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593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边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下模板的对角处对称装设有下模板导柱,下模板与上模板之间设置有中板,中板与上模板之间设置有上压板,所述中板与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产品压板,产品压板通过穿设于中板的产品压板连接柱与上压板固定连接,产品压板与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产品垫板,产品压板的外侧设置有与中板连接的切边刀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单次对压铸件进行切边即能够实现同时切除掉压铸件上的流道、渣包、飞边等,防止依次对压铸件上的流道、渣包、飞边进行切边导致压铸件变形,保证产品的切边质量,且无需手工操作,进而提高了对压铸件的切边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边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切边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如调速器后盖、模型玩具下盖等压铸件均由水口、产品本身及渣包连接一体构成,由于压铸件生产量较大,为了去除与产品连接一体的流道及渣包,需要操作人员逐一对压铸件进行手动切边(包括去除流道、渣包及多余的飞边)工作,这种人工去除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此类压铸产品因为进料位置不是在一条直线上,进料位置存在一个高低差,产品碰穿位置也比较多,产品整体较薄,且流道、渣包、飞边等的位置高低不平,人工进行依序手动切边容易导致产品变形,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能够对于上述提到的流道、渣包、飞边等的位置高低不平的压铸件进行同步切除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步切除处于压铸件高低不平位置的流道、渣包、飞边等余料的切边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切边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下模板的对角处对称装设有下模板导柱,下模板与上模板之间设置有中板,中板与上模板之间设置有上压板,所述中板与下模板之间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切边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边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板(10)和下模板(20),下模板(20)的对角处对称装设有下模板导柱(21),下模板(20)与上模板(10)之间设置有中板(30),中板(30)与上模板(10)之间设置有上压板(4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30)与下模板(20)之间设置有产品压板(50),产品压板(50)通过穿设于中板(30)的产品压板连接柱(51)与上压板(40)固定连接,产品压板(50)与下模板(20)之间设置有产品垫板(60),产品压板(50)的外侧设置有与中板(30)连接的切边刀具(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边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板(10)和下模板(20),下模板(20)的对角处对称装设有下模板导柱(21),下模板(20)与上模板(10)之间设置有中板(30),中板(30)与上模板(10)之间设置有上压板(4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30)与下模板(20)之间设置有产品压板(50),产品压板(50)通过穿设于中板(30)的产品压板连接柱(51)与上压板(40)固定连接,产品压板(50)与下模板(20)之间设置有产品垫板(60),产品压板(50)的外侧设置有与中板(30)连接的切边刀具(70),所述上模板(10)与中板(30)之间设置有压板导柱(41),上模板(10)与中板(30)通过压板导柱(41)连接;上压板(40)与下模板(20)之间设置有压板连接柱(42),上压板(40)与下模板(20)通过压板连接柱(42)连接,上压板(40)设置有压板导套(43),压板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先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升压铸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