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127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6:41
一种为了有效的防止模具撞伤,增加模具的寿命的模具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特征是:本机构还包括上顶针面板、上顶针底板、先复位机构长板、先复位机构限位块、先复位机构活动块,上顶针面板与上顶针底板通过螺丝锁紧,上顶针面板和上顶针底板比下顶针面板、下顶针底板长,上顶针面板上安装有小限位块,下顶针面板上安装有大限位块和尼龙锁模器,大限位块高度大于小限位块的高度,前模板两侧均安装先复位长板,后模板的两侧均安装了先复位机构限位块和先复位机构活动块,先复位机构活动块可以绕着自身上端的轴在后模板的侧面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实现了注塑产品的二次顶出,也实现了模具的强制复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为了有效的防止模具撞伤,增加模具的寿命的模具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特征是:本机构还包括上顶针面板、上顶针底板、先复位机构长板、先复位机构限位块、先复位机构活动块,上顶针面板与上顶针底板通过螺丝锁紧,上顶针面板和上顶针底板比下顶针面板、下顶针底板长,上顶针面板上安装有小限位块,下顶针面板上安装有大限位块和尼龙锁模器,大限位块高度大于小限位块的高度,前模板两侧均安装先复位长板,后模板的两侧均安装了先复位机构限位块和先复位机构活动块,先复位机构活动块可以绕着自身上端的轴在后模板的侧面自由转动。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既实现了注塑产品的二次顶出,也实现了模具的强制复位。【专利说明】一种模具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机构,尤其涉及一种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能够让顶出流程顺畅化,对于某些顶出行程需求较大的产品,利用二次顶出可以减少顶针在顶出时施加的力量,避免顶出时造成产品上的缺陷,有些产品使用二次顶出可以实现全自动脱模;而注塑模具的先复位结构是在产品顶出后,模具再次合模前将顶针板强制复位的机构,此机构可以有效的防止顶针与行位碰撞造成顶针断裂或行位损坏。由于产品的特殊形状或生产的要求,在一次脱模动作完成后,制品仍然难于从型腔中取出或不能自动脱落,此时就必须再增加一次脱模动作才能使制品脱落。有时为避免一次脱模制品的受力过大,如薄壁深腔塑件或形状复杂的制品,如一次顶出易使塑件破裂或变形,而采用二次脱模,以分散脱模力,保证制品质量。注塑模具领域有很多二次顶出机构,本技术采用双顶针板机构,实现二次顶出的同时,实现了模具的先复位,有效的防止模具撞伤,增加模具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的防止模具撞伤,增加模具的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包括下顶针面板、下顶针底板,下顶针面板与下顶针底板通过螺丝锁紧,其特征是:本机构还包括上顶针面板、上顶针底板、先复位机构长板、先复位机构限位块、先复位机构活动块,上顶针面板与上顶针底板通过螺丝锁紧,上顶针面板和上顶针底板比下顶针面板、下顶针底板长,上顶针面板上安装有小限位块,下顶针面板上安装有大限位块和尼龙锁模器,大限位块高度大于小限位块的高度,前模板两侧均安装先复位长板,后模板的两侧均安装了先复位机构限位块和先复位机构活动块,先复位机构活动块可以绕着自身上端的轴在后模板的侧面自由转动。进一步,所述的上顶针面板、上顶针底板的两侧有矩形缺口,在合模状态时,先复位机构长板的下端位于矩形缺口处,先复位机构活动块与上顶针面板和先复位机构长板相接触将上顶针面板和上顶针底板压回合模的位置。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既实现了注塑产品的二次顶出,也实现了模具的强制复位,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因模具零部件干涉,顶针板不复位给模具造成的损害。【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模具除去前后模板、模脚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基础上再除去上顶针面板、上顶针底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大限位块;2、小限位块;3、顶针导柱;4、尼龙锁模器;5、先复位机构长板;6、先复位机构限位块;7、先复位机构活动块;A0、前模板;Al、前模面板;BO、后模板;B1、模脚;B2、上顶针面板;B3、上顶针底板;B4、下顶针面板;B5、下顶针底板;B6、后模面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注塑模具的常规结构包括前模面板Al、前模板AO、后模板BO、模脚B1、下顶针面板B4、下顶针底板B5组成。本技术增加的机构主要包括:上顶针面板B2、上顶针底板B3、先复位机构长板5、先复位机构限位块6、先复位机构活动块7,其中上顶针面板B2、上顶针底板B3比下顶针面板B4、下顶针底板B5长30m,另外还有一些附属零件,如:大限位块1、小限位块2、尼龙锁模器4等。其中上顶针面板B2、上顶针底板B3通过螺丝固定。先复位机构长板5固定在前模板AO上,先复位机构限位块6固定在后模板BO上,先复位机构活动块7在后模板BO上,可转动。尼龙锁模器4固定在下顶针面板B4上,主要作用:当上顶针面板B2、上顶针底板B3被顶出时牵引下顶针面板B4、下顶针底板B5运动,当下顶针面板B4、下顶针底板B5达到行程时,大限位块I顶到后模板BO上停止顶出运动,此时尼龙锁模器4就会被强制从上顶针面板B2、上顶针底板B3中脱出,从而上顶针面板B2、上顶针底板B3继续顶出,完成二次顶出动作。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陈述如下。前模面板Al与前模板AO固定在注塑机的前面板上,为定模;后模板BO等为动模,固定在注塑机后面板上。主要运动过程如下:注塑机注塑成型后,注塑机开模。模具的动模跟随注塑机后模板运动,前模板AO上的先复位机构长板5远离上顶针面板B2。退位后注塑机顶棍作用到上顶针底板B3上,此时上顶针面板B2和上顶针底板B3就会带动下顶针面板B4和下顶针底板B5将一起进行顶出运动。当顶出一段行程后,安装在下顶针面板B4上的大限位块I作用到后模板BO上,从而限制下顶针面板B4与下顶针底板B5继续运动,下顶针面板B4上的尼龙锁模器4将会被强制从上顶针面板B2和上顶针底板B3中脱出,第一次顶出运动完成。此时,而上顶针面板B2、上顶针底板B3就会继续向上顶出,进行顶出运动,直至小限位块2也作用到后模板BO上后,第二次顶出运动也停止。整个顶出运动终止,产品顶出后,模具合模。在合模的过程中,在后模板BO的带动下,先复位机构长板5下移,先作用到先复位机构活动块7上,先复位机构活动块7作用到上顶针面板B2上,从而强制将上顶针面板B2复位,然后合模过程结束,进行下一个循环。这就是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既实现了注塑产品的二次顶出,也实现了模具的强制复位,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因模具零部件干涉,顶针板不复位给模具造成的损害。【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包括下顶针面板(B4 )、下顶针底板(B5 ),下顶针面板(B4)与下顶针底板(B5)通过螺丝锁紧,其特征在于:本机构还包括上顶针面板(B2)、上顶针底板(B3)、先复位机构长板(5)、先复位机构限位块(6)、先复位机构活动块(7),上顶针面板(B2)与上顶针底板(B3)通过螺丝锁紧,上顶针面板(B2)和上顶针底板(B3 )比下顶针面板(B4 )、下顶针底板(B5 )长,上顶针面板(B2 )上安装有小限位块(2 ),下顶针面板(B4 )上安装有大限位块(I)和尼龙锁模器(4 ),大限位块(I)高度大于小限位块(2 )的高度,前模板(AO)两侧均安装先复位长板(5),后模板(BO)的两侧均安装了先复位机构限位块(6 )和先复位机构活动块(7 ),先复位机构活动块(7 )可以绕着自身上端的轴在后模板(BO)的侧面自由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针面板(B2)、上顶针底板(B3)的两侧有矩形缺口,在合模状态时,先复位机构长板(5)的下端位于矩形缺口处,先复位机构活动块与上顶针面板(B2)和先复位机构长板(5)相接触将上顶针面板(B2 )和上顶针底板(B3 )压回合模的位置。【文档编号】B29C45/64GK2036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包括下顶针面板(B4)、下顶针底板(B5),下顶针面板(B4)与下顶针底板(B5)通过螺丝锁紧,其特征在于:本机构还包括上顶针面板(B2)、上顶针底板(B3)、先复位机构长板(5)、先复位机构限位块(6)、先复位机构活动块(7),上顶针面板(B2)与上顶针底板(B3)通过螺丝锁紧,上顶针面板(B2)和上顶针底板(B3)比下顶针面板(B4)、下顶针底板(B5)长,上顶针面板(B2)上安装有小限位块(2),下顶针面板(B4)上安装有大限位块(1)和尼龙锁模器(4),大限位块(1)高度大于小限位块(2)的高度,前模板(A0)两侧均安装先复位长板(5),后模板(B0)的两侧均安装了先复位机构限位块(6)和先复位机构活动块(7),先复位机构活动块(7)可以绕着自身上端的轴在后模板(B0)的侧面自由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慎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润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