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晶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4736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单晶炉,包括单晶炉体和石墨坩埚,所述单晶炉体由主炉室和设置在主炉室上部的副炉室组成,主炉室的内腔中的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和保温层,所述副炉室的内腔与主炉室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石墨坩埚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石墨坩埚均匀固定设置在主炉室的内腔的上部空间中,所述加热装置环绕三个石墨坩埚的外围设置,所述保温层环绕加热装置的外围设置,所述副炉室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副炉室分别对应设置在三个石墨坩埚的上方,三个副炉室的上端均设置有提拉机构,所述提拉机构均连接有位于副炉室内的提拉绳,所述提拉绳的下端伸入到主炉室内的石墨坩埚的上部。该单晶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能源消极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单晶炉
本技术涉及单晶材料制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单晶炉。
技术介绍
直拉法是目前单晶硅生长所采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直拉法生长单晶硅的方法如下:将高纯度的多晶硅原料放入直拉法单晶炉的石英坩埚内,然后在低真空有流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热熔化,把一支有着特定生长方向的单晶硅(也叫做籽晶)装入籽晶夹持装置中,并使籽晶与硅溶液接触,调整熔融硅溶液的温度,使其接近熔点温度,然后驱动籽晶自上而下伸入熔融的硅溶液中并旋转,然后缓缓上提籽晶,此时,单晶硅进入锥体部分的生长,当锥体的直径接近目标直径时,提高籽晶的提升速度,使单晶硅体直径不再增大而进入晶体的中部生长阶段,在单晶硅体生长接近结束时,再提高籽晶的提升速度,单晶硅体逐渐脱离熔融硅,形成下锥体而结束生长。用这种方法生长出来的单晶硅,其形状为两段呈锥形的圆柱体,将该圆柱体切片,即得到单晶硅半导体原料,这种圆形单晶硅片就可以作为集成电路或太阳能的材料。直拉法中的单晶硅的拉制一般在单晶炉中进行,目前市面上单晶炉的结构均较为简单,都是一台单晶炉安装一个石墨坩埚,一次只能拉制一根单晶棒,平均运行在三天时间左右,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能源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单晶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单晶炉,包括单晶炉体(1)和石墨坩埚(2),所述单晶炉体(1)由主炉室(3)和设置在主炉室(3)上部的副炉室(4)组成,主炉室(3)的内腔中的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5)和保温层(6),所述副炉室(4)的内腔与主炉室(3)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坩埚(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石墨坩埚(2)均匀固定设置在主炉室(3)的内腔的上部空间中,所述加热装置(5)环绕三个石墨坩埚(2)的外围设置,所述保温层(6)环绕加热装置(5)的外围设置,所述副炉室(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副炉室(4)分别对应设置在三个石墨坩埚(2)的上方,三个副炉室(4)的上端均设置有提拉机构(7),所述提拉机构(7)均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单晶炉,包括单晶炉体(1)和石墨坩埚(2),所述单晶炉体(1)由主炉室(3)和设置在主炉室(3)上部的副炉室(4)组成,主炉室(3)的内腔中的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5)和保温层(6),所述副炉室(4)的内腔与主炉室(3)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坩埚(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石墨坩埚(2)均匀固定设置在主炉室(3)的内腔的上部空间中,所述加热装置(5)环绕三个石墨坩埚(2)的外围设置,所述保温层(6)环绕加热装置(5)的外围设置,所述副炉室(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副炉室(4)分别对应设置在三个石墨坩埚(2)的上方,三个副炉室(4)的上端均设置有提拉机构(7),所述提拉机构(7)均连接有位于副炉室(4)内的提拉绳(8),所述提拉绳(8)的下端伸入到主炉室(3)内的石墨坩埚(2)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单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爱廸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