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支撑板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0078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支撑板的模具,包括动模、与所述动模相适配的定模、所述动模的下端面处设置有动模型面,所述定模的上端面处设置有与所述动模型面相匹配的定模型面,所述模具为开口拉延模,所述定模型面上设置有深度拉延区和线长突变区,所述深度拉延区位于两个所述线长突变区之间,所述线长突变区的一侧靠近所述定模型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外凸起,所述定模型面的外围设置有方形凸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开口拉延模,有效解决了传统压面料流动性有限的问题,通过采用平板压面料,避免了压面料的扭曲现象,增设了外凸起结构,不仅有利于防止深度拉延区破裂,而且能防止线长突变区起皱。(*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支撑板的模具,包括动模、与所述动模相适配的定模、所述动模的下端面处设置有动模型面,所述定模的上端面处设置有与所述动模型面相匹配的定模型面,所述模具为开口拉延模,所述定模型面上设置有深度拉延区和线长突变区,所述深度拉延区位于两个所述线长突变区之间,所述线长突变区的一侧靠近所述定模型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外凸起,所述定模型面的外围设置有方形凸边。本技术通过采用开口拉延模,有效解决了传统压面料流动性有限的问题,通过采用平板压面料,避免了压面料的扭曲现象,增设了外凸起结构,不仅有利于防止深度拉延区破裂,而且能防止线长突变区起皱。【专利说明】 一种座椅支撑板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支撑板模具。
技术介绍
货车驾驶员座椅支撑板多为复杂曲面,材质较薄,且强度、尺寸精度、以及表面光滑度要求较高。如图3所示,一种货车座椅支撑板,其形状复杂,由多个连续曲面构成,且支撑板的材料为B2510P1高强度钢。故在实际拉延生产过程中,由于其拉延面高度落差较大,截面变化剧烈,易出现波纹、皱纹、破裂及拉毛等问题。为了减少上述问题,部分公司采用了多次拉延方式或钳工后期加工,用以避免一次成型过程中突变太剧烈,但这种方式明显增加了工序及制作成本,且难以达到理想的尺寸精度及表面光滑度,降低了产品质量。如图4所示,一种传统的驾驶员座椅支撑板的定模型面,其压面料拉延之前为盒状压面料,所述定模型面具有深度拉延区(I)和线长突变区(2),所述深度拉延区(I)为高度落差最大的区域,当其成型处于一定的程度时,由于周围可能没有材料能够流入补充,只能依靠变薄而继续成型,故容易出现材料的实际拉伸长度大于材料伸长率的情况,产生破裂,而相反的线长突变区由于拉延时处于材料堆积部位,故易出现起皱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座椅支撑架加工过程中易出现波纹、皱纹、破裂及拉毛等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座椅支撑板模具,其加工过程中便于控制材料的走向及流动性,拉边及拉延阻力分布均匀,能一次成型,且有效防止压面料出现起皱、破裂、扭曲等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支撑板的模具,包括动模、与所述动模相适配的定模、所述动模的下端面处设置有动模型面,所述定模的上端面处设置有与所述动模型面相匹配的定模型面,所述模具为开口拉延模,所述定模型面上设置有深度拉延区和线长突变区,所述深度拉延区位于两个所述线长突变区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线长突变区一侧靠近所述定模型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外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动模型面的两侧边处设置有与所述外凸起相匹配的内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定模型面的外围设置有方形凸边。进一步的,所述动模型面的外围设置有与所述方形凸边相匹配的方形凹槽。进一步的,一种与上述模具配合使用的压面料,所述压面料进行拉延时位于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之间,所述压面料为平板压面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采用开口拉延模,有效解决了传统压面料流动性有限的问题,有效防止了材料堆积或材料拉裂的问题;通过采用平板压面料,避免了压面料的扭曲现象,同时使得压边力及拉延阻力分布更加均匀;增设了外凸起结构,夕卜凸起结构增加深度拉延区的截面线长,不仅有利于防止深度拉延区破裂,而且能吸收多余的材料,防止线长突变区起皱。此外,上述模具只需一次成型,便于得到几乎为成品的支撑板产品,大幅缩短了钳工调试时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座椅支撑板定模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定模型面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座椅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传统的驾驶员座椅支撑板的定模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深度拉延区;2、线长突变区;3、外凸起;4、方形凸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是座椅支撑板定模型面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座椅支撑板的模具,包括动模、与所述动模相适配的定模、所述动模的下端面处设置有动模型面,所述定模的上端面处设置有与所述动模型面相匹配的定模型面,所述模具为开口拉延模,开口拉延模是一种适合于深度拉延的拉延方式,这种方式能解决传统压面料流动性较差的问题,且有效防止了材料堆积或材料拉裂的问题。所述定模型面上设置有深度拉延区I和线长突变区2,所述深度拉延区I位于两个所述线长突变区2之间。所述线长突变区2的一侧靠近所述定模型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外凸起3,所述动模型面的边缘处设置有与所述外凸起相匹配的内凹槽。所述外凸起3构成余肉结构,所述余肉结构处于高低落差明显的深度拉延区I和线长突变区2,增加了深度拉延区I和线长突变区2的线长,减少了模具发生突变的可能性,同时利于模口处材料的流入速度控制,避免多余材料的流入。因此,由外凸起3构成的余肉结构不仅有利于防止深度拉延区破裂,而且能吸收多余的材料,防止线长突变区2的起皱。所述定模型面的外围设置有方形凸边4,所述动模型面的外围设置有与所述方形凸边相匹配的方形凹槽。方形凸边4有利于压面料材料的均衡受力,使得材料的流动更加充分,有效缓解了材料截面剧烈变化。图2是定模型面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所述余肉结构的存在,增加了高低落差明显深度拉延区I和线长突变区2的线长,截面线长的边长,能有效避免实际拉伸长度大于材料伸长率,有效降低该截面发生应力集中或应力突变的可能性,从而防止了深度拉延区的破裂。另外,所述余肉结构能吸收多余的材料,防止线长突变区起皱。一种与上述模具配合使用的压面料,所述压面料进行拉延时位于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之间,所述压面料为平板压面料。所述压面料能有效避免压面料的扭曲现象,同时使得压边力及拉延阻力分布更加均匀。基于上述定模型面,通过CAE软件分析,对比本申请的座椅支撑板定模型面与传统的驾驶员座椅支撑板的定模型面。CAE软件简介,红色为断裂区(Splits),橙色为过渡变薄区(Excess thinning),黄色为风险断裂区(Risk of splits),青绿色为安全区(safe)以及其他安全区。通过CAE软件分析,传统的驾驶员座椅支撑板的定模型面的深度拉延区I显示为红色,属于断裂区,线长突变区2显示为黄色,属于风险断裂区,故传统的驾驶员座椅支撑板的定模型面是十分容易发生断裂的。通过CAE软件分析,本申请的座椅支撑板定模型面深度拉延区I和线长突变区2显示均为绿色,是不具有拉断,破裂风险的。以上仅以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尺寸和外观例证,更不应构成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只要对本技术所做的任何改进或者变型均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主张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座椅支撑板的模具,包括动模、与所述动模相适配的定模、所述动模的下端面处设置有动模型面,所述定模的上端面处设置有与所述动模型面相匹配的定模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为开口拉延模,所述定模型面上设置有深度拉延区(I)和线长突变区(2),所述深度拉延区(I)位于两个所述线长突变区(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长突变区(2)的一侧靠近所述定模型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外凸起(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支撑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支撑板的模具,包括动模、与所述动模相适配的定模、所述动模的下端面处设置有动模型面,所述定模的上端面处设置有与所述动模型面相匹配的定模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为开口拉延模,所述定模型面上设置有深度拉延区(1)和线长突变区(2),所述深度拉延区(1)位于两个所述线长突变区(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雨成张布祥钟军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