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3854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8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盖及均匀固定在提升盖底端的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提升盖、钢丝绳、套环、卡块、固定板及固定块。该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通过吊装机构可以轻松地将导流筒吊装起来,安装拆卸快捷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力,且吊装时稳定性好,位置精确,不会出现掉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盖及均匀固定在提升盖底端的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提升盖、钢丝绳、套环、卡块、固定板及固定块。该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通过吊装机构可以轻松地将导流筒吊装起来,安装拆卸快捷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力,且吊装时稳定性好,位置精确,不会出现掉落的危险。【专利说明】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单晶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使用单晶炉制取单晶硅,单晶炉自下而上的主要部件依次有炉底板、炉体、炉盖、翻板箱、副炉等,各部件内均设有夹套层,夹套中流通有冷却水。单晶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制造:将多晶硅装进炉体内的石英坩埚内,多晶硅在石英坩埚内被加热熔化,然后,将熔硅略做降温,给予一定的过冷度,把籽晶装入硅籽晶夹持器中,将籽晶夹持器的上端通过连接件与籽晶轴连接,籽晶固定于夹持器的下端,并且使籽晶经导流筒插入硅熔体,通过调整熔体的温度和籽晶向上的提升速度,使籽晶体长大。导流筒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导流筒的上端口设有法兰。现有的好多厂家都是通过人工搬运将导流筒放入单晶炉内,由于导流筒重量比较重,提升非常困难。也有一些厂家采用吊装的方式搬运,然而这些吊装机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每次拆装时都费时费力,且吊装时易晃动,甚至会掉落,危险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稳定性好、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的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盖及均匀固定在提升盖底端的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钢丝绳、套环、卡块、固定板及固定块,所述卡块通过钢丝绳悬挂在提升盖底部,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导流筒顶端,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固定板外端,固定块内开设有能使卡块从固定块底部进入的第一凹槽,固定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尺寸相对应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一凹槽连通,固定块一侧开设有能使钢丝绳进入第一凹槽内的第二凹槽,固定板一侧开设有能使钢丝绳进入第一通槽内的第二通槽,所述套环套设在钢丝绳外并可沿钢丝绳滑动,套环内开设有能使固定块从底部进入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内固定有可插入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插片。现有技术中,好多厂家都是采用人工搬运将导流筒放入单晶炉,人工搬运需要工人大量的劳动力。因此,许多厂家渐渐开始使用一些吊装机构。然而,该类吊装机构一般都是采用卡扣、钩子之类的简单结构,吊装时易发生晃动,甚至出现松脱,非常危险。为了防止导流筒松脱,许多厂家开始设计一些复杂的固定机构,这就给吊装时带来了麻烦,需要大量的拆装时间,甚至要借助一些其他工具,影响了加工效率。因此,如何改进吊装机构,使得导流筒在吊装过程中较为稳定,不会发生掉落,同时安装拆卸较快,不会影响生产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吊装机构通过钢丝绳、套环、卡块、固定板及固定块的巧妙配合,能使吊装机构与导流筒巧妙的固定,拆装非常简单快速,提升时,导流筒较为稳定,不会出现掉落。所述吊装机构为三组,均匀固定在提升盖底端,采用三组吊装机构即可达到很好的稳定效果,当然根据导流筒的重量也可适当地增加吊装机构的数量。由于固定块内开有第一凹槽,为了防止卡块从固定块顶部脱出,所述固定块顶部呈锥形,使得卡块能够很好的卡接在固定块内。为了进一步防止钢丝绳从固定块的第一凹槽内脱出,所述固定块可沿轴向旋转,当钢丝绳进入第一凹槽内后,只需旋转固定块,使第二凹槽与第二通槽不在同一直线上,钢丝绳即无法从第一凹槽内脱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通过吊装机构可以轻松地将导流筒吊装起来,安装拆卸快捷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力,且吊装时稳定性好,位置精确,不会出现掉落的危险。【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的吊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的套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仰视图;图8是本技术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的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提升盖,2.导流筒,3.钢丝绳,4.套环,41.第三通槽,42.插片,5.固定板,51.第一通槽,52.第二通槽,6.固定块,61.第一凹槽,62.第二凹槽,7.卡块。【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8所示,一种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盖I及均匀固定在提升盖I底端的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钢丝绳3、套环4、卡块7、固定板5及固定块6,所述卡块7通过钢丝绳3悬挂在提升盖I底部,所述固定板5固定在导流筒2顶端,所述固定块6固定在固定板5外端,固定块6内开设有能使卡块7从固定块6底部进入的第一凹槽61,固定板5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61尺寸相对应的第一通槽51,所述第一通槽51与第一凹槽61连通,固定块6 —侧开设有能使钢丝绳3进入第一凹槽61内的第二凹槽62,固定板5的外端边缘开设有能使钢丝绳3进入第一通槽51内的第二通槽52,所述套环4套设在钢丝绳3外并可沿钢丝绳3滑动,套环4内开设有能使固定块6从底部进入的第三通槽41,所述第三通槽41内固定有可插入第一凹槽61及第二凹槽62的插片。如图3、图4所示的固定块6,固定块6为圆柱体,顶部呈锥形,固定块6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61,第一凹槽61从固定块6底部逐渐延伸到顶部,由于固定块6顶部为锥形,因此第一凹槽61在顶部处向上直径逐渐减小,在顶端处仅为钢丝绳3可通过的小孔,从而使卡块7无法从固定块6顶部脱出。该第一凹槽61尺寸与卡块7的直径相对应,并略大于卡块7的直径,可以使卡块7全部插入该第一凹槽61内,钢丝绳3向上拉动卡块7,卡块7可带动固定块6 —起向上,从而拉动整个导流筒2。固定块6 —侧开设有第二凹槽62,第二凹槽62从上到下贯穿整个固定块6,且第二凹槽62与第一凹槽61连通,第二凹槽62的尺寸略大于钢丝绳3的尺寸,使得钢丝绳3可以通过第二凹槽62进入第一凹槽61内。另外,固定块6可以设计为可旋转式,即固定块6通过转轴固定在固定板5上且可沿转轴的轴向旋转,旋转固定块6使第二凹槽62与第二通槽52不在同一直线上,钢丝绳3即无法从第一凹槽61内脱出。如图5所示的固定板5,固定板5固定在导流筒2边沿且向外延伸,固定板5与导流筒2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固定板5的外端开设有第一通槽51,第一通槽51的尺寸与固定块6内第一凹槽61的尺寸相同,第一通槽51与第一凹槽61对应形成一个圆柱形孔,卡块7先穿过第一通槽51再进入固定块6的第一凹槽61内。固定板5右侧的边缘开设有第二通槽52,第二通槽52与第一通槽51连通,第二通槽52的尺寸与第二凹槽62的尺寸相一致,也是为了使得钢丝绳3可以通过第二通槽52进入第一通槽51内。如图6、图7所示的套环4,为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晶炉导流筒的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盖(1)及均匀固定在提升盖(1)底端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包括提升盖(1)、钢丝绳(3)、套环(4)、卡块(7)、固定板(5)及固定块(6),所述卡块(7)通过钢丝绳(3)悬挂在提升盖(1)底部,所述固定板(5)固定在导流筒(2)顶端,所述固定块(6)固定在固定板(5)外端,固定块(6)内开设有能使卡块(7)从固定块(6)底部进入的第一凹槽(61),固定板(5)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61)尺寸相对应的第一通槽(51),所述第一通槽(51)与第一凹槽(61)连通,固定块(6)一侧开设有能使钢丝绳(3)进入第一凹槽(61)内的第二凹槽(62),固定板(5)一侧开设有能使钢丝绳(3)进入第一通槽(51)内的第二通槽(52),所述套环(4)套设在钢丝绳(3)外并可沿钢丝绳(3)滑动,套环(4)内开设有能使固定块(6)从底部进入的第三通槽(41),所述第三通槽(41)内固定有可插入第一凹槽(61)及第二凹槽(62)的插片(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如权李红生陈雷何中荣钱明文薛士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顺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