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高热量饲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299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高热量饲料及其应用。所述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20%,脂肪的质量百分含量6-8%。所述饲料采用低脂肪比例和不含胆固醇的高热量配方,造模方法更温和,不仅符合动物福利,更能模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患病人群的饮食习惯,更有利于疾病和药物的研究。以所述高热量饲料长时间慢性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更符合人类患病群体的年龄体征情况和饮食生活习惯,与人类发病过程更接近,造模过程更缓和,模型更稳定。可作为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新药成药性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服务于药物评价及临床前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高热量饲料及其应用。所述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20%,脂肪的质量百分含量6-8%。所述饲料采用低脂肪比例和不含胆固醇的高热量配方,造模方法更温和,不仅符合动物福利,更能模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患病人群的饮食习惯,更有利于疾病和药物的研究。以所述高热量饲料长时间慢性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更符合人类患病群体的年龄体征情况和饮食生活习惯,与人类发病过程更接近,造模过程更缓和,模型更稳定。可作为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新药成药性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服务于药物评价及临床前研究。【专利说明】一种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高热量饲料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领域,涉及一种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高热量饲料及其应用。技术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胆固醇和胆固醇脂为主要成分的脂质在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壁内膜或内膜下沉着,同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移行至内膜下增生,使内膜增厚,形成粥样黄色或灰黄色斑块,造成血管损伤。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可分内因外因。内因有遗传因素,如家族性的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性别年龄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速度也加快。在性别上,女性在更年期前受卵巢激素保护,很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外因有诸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运动太少、心理紧张以及糖尿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已经成为人们健康的最大杀手。其中,全世界每天因高血脂症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近3600人之多,我国每年因高血脂引起的高血压、脑梗、中风、心梗、偏瘫、致残、致死人数以每年递增12%的速度上升。而有研究表明,高血脂、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均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近几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年龄已由中老年向中青年方向发展,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中青年是国家和谐建设的主力军,社会的中流砥柱。每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给国家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医药卫生部门及国家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家“十二五”新增课题申报指南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明确写出:应针对多因素复杂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防治药物的研发需求,研究并建立更灵敏、更可靠、更快捷的早期成药性评价的新技术和新模型,评价一批创新药物品种。但是因为种属的差异,将传统实验动物如小型动物及目前广泛应用的啮齿类动物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评价新药,其正常生理指标与人类相去甚远,稳定的具有相似发病机理的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与临床不尽相同。且以啮齿类动物为对象进行的传统动物实验获得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安全性的实验结果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有限,致使花费了大量研究费用后,药物却不能通过临床试验或临床应用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危及用药人群生命安全。以恒河猴这一非人灵长类种属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新药的筛选、ρκ/ro研究以及新药临床前试验意义重大。这得益于非人灵长类与人类生理结构、功能及相关疾病诊治指标的相似性。药物作用于非人灵长类动物而得到的实验结果能更好地转化,指导临床研究。因此建立非灵长类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为治疗研究与临床前药物评价的迫切需要。但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通常存在着造模周期长、模型稳定性欠缺、模型的确立以及诊治技术等相关平台构建的不完整等技术难点。国内外皆有文献或专利报道。Kukreja, R.等(Atherosclerosis, 1981.40(3): p.291-298.)使用 18 只雌雄各半的2.5-5.5kg体重的成年恒河猴作为造模对象,饲喂配方为蛋白质15%、脂肪15%、碳水化合物60%、胆固醇1%,加之每天注射50mg/kg量的肾上腺素。7个月后通过杀死动物取病理检查,发现其中15只恒河猴出现了显著的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性斑块。此法为药物干预急性造模,存在一定的模型不稳定的问题。选取的恒河猴体重范围不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感群体的体重范围,不能更好的模拟人类的发病过程。检测方法为侵入性,不利于模型的应用和药物开发。国内有使用与恒河猴同属的食蟹猴造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报道,其选用的饲料配方为蛋黄粉5%、猪油15%、胆固醇0.5%、基础饲料75%,造模3个月,最后用TC、TG、和LDL-C来评价和确认模型。同样属于急性造模,胆固醇总量过高对动物身体有损,并且以血脂生化指标来表征动脉粥样硬化,说服力不够。综上所述,现有的非人灵长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大多是通过急性高胆固醇饮食短期诱导获得,造模方法对动物刺激过于激烈,模型不够稳定,与真实的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也有较大差异。从而限制了这类动物模型的应用。所以,使用先天肥胖、老龄这种种群中易感的非人灵长类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充分模拟患病人群饮食习惯,以高热量饲料饮食长时间诱导为方法建立的非人灵长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较之急性高胆固醇饮食短期诱导获得的模型,造模方法更平和,模型更稳定,在遗传、心血管功能和脂质代谢等方面与人类相似。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血生化指标辅助多普勒彩超以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等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手段来明确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通过多普勒彩超以及3.0T MRI等无创性的检测,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程度及发生部位。由于检测方法为非侵入性,稳定的模型可以进一步用于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高热量饲料。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高热量饲料,所述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20%,脂肪的质量百分含量6-8%。低脂肪比例和不含胆固醇的高热量配方,造模方法更温和,不仅符合动物福利,更能模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患病人群的饮食习惯,更有利于疾病和药物的研究。蛋白质含量采用GB/6432-94检测,脂肪含量采用GB/T6433-94检测。作为可选方式,所述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脂肪的质量百分含量8% ο作为可选方式,饲料按重量份计的组成为:豆柏20-30份、麸皮20-30份、面粉15-20、猪油2-4份、蛋白粉5-8份、蔗糖6_10份、复合维生素5_10份、电解质5_8份和水10-15份。所述饲料配方除了提供蛋白质和脂肪还提供维生素和电解质等更能模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患病人群的饮食习惯。作为可选方式,所述饲料按重量份计的组成为:豆柏20份、麸皮20份、猪油4份、面粉18、蛋白粉8份、蔗糖6份、复合维生素5份、电解质5份和水14份。作为可选方式,所述饲料被压制成饼状。制作成饼状方便储存和转移,同时方便动物取食,较少饲喂时的浪费,有利于对饲喂量的精确控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背景清晰的恒河猴作为模型动物; 2)每只恒河猴每天饲喂250g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任意一种高热量饲料; 3)连续饲喂一段周期,建立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恒河猴模型。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连续饲喂的周期为2年。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方法中,选择背景清晰中老年先天性肥胖恒河猴作为模型动物。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高热量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20%,脂肪的质量百分含量6?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龚立毕凤均申渝波杨遵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普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