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MTP存储单元。
技术介绍
利用Floating poly(浮栅)存储电子是常见的MTP(Multi-time programmable,多次可编程器件)器件(如图1,图2所示),可以嵌入普通的逻辑工艺且不需增加额外的掩膜及工艺,如美国专利US7515478B2。此种结构的MTP由三个PMOS器件组成,利用PMOS热电子注入(CHE)进行编程,FN隧穿机制进行存储单元的数据擦除。这种结构的MTP存储单元是目前半导体业界最常用的一种器件架构。编程过程是通过热电子效应(CHE)来完成的,当编程晶体管T2的栅氧化膜较厚的时候,由于沟道电流下降和热电子穿透栅氧化膜势垒所需要的能量增加,碰撞电离后产生的电子需要更大的能量才能穿越到Gate Poly(多晶硅栅),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穿越一定数量的电子,编程效率变差.比如当栅氧化膜厚度为155埃时,该结构在编程电压为9V,编程时间为1s的条件下才能完成编程,速度非常慢,编程效率太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MTP存储单元,其特征是,包括:选择晶体管(N1)、编程电容(C1)和擦除电容(C2);选择晶体管(N1)的漏端作为MTP存储单元的位线(BL),选择晶体管(N1)源端作为整个MTP存储单元的源端(SG);编程电容(C1)的上极板和选择晶体管(N1)栅极相连,为同一个浮栅;编程电容(C1)的下极板是整个MTP存储单元的字线(WL);擦除电容(C2)的上极板作为MTP存储单元的擦除端(EG);擦除电容(C2)的下极板与编程电容(C1)的上极板相连,为同一个浮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TP存储单元,其特征是,包括:选择晶体管(N1)、编程电容(C1)和擦除
电容(C2);
选择晶体管(N1)的漏端作为MTP存储单元的位线(BL),选择晶体管(N1)源端作为整
个MTP存储单元的源端(SG);
编程电容(C1)的上极板和选择晶体管(N1)栅极相连,为同一个浮栅;
编程电容(C1)的下极板是整个MTP存储单元的字线(WL);
擦除电容(C2)的上极板作为MTP存储单元的擦除端(EG);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