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内部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184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内部部件。主体构件、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相互接合以形成层压板。第一构件的第一外周部的第一边缘与第二构件的第二外周部的第二边缘沿着分型线焊接在一起。在层压板厚度方向的分型线的高度位置在层压板的外周方向定义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不同。第一外周部的弯曲形状的曲率半径与第二外周部的弯曲形状的曲率半径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都不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2年11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No.2012-260691的优先权的利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在此被引入本申请。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内部部件。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No.2008-143060的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了安装于车辆内部的多种内部部件,以改善其外观。在公开号为No.2008-143060的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内部部件是层压板,其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包括:主体构件、接合至该主体构件顶部的第一构件、以及接合至该主体构件底部的第二构件。另外,所述内部部件的外周端部形成为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
技术实现思路
在公开号为No.2008-143060的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中,第一构件的外周部的边缘与第二构件的外周部的边缘沿着分型线相互接合,该分型线的高度位置(层压板厚度方向的高度位置)设定为超出层压板整个外周的恒定高度。这里,有一种可能性,即大的缺口形成在第一构件的边缘与车体构件之间的位置,在该位置内部部件的边缘被引入与车体构件相接触,导致其外观恶化。另一方面,就内部部件的握持部而言,很难通过将手指插入内部部件的边缘与车体构件之间的缺口而将该内部部件提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内部部件,其中,分型线的高度位置在内部部件的外周方向上定义的多个预定部分之间根据每个部分特性的要求适当变化。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内部部件包括:主体构件,其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多个凹槽和突起;第一构件,其接合于所述主体构件的顶表面,并且由形成为板状的合成树脂制成;以及第二构件,其接合于所述主体构件的底表面,并且由形成为板状的合成树脂制成,其中所述主体构件、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接合在一起形成层压板,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外周部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二外周部具有朝向彼此弯曲的弯曲形状,所述第一外周部的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外周部的第二边缘沿着分型线彼此焊接在一起,在所述层压板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分型线的高度位置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不同,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限定在所述层压板的外周方向上,以及所述第一外周部的弯曲形状的第一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二外周部的弯曲形状的第二曲率半径在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都不同。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内部部件,其中,所述层压板的第一部分中的分型线的高度位置相对于所述层压板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朝向所述第一构件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内部部件,其中,所述层压板的第一部分中的分型线的高度位置相对于所述层压板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朝向所述第二构件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内部部件,其中所述层压板的第二部分中的分型线的高度位置布置于所述层压板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并且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等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内部部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外周部或所述第二外周部具有平直部分以及形成为弯曲形状的多个弯曲部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内部部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层压板的外表面上的涂层构件。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在车辆用内部部件的外周方向定义的预定部分中外周部的截面形状据其需要的特性可以适当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车辆内部的立体图,其中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盖板被设置,并且其从后方看是倾斜的。图2是示出图1的盖板的立体图,其中,FS表示前侧,RS表示后侧,VW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图3A是沿图2中的线IIIA-IIIA截取的剖视图。图3B是图3A的盖板的外周部的放大剖视图。图4A是沿图2中的线IVA-IVA截取的剖视图。图4B是图4A的盖板的外周部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盖板的层压材料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图5的层压材料的端部被加热的状态的剖视图,其中,H表示加热。图7是示出图6的层压材料被放置在模具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层压材料的端部被切割刀片切割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上模具被抬起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盖板的剖视图。图11A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盖板的剖视图。图11B是图11A的盖板的外周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2A是示出根据改进型1的盖板的剖视图。图12B是图12A的盖板的外周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3A是示出根据改进型2的盖板的剖视图。图13B是图13A的盖板的外周部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如下的详细说明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披露的实施方式的深入了解。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缺少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在其他实例下,已知的结构和装置示意性的示出,以便简化附图。以下,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第一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盖板被描述,该盖板是车辆的内部部件。盖板可能是将于随后描述的单独的层压板形式,或者是涂层构件设置于层压板的外表面上的形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没有设置涂层构件的单独的层压板的形式。如图1所示,前座3和后座5设置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内部。在后座5后方,设置有行李箱7。用于收纳备用轮胎、工具等等的收纳凹部(未示出)设置于行李箱7的地板内,并且覆盖该收纳凹部的上开口的盖板21(车辆用内部部件)设置于该收纳凹部上。如图2所示,盖板21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大致的矩形形状,并且如之后所述的那样形成为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板状构件。在车载状态下,向前凹陷的缺口部11在盖板21的后侧形成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在盖板21固定于车辆1的收纳凹部的状态下,间隙形成于缺口部11与车体构件之间。在卸下盖板21时,手插入所述间隙,并且握住并抬起缺口部11。除了在后侧的缺口部11,通用部13的边缘,在平面图中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线性地形成。在盖板21前侧的其边缘17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线性地形成。这里,在外周方向定义的区域中,缺口部11的区域标示为P,并且包括在左右两侧的通用部13以及侧部15、15的除了缺口部11的区域标示为Q。如图3A和3B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盖板21(层压板19)包括:主体构件23、第一构件25以及第二构件27。如图3A所示,主体构件23具有多个凹部(凹槽)29和凸部(突起)31,并且由合成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内部部件,包括:主体构件,其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多个凹槽和突起;第一构件,其接合于所述主体构件的顶表面,并且由形成为板状的合成树脂制成;以及第二构件,其接合于所述主体构件的底表面,并且由形成为板状的合成树脂制成,其中所述主体构件、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接合在一起形成层压板,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外周部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二外周部具有朝向彼此弯曲的弯曲形状,所述第一外周部的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外周部的第二边缘沿着分型线彼此焊接在一起,在所述层压板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分型线的高度位置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是不同的,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限定在所述层压板的外周方向上,以及所述第一外周部的弯曲形状的第一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二外周部的弯曲形状的第二曲率半径在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都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29 JP 2012-2606911.一种车辆用内部部件,包括:
主体构件,其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多个凹槽和突起;
第一构件,其接合于所述主体构件的顶表面,并且由形成为板状的合成树
脂制成;以及
第二构件,其接合于所述主体构件的底表面,并且由形成为板状的合成树
脂制成,其中
所述主体构件、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接合在一起形成层压板,
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外周部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二外周部具有朝向彼此
弯曲的弯曲形状,
所述第一外周部的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外周部的第二边缘沿着分型线彼
此焊接在一起,
在所述层压板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分型线的高度位置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
分之间是不同的,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限定在所述层压板的外周方向上,以

所述第一外周部的弯曲形状的第一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二外周部的弯曲形
状的第二曲率半径在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中研一
申请(专利权)人:盟和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