ITO的Sn浓度越高,则ITO的折射率越低。但是,如果Sn浓度越高,则迁移率和折射率越低,所以按照它们取得平衡的条件设定Sn浓度。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折射率”是指使用He灯d射线(波长:587.6nm)在25 °C测定的折射率。第一电极130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此外,可在第一电极130上的一部分或第一电极130下的一部分以与第一电极130接触的方式形成辅助布线。作为辅助布线的材料,可使用Au、Ag、Cu、Al、Cr、Mo、Pt、W、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有机LED元件用层叠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透光性基板、设于所述透光性基板上的包含玻璃和固体散射物质且膜厚在30μm以下的散射层、设于所述散射层上的电极,在所述散射层与所述电极之间不具有包含玻璃的被覆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伸宏和田直哉谷田正道
申请(专利权)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