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炉加料用硅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299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晶炉加料用硅棒,包括硅棒本体,所述的硅棒本体的一端具有夹具夹持段;所述的夹具夹持段表面设置有多个凹坑;所述的凹坑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凹坑,夹具能够在硅棒端部具有更好的抓取力,从而能够更好更稳定的进行投料,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晶炉加料用硅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硅棒,尤其是一种单晶炉加料用硅棒。
技术介绍
单晶炉是生产太阳能电池所需单晶硅的拉晶装置。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石英坩埚内填充硅原料后,加热至高温使硅料熔解,通过籽晶的旋转和液体之间的张力向上提拉来制造单晶。目前有部分厂家采用单晶炉的二次加料,但由于二次加料装置多采用石英制备,使用过程中易损坏,使用寿命短,且这种加料装置通常都有l米多高,装卸操作不便,因此通常会采用夹具夹住硅棒进行投料。但是,由于硅棒表面较光滑,因此夹具在夹持过程中并不牢固,容易出现脱棒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晶炉加料用硅棒,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单晶炉的二次加料。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晶炉加料用硅棒,包括硅棒本体,所述的硅棒本体的一端具有夹具夹持段;所述的夹具夹持段表面设置有多个凹坑;所述的凹坑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进一步的说,本技术所述的夹具夹持段的长度为硅棒本体长度的12%~15%。再进一步的说,本技术所述的凹坑的深度为5~15mm。再进一步的说,本技术所述的凹坑为圆形、长条形或椭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通过设置凹坑,夹具能够在硅棒端部具有更好的抓取力,从而能够更好更稳定的进行投料,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硅棒本体;2、夹具夹持段;3、凹坑。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单晶炉加料用硅棒,包括硅棒本体1,所述的硅棒本体的一端具有夹具夹持段2;所述的夹具夹持段表面设置有多个凹坑3;所述的凹坑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为了不影响硅棒本身的纯度以及产品质量,夹具夹持段的长度为硅棒本体长度的12%~15%。凹坑的深度为5~15mm,这样的深度能够使夹具很好的夹持硅棒;凹坑为圆形、长条形或椭圆形,可以适应各种形式的夹具,图1中凹坑为圆形。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技术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单晶炉加料用硅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晶炉加料用硅棒,包括硅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棒本体的一端具有夹具夹持段;所述的夹具夹持段表面设置有多个凹坑;所述的凹坑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晶炉加料用硅棒,包括硅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棒本体的一端具有夹具夹持段;所述的夹具夹持段表面设置有多个凹坑;所述的凹坑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炉加料用硅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士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顺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