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820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7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包括铜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的铜导体设在绝缘层内部,所述的绝缘层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内交联聚烯烃层、无卤阻燃层和外交联聚烯烃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耐热性能优越、成本经济、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包括铜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的铜导体设在绝缘层内部,所述的绝缘层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内交联聚烯烃层、无卤阻燃层和外交联聚烯烃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耐热性能优越、成本经济、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专利说明】一种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导线,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
技术介绍
汽车导线有汽车“血管与神经“的称号,在汽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对导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在汽车发动机周围及排气管附近,要求导线具有很高的耐热性。传统所使用的汽车导线为PVC导线,其长期使用温度仅为105度,无法应用于高温环境中。聚丙烯耐温性可达125度,但其瞬间耐温性低,限制了其在汽车中的应用。其他材料如热塑弹性体,耐温性可达125度,但由于成本高昂,仅使用在汽车上的特殊应用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耐热性能优越、成本经济、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的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的铜导体设在绝缘层内部,所述的绝缘层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内交联聚烯烃层、无齒阻燃层和外交联聚烯烃层。所述的铜导体由多根铜单丝绞合而成。所述的铜单丝为7?19根。所述的铜单丝为7根。所述的铜单丝为19根。所述的交联聚烯烃层由耐热125度的交联聚烯烃材料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耐热性能优越:采用耐热性交联聚烯烃材料,导线长期使用温度达125度,满足汽车发动机周围环境使用需求。2、成本经济:与热塑弹性体材料相比,交联聚烯烃作为绝缘材料价格经济。3、绿色环保、安全可靠:使用低卤阻燃体系,满足绿色环保及安全可靠的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包括铜导体I和绝缘层2,所述的铜导体I设在绝缘层2内部,所述的绝缘层2为低齒阻燃交联改性聚烯烃材料。所述的铜导体所用的材料为退火,软铜,由7根铜单丝绞合而成。所述的交联聚烯烃层由耐热125度的交联聚烯烃材料制作而成。满足汽车发动机周围等环境中耐高温的需求;同时兼具高耐磨性,阻燃体系为低卤体系,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实施例2所述的铜导体由19根铜单丝绞合而成,其他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的铜导体设在绝缘层内部,所述的绝缘层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内交联聚烯烃层、无齒阻燃层和外交联聚烯烃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导体由多根铜单丝绞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单丝为7?19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单丝为7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单丝为19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聚烯烃层由耐热125度的交联聚烯烃材料制作而成。【文档编号】H01B7/02GK203607142SQ201320817038【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专利技术者】傅文汇, 李高勇 申请人: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交联聚烯烃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的铜导体设在绝缘层内部,所述的绝缘层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内交联聚烯烃层、无卤阻燃层和外交联聚烯烃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文汇李高勇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