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机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2114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2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型机及其操作方法。成型机包含有一第一机组以及一第二机组。该第一机组包含一本体以及一第一模体。第一模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端面。该第二机组包含一活动部、一第一顶出机构、一喷嘴以及一第二顶出机构。该活动部的一第二模体与该第一模体结合而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第一顶出机构连接于该活动部,用来移动该活动部,以使该第二模体与第一模体结合。该喷嘴设置于该第二模体,用来将一塑料注射进入该容置空间。该推动件以可活动方式穿设该活动部。该第二顶出机构用来驱动一推动件穿出该活动部,以将一成型塑料推出该容置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型机包含有一第一机组以及一第二机组。该第一机组包含一本体以及一第一模体。第一模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端面。该第二机组包含一活动部、一第一顶出机构、一喷嘴以及一第二顶出机构。该活动部的一第二模体与该第一模体结合而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第一顶出机构连接于该活动部,用来移动该活动部,以使该第二模体与第一模体结合。该喷嘴设置于该第二模体,用来将一塑料注射进入该容置空间。该推动件以可活动方式穿设该活动部。该第二顶出机构用来驱动一推动件穿出该活动部,以将一成型塑料推出该容置空间。【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用来制作结构复杂且无应力残留工件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注塑成型技术常用来制作电子产品的机壳。传统注塑成型技术的主要作动方式是将熔融塑胶施加高压,使其自喷嘴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室。熔融塑胶注射结束后,模具型腔室可保持熔融塑胶的定型。接着,通过模具型腔室的公模、母模的拆模设计,再配合顶针等机构以将成型塑胶推出模具型腔室,因此传统注塑成型技术可用来制作结构复杂的元件。然而,因熔融塑胶的流动性较差,传统注塑成型技术所制作出的元件尺寸有一定肉厚限制,且熔融塑胶以高压自喷嘴射出,使得熔融塑胶在模具型腔室内的分布不甚均匀,造成产品有应力残留的缺陷。另一种传统的塑胶成型方式为射出压缩成型技术。传统射出压缩成型技术一般常用来制作需要高精度的光学产品,例如光学镜片或导光板。传统射出压缩成型技术的油压缸仅驱使模仁移动,适用于制作外型简单平整的元件,意即无法制作结构复杂的产品。此夕卜,传统的注塑成型技术与射出压缩成型技术只可根据结构的外型设计制作相应产品,没有外观装饰的功能。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制作外型结构复杂的薄型产品,并具有外观装饰功能的塑料成型技术,即为相关产业的重点发展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来制作结构复杂且无应力残留工件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型机,其包含有一第一机组以及一第二机组,该第一机组以可活动方式设置在该第二机组。该第一机组包含一本体以及一第一模体,该第一模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端面。该第二机组包含一活动部、一第一顶出机构、一喷嘴以及一第二顶出机构。该活动部具有一第二模体,该第二模体与该第一模体结合而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第一顶出机构连接于该活动部。该第一顶出机构用来移动该活动部,以使第二模体与第一模体结合。该喷嘴设置于该第二模体,用来将一塑料注射进入该容置空间。该第二顶出机构用来将该塑料推出该容置空间。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一机组另包含一输送器、一夹持器以及一抽气装置。该输送器设置于该本体,用来传输一薄膜以覆盖该第一模体。该夹持器设置于该本体,用来夹持该薄膜。该抽气装置设置于该本体,用来抽取该第一模体与该薄膜之间的气体。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一模体与该第二模体分别为一母模和一公模。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二顶出机构包含一推动件以及一驱动单元。该推动件以可活动方式穿设于该活动部,用来将该塑料推出该容置空间。该驱动单元连接于该推动件,用来推动该推动件穿出该活动部。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一顶出机构与该驱动单元分别为一压缩缸。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一机组另包含一导槽,设置于该本体上。该第二机组另包含一导杆,以可活动方式插入该导槽,且该活动部是沿着该导杆相对移动。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一机组于该塑料注入该容置空间后推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导杆移动,以压缩该容置空间产生该塑料。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推动件为一顶针或一斜销。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二机组另包含一桥接座。该第一顶出机构与该导杆设置于该桥接座,该第一顶出机构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桥接座移动。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二机组另包含一压缩块,设置于该桥接座与该活动部之间。该喷嘴与该推动件穿设该压缩块。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一顶出机构于压力增加时,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压缩块移动以远离该桥接座。该第一顶出机构的压力泄除时,该活动部被该本体推挤而相对该压缩块移动,以接近该桥接座。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二机组另包含一基座,该驱动单元与该推动件设置于该基座。该驱动单元驱动该推动件相对该桥接座与该压缩块移动。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二机组另包含一限位槽以及一限位杆。该限位槽设置于该桥接座。该限位杆设置于该基座,该限位杆以可活动方式插入该限位槽。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二机组另包含一量测装置设置于该桥接座。该量测装置测量该活动部相对该桥接座的一移动距离。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薄膜具有装饰油墨,该装饰油墨于该塑料注入该容置空间时转印到该塑料上。本专利技术另公开一种成型机的操作方法,其包含有下列步骤:驱动一第一机组移近一第二机组,结合一第一模体与一第二模体来形成一容置空间,注射一塑料进入该容置空间,作动该第一顶出机构以压缩该容置空间,以及利用一第二顶出机构将该塑料推出该容置空间。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操作方法另包含有驱动一活动部相对一导杆移动,以结合该第一模体与该第二模体。本专利技术另公开泄除该第一顶出机构的该压力为压缩该容置空间以转化该塑料。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操作方法另包含有传输一薄膜,夹持该薄膜以固定于该第一模体,以及抽取该第一模体内部的气体。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第一顶出机构为一压缩缸,通过该压缩缸的压力泄除,以使该第一模体与该第二模体共同压缩该容置空间。本专利技术另公开结合该第一模体与该第二模体来形成该容置空间包含有作动该第一顶出机构进行增压,以结合该第一模体与该第二模体来形成该容置空间。本专利技术较佳地可应用于制作高精度尺寸、具光学性质且多样化复杂结构的光学工件。本专利技术的喷嘴不需以高压注射塑料,因此减少塑料射出压力可有效降低第一机组对第二机组的锁模力,在压缩容置空间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排气,以避免在成型塑料上发生应力残留的现象。因为本专利技术所制作的工件具有不易残留应力的优点,因此成型机可用来生产低公差的工件(无结构变形的工件),还可使用模内装饰技术将薄膜的装饰油墨均匀地转印到工件。此外,塑料被注入容置空间后,通过容置空间的压缩而快速地充填在容置空间,故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机可应用于制作薄型的复杂结构,例如薄型电脑的壳体。即使塑料具有流动性不佳的特征,仍可快速填满容置空间,综合来说,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高强度塑料成型不易的困难,并可大幅缩短元件的成型时间,提高工件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成型机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至图7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成型机在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成型机12第一机组14 第二机组16本体18 第一模体20导槽22 输送器24夹持器26 抽气装置28薄膜30 活动部32第一顶出机构 34 导杆36喷嘴38 推动件40驱动单元41 第二顶出机构42桥接座44 压缩块46基座48 限位槽50限位杆52 量测装置54活动空间56 滑槽58第二模体60 容置空间62塑料64 成型塑料D间距步骤100、102、104、106、108、110、112、114、116、118、120【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成型机10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至图7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成型机10在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成型机10包含一第一机组12与一第二机组14。第一机组12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第二机组14上,进行合模以制作塑料产品。第一机组12包含有一本体16、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型机,其包含有:第一机组,该第一机组包含:本体;以及第一模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端面;以及第二机组,该第一机组以可活动方式设置在该第二机组,该第二机组包含:活动部,该活动部具有第二模体,该第二模体与该第一模体结合而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一顶出机构,连接于该活动部,该第一顶出机构用来移动该活动部,以使第二模体与第一模体结合;喷嘴,设置于该第二模体,该喷嘴用来将一塑料注射进入该容置空间;以及第二顶出机构,用来将该塑料推出该容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雅琪洪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